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pm
盖老师的课很大气
有点疑问,是不是有拔高的嫌疑,
时间问题,容后再说. 顶部 盖玉春 发表于: 2004/11/11 04:17pm 草很敏锐! 的确,《武技》一课,从文本的选择来看,是不适宜的。 1、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来考察:它无多少文言现象可供挖掘。我最初拟将之上成文言文延伸复习课,整合学生以往既有的文言知识,因为,我的学生是高复班的嘛。但,考虑是学校创新课大赛的性质,后未实施。 2、从人文关怀的视觉出发,这一节课的指向是很明确的:李超技不如人却逞强好胜,从他这里应该汲取的教训是很明显的。因为受“生成”的影响,我想学生会想到哪些呢,可能与我的设计不会一样,而且我们每天给学生一个故事,让他们写人生感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应该能够挖掘出全新的角度吧,于是,我有了此课后面的设计(尤其是我一直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教育,所以,更多的想到了其他)。但事实证明,确如草所言,学生并没有如我所料能谈出那些方面呢! 小燕子将此课贴在这里,之前,我并不知道。后来知道了,因为这样一节课,虽然不成功,但能表明我的一些教学理念,而且也渴望听到方家的批评,所以也就任其在此占据一席之地了! 缺点很多,课后思考,尤其是如果能听见草等朋友真诚的批评,会更有助于自己的成长。谢谢!! 顶部 天地一沙鸥 发表于: 2004/11/11 05:16pm 先学习。[USECHGFONTE] 顶部 春姑娘 发表于: 2004/11/11 06:17pm
下面引用由xiaoyanzi在 2004/11/06 11:04am 发表的内容: 王益民 的教学构想不错,是求知人求知所得.但真正的好课是非预设性的.
我对“真正的好课的非预设性”存在疑问,不知道这个概念具体内涵是什么?
我认为,教学设计总是有预设成分的,在教学活动前,我们的设计无疑就是对课堂的教学预设和建构,只不过,这种预设应当是动态的,应当留出空间,以待课堂上的生成和调整。 顶部 绛珠 发表于: 2004/11/11 09:26pm 盖老师,草的知识很浅,言错之处望谅 :)
草指的是能力方面的拔高。
引用: 我们大家大概都比较喜欢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这个节目吧,我也喜欢。我最喜欢这个节目的一个理由就是答题者可以“求助”,从语文老师的角度看,我以为这合理利用了各种资源。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有这么多嘉宾,大家也应该学会“拿来”,合理运用你身边的有益资源。所以,今天,我们在讨论时,各组可以向在座的听课老师寻求现场帮助,为保证课堂的相对稳定,我们规定每组最多有三次“求助”机会,而且每次只能派一名代表外出。事先,我得跟大家说一声,能否有勇气向别人,尤其是陌生人“求助”,是我们未来生存的一个必需的素质;另外,因为我们听课的老师们事先没有接触过这篇文章,可能不一定能立即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这,你也不要有什么看法。我们在这里更看重的是你有没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果你提出的问题,连我们的老师都不能立即回答,那正好说明你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我期待着你们精彩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讨论吧。
这是你课堂的亮点,也给我许多启示。 如果把话语换为: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有这么多嘉宾,大家也应该学会“拿来”,合理运用你身边的有益资源。所以,今天,我们在讨论时,不会的问题向周围的老师求教,看哪组解决的问题多,看哪组先把问题解决完----
呵呵,有点哄小朋友的味道,总之是这个意思。先置学生于无路处, :)
顶部 绛珠 发表于: 2004/11/11 09:37pm 引用: 事先,我得跟大家说一声,能否有勇气向别人,尤其是陌生人“求助”,是我们未来生存的一个必需的素质;
这句话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
建议:放在学生讨论完后,如果有很多学生问过老师,可以说这句话, 如果没有或很少的话,就不必说了
毕竟学生的能力是需要长时间锻炼的,不能因为一两件事,而给学生贴上能或不能的标签
顶部 绛珠 发表于: 2004/11/11 09:53pm 引用导语: 师:鲁迅先生曾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书是小说"专集之最有名者"(副板书)。郭沫若先生在为蒲松岭故居题联时,也盛赞这部书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副板书)。我们以前也曾学过选自《聊斋志异》的课文,它们是? 齐:《狼》、《促织》 师:今天,我们跟大家再来一起学习《武技》(板书)。
草认为导语不是太好的。您的导语引出《狼》、《促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后文的给故事加哲理吗?那也不必在导语中说出来,这仅是草的观点 :)
建议:本文的主题是讽刺那些技不如人却逞强好胜的人吗?如果是的话,可以由类似的哲理小故事导入, 或者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同学们,你怎么理解逞强好胜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你怎样看待逞强好胜的人和一些事? 感觉这个导语也不是太好,可能是文本未研究透吧 :)
草的观点是导语一定要切题。
欢迎批评 :)
顶部 草 发表于: 2004/11/11 10:03pm 引用; 让他们写人生感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应该能够挖掘出全新的角度吧
这个很好的,实录中好象是没时间了吧 顶部 草 发表于: 2004/11/11 10:15pm 总言而之:盖老师这节课很大气,很实在,很深刻,有深度
草的感觉是盖老师在提问技巧上有瑕 :)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12 07:24am 还没看,等细看了之后才敢评论。 顶部 草 发表于: 2004/11/27 10:54pm
顶上来,请盖老师过目,呵呵~~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28 08:18pm 课堂的预设是很好的。在教学中也努力去完成它。 我觉得课还是要预设,但是学生的思维不代表老师的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有很多非预设的事情发生了。但我们备课时,不能因为这个,而不去预设了,一样的,我们还是要备学生。盖老师的预设很好的备了学生,我认为这就很不错了,这才体现了以人为本。 至于课堂上没有完成任务,那也没什么大不了,不是每堂课都能完成任务的。 课还是要像往常那样上,盖老师的课让我看到了真实。 文言文怎么上,盖老师把握的很好。很注重“言”。字词是最基本的,也是重点。 至于课文的分析,可以不必深究。设计几个问题就行了。
给学生讲可以请教听课老师的话,个人认为不好,因为一听课老师是没有准备的,他们是来听课的,是来观摩的,是来取经的,这样做是为难人家。二学生与这些老师不熟,恐怕也不会去请教,搞不好会弄巧成拙。三听课的老师不熟悉学生,让听课老师给个答案,是不是又有灌的嫌疑了?把任课老师的灌变成了听课老师的灌,变了方式,同样不好。
教学语言似乎还应加强,这一点与我很相似。我总觉得自己在引导学生这个环节上做得不够好。有时候不能把问题引到更深层的地方,课堂就会缺少亮点和生气。 顶部 东方雪 发表于: 2004/11/28 08:26pm [这个贴子最后由东方雪在 2004/11/28 08:28pm 第 1 次编辑]
四、教师分析: 1、教师有大语文教学观,能在教学中整合、优化各种教学资源。 2、教师有平等的学生观,力求营造真正平等的课堂。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体验,尊重学生在阅读时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对之给予充分的珍视。 3、教师有创新意识,渴望自己的课堂能给听课者带去一点思考,甚至争执。
我说这一块,这话多少缺乏针对性。如果每一篇都这么写,是不是没必要. 我赞成教案就是那一篇的设计,不要拔得太高.
如果一篇文章的教案中某些话还可以完全抄在下一课使用的话,那么,这样的话还是不写为好. 顶部 边城 发表于: 2004/11/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