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繁體中文转换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G >> 归去来兮辞 并序 >> 正文

 

[图文]田园美景(《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赏析
 
李白有两句名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这两句话来赞美《归去来兮辞》再恰当不过了。

汉魏六朝,文风绮靡。陶渊明的出现无异于在花团锦簇中伸出一枝青枝绿叶,又好像在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贵妇人中走来一位不加修饰的清纯少女。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这既是陶渊明生活的准则,也是他创作的准则。然而,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很不够。陶渊明不是像一般人那样观山川以悦目,他是把田园自然风光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是在看透了官场的腐败黑暗之后转向大自然而获得的一种觉悟。这种觉悟是用人格生命换来的,因而他格外珍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句话表面看似乎是在安慰自己,实际上是在反省自己。他在《归园田居》诗中写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是多么沉重的语言!这是何等沉重的心情!“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表面看诗人是在谴责自己走错了路,实际是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对社会黑暗的批判。在这样一种心情驱使下,诗人归心似箭,让船儿快快地行,恨不得天快一点亮起来,看见自己的家门,欢喜之情无法言表,连奔带跑,回到家中。这种心理描写,其语言虽不像小说那样细腻罢了,但它更能给读者以想像的空间。与官场相比,田园风光是这样的令人清爽。“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天真烂漫的小孩让诗人看到了纯洁和质朴。我们可以想像:童仆在说什么,稚子的童音又在说什么,还有那没出场的爱妻,她大概一句话也不说,而是斜倚柴扉望着丈夫,或是系着围裙,双手沾满了面粉,深情地冲丈夫微笑呢!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接下来,诗人写身处庭院房舍的悠然之情。这里有小径、松菊、酒盏、壶觞、庭柯,无违心事,有悠然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官场如何黑暗?诗中无一句交代,但田园的美好,不正暗示出了官场的可憎吗?这是一种“暗比”,文字上没有对比,但诗人心中时时在对比。“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其实不是在写云和鸟,而是诗人心灵的表露。宋人叶梦得评说:“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

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则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

《归去来兮辞》的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以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像,不言而可喻矣。”(参见钱钟书《管锥编》1225~1226,中华书局,1979)如此说来,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像。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像之景,心中之景。那么,写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吗?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写真;心中之景,为创造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则未必符其实,抒情表意而已。

本文语言十分精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趁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语文人生 ·最后说明一点,就是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且不论他这种做法是积极还是消极,但他毕竟不同于劳动人民。他写《归园田居》也罢,写《归去来兮辞》也罢,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现象,归隐田园的也并非他一人。然而他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文学家,形成了一种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光照千秋。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此话虽过,但可以见出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归去来兮辞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图文]田园美景(《归去来兮辞》赏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归去来兮辞(并序)·精粹教案2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原文与译文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
    我要《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
    归去来兮辞的原文是什么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3
    《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谁?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艺术
    山水田园诗赏析——闲依农圃邻偶似山…
    《归去来兮辞》审美因素浅探
    归去来兮辞(鲁教版高一必修)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并序》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精粹教案
    《归园田居》与《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归去来兮辞 并序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的作品中,《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学设计
    经典赏读之九:《归去来兮辞》原文、…
    归去来兮辞 并序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教案
    山水田园诗鉴赏(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
    《归去来兮辞并序》赏析及同步训练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归去来兮辞 并序》难点剖析
    诗歌鉴赏----归去来兮辞并序((复习下…
    《归园田居》与《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含凄凉,欢歌有余痛——陶渊明《…
    每日一诗:《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赏析1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22、《归去来兮辞》赏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赏析
    汉译英赏析: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文题教学赏析
    一个情字,手法多种——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教案
    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评曹林祥、王…
    《归去来兮辞》名师优秀详细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实录一
    《归去来兮辞》教案2
    高一语文第二册《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  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
    高一语文新教案之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教案5
    《归去来兮辞》课堂实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2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归去来兮辞》实录及评析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5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332
    《归去来兮辞》实录二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片段)
    文本是关键,学生是核心  <<归去来兮辞…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语文《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2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归去来兮辞 教案
    《归去来兮辞》课堂训练
    归去来兮辞说课指导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课堂实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