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G >> 归去来兮辞 并序 >> 正文

 

[图文]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程信息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

 

二、本周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归去来兮辞并序》达到三个教学目标

1、体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

2、积累文言虚词与实词,了解文言文的各种语法现象

3、积累下面的词语和名句——口腹自役 、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三、课文知识分析

1、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2、串讲课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3、写作特点

1)《归去来兮辞》的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以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如此说来,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象。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那么,写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吗?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写真;心中之景,为创造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则未必符其实,抒情表意而已。

2)本文语言十分精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衬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四、帮你总结

1、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或植杖而耘耔(植通“置”)

2、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3、一词多义:

——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4、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情话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5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晨光之熹微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9)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特殊文言句式: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五、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1)请简要说明作者写《归去来兮辞》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明归隐之志,顺应自然之乐。

2)请简要说明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条?

答案:一、“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二、“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饥冻可能更难以忍受。)三、“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官是“深愧平生之志”。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3)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我家里很穷,耕种的收成不足以养活自己。

B、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孩子们要成长养活所需要的东西,我没有方法(搞到)。

C、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D、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因为事情比较顺心,所以把这篇辞称为《归去来兮》。

答案:D(“因”,顺着。“因事顺心”是顺其自然之意。)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会,聚会。            B、盈,满。         C、尝,曾经。            D、去,距离。

答案:A(应为恰逢)

5)对下列两组加点字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幼稚盈室,瓶储粟  ②余家贫,耕植不足自给

脱然有怀,求之   家叔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

A、①的两个字意思相同;②的两个“以”意思也相同。

B、①的两个字意思不相同;②的两个“以”意思相同。

C、①的两个字意思相同;②的两个“以”意思不相同。

D、①的两个字意思不相同;②的两个“以”意思也不相同。

答案:C(①两个字都是“没有”的意思;②的“以”,一个是“来”,一个是“因为”)

 

六、课外拓展

陶渊明的人格分析

1)陶渊明无论出仕还是归隐,所围绕的中心都是“真”,他的归田,既非为了虚浮的隐居的高名,也非为了世俗的道德的忠义,而只是为了保全其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首先,他经受住了来自官方的压力。朝廷多次对他征召,都坚决顶住了:“顷之,征著作郎,不就。”其次,他同样经受住了生活困窘的折磨,转而躬耕不怠,大有收获。渊明“任真”,因此他不言讳利,而所需不过乃正当衣食。既不同于传统儒家鄙视劳动的观念,也异于同时代的玄学家。儒家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中国封建社会,只有通过读书进而出仕为官才是正道,其他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方式都是不足挂齿、不登大雅之堂的。即使是隐士,骨子里对儒家的这一信条也是始终恪守不渝的。只有渊明是既归隐又力耕的,这正是他任真的体现。归隐与躬耕,无不体现着他“独立率真”的性格,而他的性格的另一方面“中和任放”也是贯穿其中。如果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他“任放”性格的最好表现的话,那么他与众不同的归隐方式和态度,则最能说明他的中和。

2)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

 

【模拟试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阳(xún        wǔ        zhànɡ          zǐ

B微(xī           子(zhì      zūn            庭柯(miǎn

C颜(yí         xī        qì                观(xiá

D、出xiù        西chóu    zhào          huá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眷然有归欤之情         依恋的样子

情在骏奔                     骑着快马奔跑

B、非矫厉所得              勉强克制

眄庭柯以怡颜                 欢颜,高兴表现在脸上

C、当敛裳宵逝              收拾衣物

悟已往之不谏                 不能挽回

D、倚南窗以寄傲            寄托自足自得的心情

扶老以流憩                 拐杖

 

**3、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舟遥遥以轻飏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家叔以余贫苦

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曷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5、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农人告余以春及。                             B、遂见用于小邑。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6、选出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

A、足以极视听之娱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C、感吾生之行休                                    D、悦亲戚之情话

 

7、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影响很大。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作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D、《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无怀氏、葛天氏:均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8、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

B、不戚戚于贫贱(哭泣)

C.常文章自娱(写作、著述)

D.衔赋诗(酒杯)

 

9、对下面两个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曾不吝情去留 ②不求甚解

A、①从不装模作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不强求更深一层的理解

B、①竟然不惜离开或留下

②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

C、①从不装模作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②不喜欢咬文嚼字

D、①竟然不惜离开或留下

②不强求更深一层的理解

 

10、对“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话很像这一类人所说的吧。

B、他的话说的好像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人吧。

C、他说(五柳先生)就像是这样一类人吧。

D、他谈到(五柳先生)这类人,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吧。

 

11、下面对文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从开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到“因以为号焉”一段话中可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平常人。

B、“赞”是附在正文之后,用来评论史事或认识的文字,最早的“史论”即指此而言。

C、文中“箪瓢屡空”语出自《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后人因而用“屡空”代指安贫乐道。

D、文末“无怀氏”“葛天氏”句,表明了作者希望生活在上古那种生活安乐、恬淡自足、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中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归去来兮辞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图文]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归去来兮辞(并序)·精粹教案2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原文与译文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
    我要《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
    归去来兮辞的原文是什么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3
    《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谁?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艺术
    山水田园诗赏析——闲依农圃邻偶似山…
    《归去来兮辞》审美因素浅探
    归去来兮辞(鲁教版高一必修)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并序》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精粹教案
    田园美景(《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并序》赏析及同步训练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归去来兮辞 并序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的作品中,《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学设计
    经典赏读之九:《归去来兮辞》原文、…
    归去来兮辞 并序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教案
    山水田园诗鉴赏(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归去来兮辞 并序》难点剖析
    诗歌鉴赏----归去来兮辞并序((复习下…
    《归园田居》与《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含凄凉,欢歌有余痛——陶渊明《…
    每日一诗:《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赏析1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园田居》与《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22、《归去来兮辞》赏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赏析
    汉译英赏析: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文题教学赏析
    一个情字,手法多种——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教案
    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评曹林祥、王…
    《归去来兮辞》名师优秀详细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实录一
    《归去来兮辞》教案2
    高一语文第二册《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  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
    高一语文新教案之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教案5
    《归去来兮辞》课堂实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2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归去来兮辞》实录及评析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5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332
    《归去来兮辞》实录二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片段)
    文本是关键,学生是核心  <<归去来兮辞…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语文《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2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归去来兮辞 教案
    《归去来兮辞》课堂训练
    归去来兮辞说课指导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课堂实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