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
许多家长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孩子表达他的需求时,家长总是会先摆出一些条件,然后再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种“讲条件”的现象随处可见。朋友的女儿过10岁生日,奶奶给小孙女带来了她最喜欢的卡通玩具。老人在将礼物送给小孙女的时候对她说:“你又长大一岁了,所以要更努力地学习,更认真地看书,要多帮妈妈做做家务……”谁想,老人家的话还没说完,小姑娘马上缩回了那双手,恳求地问道:“奶奶,我能不要礼物吗?”之后,任奶奶再怎么给她礼物,孩子都只有一个态度——我不要了。朋友笑着对我说:“生日过完了,奶奶还在纳闷,这孩子怎么了?”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为了培养或者改变孩子一些习惯,为了让孩子的行为效果能够达到家长的期望,常常会用一些比较有诱惑性的奖励来吸引孩子。这种方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可能还算灵验,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讲条件”就显得越来越没意思了。有些孩子干脆用拒绝的方式来应对家长,结果弄得家长下不了台。 在人际关系中,“讲条件”强调的是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动力,更何况,其中多少都带着些命令的成分呢!讲条件的过程充分显示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如果你做好了,我就会满足你;既然你接受了我的东西,就要听命于我。”所以,它会让对方很被动,一旦所讲的条件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的心里会很沮丧,这种消极的情绪很容易让他放弃内心的渴望。对于那些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逃避就成了应对“讲条件”的最直接的行动了。 如果回到那个10岁小姑娘的故事中,其实,奶奶的心意是很明确的,就是对孩子抱有—定的期望。她觉得通过过生日、送礼物,让孩子有一个已经长大了、要严格要求自己的意识。但是对孩子来说,接受礼物是因为生日,它应当是简单、无条件的,与学习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当礼物中掺杂了过多的生日之外的要求时,接受的就不仅仅是礼物本身了,它会给孩子一种很沉重的感觉。 在亲子关系中,讲条件对孩子的影响是长远的。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如果惯用这种招数,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回赠给家长,并且成为很会讲条件的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