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有感情把这些句子读好。
2、对于飞卫,我的评价是:
3、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 我要和同学交流我的理由
◆ 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二)学习《扁鹊治病》
1、我想评价一下扁鹊(或蔡桓公)。
学法提示:借助上文的学习方法,结合课后题或文中的语句思考谈一谈。
我的评价及理由是
2、我想对 说:“
3、从这则寓言中我得到了一个启示:
4、拓展延伸:展开丰富的想象,蔡桓公临死之前会对谁可能说些什么?
三、阅读延伸
画鸟的猎人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举国有名的老猎人,拜他做老师。他向老猎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chánɡ、zhǎnɡ),在许多职业里面,我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林子里去,打到我想打的鸟。”于是老猎人(检察、检查)了那个徒弟的猎枪,枪是一把好枪,徒弟也是一个有决心的徒弟,就告诉他各种鸟的性格,以及有关瞄准和射击的知识,并且(吩咐、嘱咐)他(必需、必须)坚持寻找各种鸟去练习。
那个人听了老猎人的话,(认为、以为)只要知道如何打猎就已经能打猎了,于是他持枪来到林子里。但当他举步进树林,还没有举起枪,鸟就飞走了。
于是他又来找老猎人,说:“鸟好象长(chánɡ、zhǎnɡ)着许多眼睛,我没有看见它们,它们先看见我,等我一举枪,鸟早已飞走了。” 猎人说:“你是想打那不会飞的鸟吗?” 他说:“说实在的,在我想打鸟的时候,要是鸟不会飞那该多好啊!” 猎人说:“你回去,找一张硬纸,在上面画一只鸟,把它挂在树上,朝(cháo、zhāo)那鸟打,你一定会成功的”
那个人回到家,照老猎人说的做了,试验着打了几枪,却没有一枪能打中,只好又去找老猎人。他说:“我照你说的做了,可还是打不中(zhònɡ、zhōnɡ)画中(zhònɡ、zhōnɡ)的鸟。”老猎人问他原因,他说:“可能是画中的鸟太小,也可能是距离太远。”老猎人沉思了一会,向他说:“对你的决心,我很感动。你回去,把一张大一些的纸挂在树上,朝那一张纸上打,这一次你会成功的。”
那人很忧虑地说:“还是那个距离吗?”猎人说:“由你自己决定。” 那人又问:“那纸上还是画着鸟吗?” 猎人说:“不。”那人苦笑了,说:“那不是打纸吗?”
猎人很严肃地说:“我的意思是你先朝着纸只管打,打完了,就在孔的地方画上鸟,打几个孔就画几只鸟,——这对你来说,是最有把握的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适合的词。
3、用“ ”画出那个想学打猎的人有决心的句子。
4、用“……”画出那个想学打猎的人怕苦畏难的句子。
5、读了这则寓言,你觉得老猎人是什么样的人?
6、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相关链接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等
30 * 文成公主进藏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3、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学习重点: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学法提示: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再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别人听。
学习准备:搜集关于文成公主和西藏的资料。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流利,并完成下列各题。
学法提示: 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遇到长句子停下来多读几遍
1、选择正确的读音后再多写几遍。
大臣(chén chénɡ)求婚(hūn huī)绢(juàn juān)花 豌(wān wǎn)豆
沼(zhāo zhǎo)泽地 唐朝(chao zhao)西藏(zànɡ cánɡ)
吉(jī jí)祥(xiánɡ yánɡ)如意 断定 耕种(jīnɡ ɡēnɡ) 技艺
2、我是用这些方法来识记这些字的:
3、我能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首先讲述了
接着第五至十三自然段重点讲述了
,最后
(二)深入感知,学习探究
1、我要画一画能体现吐蕃使臣的敏锐观察能力和超人智慧的句子。
2、我能用简短的语句概括说出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了
这几件事。并能从这些语句中:
感受到这个故事的神奇与美好。
3、读完这个故事,我有话要说:“
4、我要把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做到生动、有感情。
(三)达标练习:
字词点击: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唐(cháo zhāo)朝 可(wù è)恶 青藏(zàng cáng)
撒(sā sǎ)在 血(xuè xiě)书 难(nàn nán)不住
头发散(sàn sǎn)了 沼泽(zhé zé)地
2、“身体健康”“吉祥如意”这样祝福的话你一定知道不少,写几个吧!
3、选择正确的答案。
风趣 兴趣
(1)王奶奶讲话很( ),人们都喜欢和她聊天。
(2)小明对画画没有( ),他更喜欢唱歌。
4、读一读,选一选。
(1)文成公主在石(壁 璧)上写下了血书来(记 纪)念松赞干布。
(2)从那时候起,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 纪)艺。
(四)阅读延伸
幸 福 鸟
从前,西藏有一个地方,没有太阳,没有河流,没有树木,人们世世代代过苦日子,没有幸福。
听老人们说,幸福是一只美丽的鸟,它住在东方很远很远的雪山顶上;它飞到哪儿,哪儿就有幸福。这个地方,每年都有人去找幸福鸟,可是一个人也没有回来,因为雪山脚下有三个长胡子妖怪,它们只要吹吹胡子,就能要人的命。
有个勇敢的孩子叫汪嘉,决心去找幸福鸟。汪嘉走了很多日子,看见前面有一座大雪山,就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黑胡子妖怪,说话象乌鸦叫:“谁到我这儿来了,来干什么?”
“我叫汪嘉,我来我幸福鸟!”
黑胡子妖怪听了哈哈大笑:“鸡蛋大的孩子,想来找幸福鸟?我叫你在乱石滩上走三十三里路,你就没命了!”说完,吹一吹胡子,前面平平坦坦的道路,一下子变成了乱石滩,每块石头都尖尖的象刀子。
汪嘉什么也不怕,就朝乱石滩走去。刚走了一里路,鞋子让尖石头划破了,又走了一里路,脚板让尖石头刺破了.走呀,走呀,他实在走不动了,就趴在乱石滩上,一步一步地向前爬,手心划破了,膝盖磨破了,这才走完了三十三里乱石滩.可是汪嘉又碰上了黄胡子妖怪。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