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G >> 归去来兮辞 并序 >> 正文

 

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评曹林祥、王蓓《归去来兮辞》教案

评曹林祥、王蓓《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编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的“阅读课文”。这是一篇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语言形式的理解都有一定难度的阅读课文,因此,教者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诗歌的难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切合实际而且行之有效。
  
  《归去来兮辞》的教学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写作背景的精当介绍。一般课文的主题与文章写作背景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即使没有详细的写作背景的介绍,学生也能够通过课文的阅读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归去来兮辞》与众不同,作者感情的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如果缺乏背景的介绍,缺乏作者的经历的烘托,学生就难以深刻体会,难以深入理解。而这样的介绍应该是恰如其分和精心设计的,否则也会令人生厌。
  
  二是诗歌语言的巧妙疏通。陶渊明的诗,有的通俗流畅,易于理解;而有的却“赋”味甚浓,艰深晦涩。《归去来兮辞》的语言障碍较多,给学生阅读理解该文带来较大的困难,所以,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理应注意字词教学,留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先过语言“关”。而词语教学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需要巧妙设计,让学生在自学和比较中找到乐趣。
  
  三是作者感情的深入挖掘。诗言志,诗歌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现思想的文学形式。那么,我们阅读诗歌,就是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是阅读诗歌的主要目的。作者在《归去来兮辞》中的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田园生活的无穷乐趣表现得细腻深刻、淋漓尽致,需要师生共同研究和体验。特别是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以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
  
  四是表现形式的深刻分析。本文主题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勾勒和景物描写的烘托而表现的。人物形象寥寥数笔就被简单而又恰当地勾勒出来,而且栩栩如生;同时,景物白描信手拈来却生动而富于哲理,让人深思,感人至深。这样精湛的诗歌表现形式需要学生从细节之处深入理解,从言语行动之中、从景物描写中深刻体会。
  
  五是文言语感的有效培养。辞赋文体起源于先秦屈原,语言形式独具一格。如果学生能够深入体会辞赋语感,对于学习和领会辞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辞赋文体的语言特征十分鲜明,从诗歌句式到语气词的使用,有标志可循,有规律可找。增加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对于学生辞赋语感的培养极其有利。
  
  对照《归去来兮辞》的两篇教学设计,发现各有不同,风格独特。曹林祥老师的教学方案,抓住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进行设计,注重讨论,完整而规范。而王蓓老师的教学方案,抓住作者形象的分析和把握进行设计,注重分析,完整而新颖。
  
  两篇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1、导入课文各得其所。曹林祥老师的方案采用“意义导入”的方式,借周敦颐《爱莲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心志,引入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孤芳自赏情感的体会。而王蓓老师则采用“形式导入”的方法,从目前“农家乐”主题旅游的形式入手,把“农家乐”和古代的田园生活联系在一起,从“农家乐”体会陶渊明的“归去”的思想和感情。
  
  2、朗读课文各有千秋。两位老师都注重课文朗读的设计,都注重了配音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表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的相互配合。并且,都注重朗读的指导。曹林祥老师注重了句式和语调的区别,而王蓓老师还注意到了辞赋句式的特点的分析讲解,找出规律,应该说技高一筹。
  
  3、课文分析各展才华。曹林祥老师紧紧抓住“归去”的诗眼,设计一串纵向的逐层深入的问题,进行探究式教学。从何归去?为何归去?如何归去?归去如何?一步接着一步,情节逐步发展,人物逐渐鲜明,课文脉络逐步清晰,学生思维逐层深入,整个设计匠心独运。王蓓老师紧紧抓住人物形象,设计一套横向的逐步展开的问题,进行研究性教学。从“厌恶官场”的陶渊明到“归心似箭”的陶渊明,从“享受天伦之乐”的陶渊明到“享受田园生活”的陶渊明,从“春天郊游”的陶渊明到“乐天安命”的陶渊明,一环扣着一环,人物形象逐渐丰满,仿佛一个人迎面走来,形象逐步清晰,整个设计浑然一体。
  
  4、课文延伸各领风流。曹林祥老师不仅在课文练习中设计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与课文进行对照阅读,进行比较,体会异同;而且,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还设计了《归园田居》(其一)与课文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于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王蓓老师则是在课内“探究性阅读”环节中设计《归园田居》(其一)的“类文荐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文与“荐文”相比较,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5、环节设计各具特色。教学设计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王蓓老师还有独自的设计匠心。一是表现在对于陶渊明归隐思想是积极还是消极的讨论。陶渊明归隐思想历来存在着争议,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不一定要有明确的判断,但是,讨论的过程则是难得的思维训练的机会。二是表现在对于人物活动的创造性设想。“在改革开放、人尽其才的当代社会,”陶渊明“除了吟诗作赋、躬耕农田外,最适合参加哪一项经济活动”(把“经济”二字去掉也许更具有开放性)?要求“自由讨论,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尽管这个问题的设计不是十分地理想,但是,这样的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只有全面而深入地了解陶渊明,才能给出相对正确的答案,这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而曹林祥老师的预习设计也是别致和适用的。从预习的工具、方法到预习的内容、要求,从通假字、多义字到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有目的的预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也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对于文言文学习是极其重要的。
  
  应该说,两位教师的两种教学设计都是很好的,但是,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我们的教学设计却似乎没有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利用信息技术搜索材料,发挥多媒体的音像优势,课后进行交互性讨论等,教育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对于语文学习应该是极为有利的。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归去来兮辞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评曹林祥、王蓓《归去来兮辞》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归去来兮辞(并序)·精粹教案2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原文与译文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
    我要《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
    归去来兮辞的原文是什么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3
    《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谁?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艺术
    山水田园诗赏析——闲依农圃邻偶似山…
    《归去来兮辞》审美因素浅探
    归去来兮辞(鲁教版高一必修)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并序》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精粹教案
    《归园田居》与《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归去来兮辞 并序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的作品中,《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学设计
    经典赏读之九:《归去来兮辞》原文、…
    归去来兮辞 并序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教案
    山水田园诗鉴赏(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
    《归去来兮辞并序》赏析及同步训练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归去来兮辞 并序》难点剖析
    诗歌鉴赏----归去来兮辞并序((复习下…
    《归园田居》与《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含凄凉,欢歌有余痛——陶渊明《…
    每日一诗:《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赏析1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田园美景(《归去来兮辞》赏析)
    22、《归去来兮辞》赏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赏析
    汉译英赏析: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文题教学赏析
    一个情字,手法多种——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名师优秀详细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实录一
    《归去来兮辞》教案2
    高一语文第二册《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  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
    高一语文新教案之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教案5
    《归去来兮辞》课堂实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2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归去来兮辞》实录及评析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5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332
    《归去来兮辞》实录二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片段)
    文本是关键,学生是核心  <<归去来兮辞…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语文《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2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归去来兮辞 教案
    《归去来兮辞》课堂训练
    归去来兮辞说课指导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课堂实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