说明:后天就教到《滕王阁序》,备课时忽然发现不知道怎么教这课书了。这课书教什么?疏通文意?注释已经非常清楚;不解释文意?学生不一定看注释;归纳段意?有几位学生有兴趣?这教学目标就是一个难煞人的问题。这是一篇骈文,骈文的美在哪里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这篇骈文的美在哪里?一是骈句的形式,一是音韵 的和谐,一是表现的感情与语言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因此,语言与情感是我选定的教学的目标。
教学预期目标:1、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感。2、体会语意与句式的协和统一。3、领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教学设想:安排二课时,先布置学生预习,疏通文意,然后实施教学。
教学过程设想:
一、引入新课(估计二分钟)
二、介绍作者(估计三分钟)
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估计十分钟)
四、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懂文章(这一环节结合段意分析)
教师可能提出的问题:1、文中五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这一环节可结合每一句写了什么进行)
明确:(一)写地理风貌,赞赴宴人物。
(二)探访名阁,夸其巍峨。
(三)市井繁荣,景致宜人。
(四)铺宴会盛况,说兴尽悲来。
(五)明达人知命,抒乐观情怀。
(六)述身世,叹怀才不遇。
(七)写短文,感盛宴难再。(这一环节的完成大概需要半个小时或者更多)
五、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
问题:在文章中,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个问题是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费时在20分钟左右)
六、总结全文,树立一种宇宙观和人生观。
七、完成课后练习一至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