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时所作。《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有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这次的辞官,陶潜是毅然决然的,此后他再也没入世做过官,他好像是彻悟了,自己崇尚自然地本性与世俗是彻底违背的,对自然地崇尚没有让他在官场得到一丝安慰与放松,反而增加了厌恶与愤恨感。而《归去来兮辞》作为这个转型时期的代表作,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信仰,思想,志趣是让人回味无穷的。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b7ccd0100ixvl.html) - 《归去来兮辞》赏析_chuanxing_新浪博客
很多时候,失去生活中的一部分,你才能完整的得到另一部分。作为一名士人,年轻的陶渊明自然也有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也曾怀着要“大济苍生”的壮志。然而,现实最终让他失望,他选择了尊崇自己的本性,选择了他热爱的大自然。《归去来兮辞》全诗开篇就表明辞官归田的决心。想到“田园将芜,胡不归?”只是心为形所役,不能自主,这是何等可悲!将对过去的哀叹和对未来的希望短短用“悟以往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来总结,很果断的割舍了他疲惫的过去,顺势笔锋一转,开始拥抱新的生命,“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踏上归途,既轻松又渴望的心情不仅与上文“惆怅,独悲”形成鲜明对比,也就此拉开了愉快的生活图景,小径、松菊、酒盏、壶殇、庭柯。“通铺欢迎,稚子候门。”天真烂漫的孩子让诗人看到了纯洁和质朴,每日游园已成了生活中的乐趣,拄着拐杖,浏览,休息,抬头望望远处的观景,云在山峰间穿梭,倦飞的鸟儿也找到了回家的方向。陶渊明总是那个不刻意的人,不可以写景,也不刻意将情景交融,他将“自然”自然地展现,却给人一种将其提升至美的境界。这正是隐者的快乐吧!此后“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诗人重申辞官归田之志,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用“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表现自己心满意足之感。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渲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这就是陶渊明在创作这篇散文时所追求的精神,自然,他也完成了对“性本爱丘山”这种对自然地追求。从历史上看那么多隐者,我想还属陶渊明最是完整,“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安贫乐道。
陶渊明的一生就如同他的诗一样是个“精神家园“他不仅为他以后的士大夫们提供了一个休息,逃避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的场所;并给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我们带来了警示,安慰和诗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