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成为亲子沟通的主动者——访刘艳
采写:弓立新
刘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父母和孩子的感觉是不对等的
问:很多成年人写回忆父母的文章,说经过多年的生活才体会到父母深沉的爱,这是人类心理成长的必然,还是因为父母不擅长表达自己的爱呢?
刘艳:我先给你讲一个典型的事例:我担任本科生大一的辅导员,班里有一个很特殊的学生。在第一次班级填表的时候,有一栏是父母家庭住址和父母姓名。这个学生就跟我说,自己没法填写。我当时估计,是不是他父母不在了。后来学生主动找到我,说已经跟父母脱离关系了。我觉得这怎么可能呢?这个孩子才大一,天底下没有几个父母真的会要和自己孩子脱离关系的,而且上大学还要有经济上的支出,怎么应付呢?学生说,这些都是靠他的姐姐。
后来这个学生主动跟我谈了一些情况。他从小就是很叛逆的孩子,上了大学后,跟父母之间的冲突就到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状态。他曾经上过一所很好的大学,但在学校里上网成瘾,学校要求他退学。其实那时候如果他争取,学校不一定让他到退学这个地步。但是他自己不想念了,就退学了。这件事情成为他跟父母脱离关系的导火线。
当这个学生和我表述的时候,他把自己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描述得非常恶化:父母已经完全对他失去信心,父母从小就对他不一样,等等。我了解到,父亲对他特别严厉,他的父亲有很高的抱负,因为文革等等原因没有得到施展,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父亲教育孩子特别简单粗暴。关于母亲,这个学生的描述是“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什么文化”。当他念了书以后,母亲就觉得很多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孩子,只是在生活上照料他,并没有起到指导他的作用。
从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看,他有点瞧不起他的母亲。他说上学的支出都是由姐姐来负担。后来他姐姐在寒假时候直接跟我谈了一次。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到事实并不是像这个孩子所说的。他姐姐跟我说,这个孩子觉得父母跟自己脱离了关系,实际上他的父母在背后一直都非常关注他。过年前,当父母听说他既不愿意回家,也不愿意回姐姐家,非常伤心,就让姐姐到学校看他。来之前,父母还让姐姐给他背来各种好吃的。姐姐告诉我,这样照顾弟弟,一方面是由于姐弟情,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父母。这个儿子就是父母的根。如果他能好好活着,父母就能活,如果他不能好好活着,父母也就没有生活的勇气了。
问:看来,孩子感觉父母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状况,与父母给予孩子的情况,是非常不对等的。
刘艳:这个孩子的父母可能也代表了社会中很典型的两类父母。父亲给予孩子的是一种很矛盾的信息,他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也非常关注孩子在学校里一丝一毫的变化。孩子也承认父亲对于他的学习是很关注的。从这个角度看,孩子肯定能体会到他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说父亲对他一直是简单粗暴,有时候不顺心就是打骂,所以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和父亲形成了不是很流畅的沟通,这是一种很矛盾的信息。孩子的母亲又很退缩,感觉各方面知识不如自己的孩子时,就放弃了教育的权利,任由孩子去发展了。这两种状况都是不理想的。
问:如果父母给了孩子矛盾的信息,孩子无法分辨出来,就会造成一些误解吗?
刘艳:是的,比如人们常说的“打是亲,骂是爱”,孩子在当时是很难分辨的,就算是让成年人来评判打是亲,骂是爱,也很难评判一定就对,或者一定就错。有的父母一贯主导的是给孩子温情的家庭氛围,那么偶尔孩子不听话,打他一下,孩子长大了可能还会挺乐呵地去跟别人说父母还有打他的时候,不会造成特别坏的影响。但是有的父母一贯严厉,孩子不听话就要打,这样造成的负面影响肯定更大。
情感表达可以有多种形式
问:刚才谈到深层次的理解孩子,实际生活中,也有日常的关心,比如接送孩子上学,为孩子做好吃的。你觉得这种关心需要表达出来吗?
刘艳:我看了有些文章,感觉有点过于强调口头的表达。毕竟个人的性格以及家庭状况都不一样。我父母从来都没跟我说过“爱我”这样的话,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怀疑过父母对我的爱,这种情感的表达是有很多方式的,也有一些更含蓄的、非言语化的表达。
父母不仅要用心来对待这个家,切身去关注孩子的需要,而且适当地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一些技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我身边的情况,有的父母很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去比较,当自己的孩子考试不理想的时候,父母就说“某某能考这么高分,你要是能考到他那样,我就知足了”。父母说这话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在关心孩子,是和孩子就成绩不理想的问题进行沟通。但是,孩子体验到的不是父母很关心自己的学习,而是父母不接纳自己,觉得别的孩子比自己好。
孩子对于家长所说的话,并没有把背后的实质理解清楚,可以说,这样一种沟通方式对孩子是不恰当的。孩子在成长阶段,他评价自己的框架是来自于他人,来自于外界的,父母给予孩子的信息是“我非常不如这个人”,那么可能他的自尊心就受到影响,他可能就会放弃很多自我的追求。
其实,在我看来,这种方式不仅仅是对孩子,对所有人都是不恰当的。
问:除了语言表述,也有许多其他的方式,总的来说就是父母要让孩子了解大人的一番苦心。
刘艳:我觉得目前的这种“鼓励表达”导向并没有错。不过我也担心,如果父母总是把自己为孩子受过的苦、付出的辛劳挂在嘴边上,孩子听多了可能会有一些反感。他会觉得:你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所以你总是期望从我这里得到我对你的回报。所以说,父母在家庭中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问:您在研究沟通以及情感发展的过程中,在亲子沟通上都做过哪方面的研究?
刘艳:做过一项实证调研,首先调查孩子,问孩子跟父母之间是什么样的沟通状况,同样的问题,也去问父母,只是表述方式不一样。最后发现,这之间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家庭一致性比较高,父母跟孩子之间都会认为沟通是比较理想的;但是也有些家庭,父母认为跟孩子的沟通很顺畅,但是孩子觉得这之间的沟通不是那么顺畅,当然也有反过来的情况。
这项研究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亲子沟通的特点,对当前的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有所启示:一是,家庭中的亲子沟通要彼此相互理解,根据对方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二是,父母与子女之间除了信息、思想交流之外,最重要的是亲情的表达和传递。只有这种情感上的互动,才可以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依恋感和亲密感,从而在交往中产生愉悦感。三是,父母应该成为亲子沟通中的主动者,加强亲子间的共同活动,使亲子沟通从自然状态转化为人为状态,更好地促进有效沟通和交流。四是,减少亲子沟通中份额直觉差异性因素。它表明双方对彼此行为的评价和感受不一样。这就告诉父母们,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子女要尽量学会换位思考和设身处地考虑问题,尽量从对方角度去体会感受,要相互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