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访吴娟
采访/张纯颖 整理/孟娜
让孩子不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让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这都是惩罚。
少年儿童研究: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段时间社会上对赏识教育谈得比较多,很多家长认为多表扬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那么,表扬多惩罚少的做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吴娟:我接触到很多家长,特别接受“赏识教育”,会大量地表扬孩子。很多父母认为表扬孩子就是赏识教
育。其实赏识教育更核心的内容是不仅能赏识自己,还能够赏识别人。从孩子的角度,就是让孩子能发现周围人的好,可以虚心向别人学习,接受别人比自己强。
在赏识教育中,父母要经常夸别的小孩,当然,一定要真实,像“这个方面你做得比那个小朋友好,那个方面他做得比你好”,要很真实地告诉孩子,让孩子听到别人好的时候也高兴,而不是气馁和灰心。如果父母能够坦荡地这样做,孩子也会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就会向之学习而后成为自己的行为,也就是“习得”。
如果一味地赏识和表扬孩子,孩子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他的眼中可能没有别人,一切都围绕着自己。另一种可能是,孩子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表扬,为了讨别人喜欢。这样的孩子不会太关注事情本身,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让父母、老师表扬。有的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特别弱,我们曾经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很优秀,比如说考试总是前5名的学生,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表扬都比较多。到了社会上,领导没有表扬他,他就会认为这是非正常的,他可能会对工作产生倦怠,会和领导起冲突等。实际,“不表扬”是一种常态,“表扬”是偶尔的。经常被表扬的人可能会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如果我在人群中得不到表扬,就会认为自己很失败。、
少年儿童研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常犯错,或大或小。针对错误用什么方式处理?
吴娟:与表扬相比,惩罚要少用。必须惩罚的时候再惩罚,但不是不要惩罚。因为从不惩罚肯定不好。教育学家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给了孩子一种力量、自信心。但是如果误读了这一点,认为对待孩子所有都是夸,在不该夸的时候也去很牵强地夸孩子,那么孩子可能会对表扬这种方式淡漠了,或者认为表扬对自己没有什么意义,或者会特别在意表扬。
如果家长不想让孩子的某些不好的行为发展,比如孩子可能会在街上发脾气,孩子为了得到玩具可能会坐地上不走或者哭闹,或者让家长难堪;又比如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打架,不分享玩具,不分享友情等,那么家长可能就要适当有一些惩罚。但是我建议家长不要马上惩罚,而是要先跟孩子讲这样做是不好的。孩子懂不懂没有关系,家长要将这一点告诉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会慢慢明白这些话的意义。
当然,也有这样的孩子,家长再三对他讲某些做法是不好的,他也不听,这时候就需要惩罚,但是我建议不要体罚,因为体罚会造成一些创伤。孩子的记忆不仅只是大脑的记忆,还有身体的记忆,体罚孩子会让他很痛苦。比如可以对犯错的孩子说“你去坐到那个椅子上反省一下”“你今天不能玩”“你今天不要看电视了”等,让孩子不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让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这都是惩罚。
惩罚要以达到目的为主,避免体罚、辱骂等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因为孩子有时候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家长或者老师如果说“你真丑”“你真不好”“你这个孩子真讨厌”等话,孩子可能会记一辈子。所以,大人要就事情本身进行惩罚,而不是针对孩子。比如在用语言惩罚的时候,家长可以说“你这件事情做得不好,但是你还是妈妈的好孩子。如果你把这件事做好,妈妈会更喜欢你”等这样的话,而不是说“你就是一个讨厌的孩子”。、
少年儿童研究:也就是说是对事不对人。但是有时候家长掌握不好这个“度”。家长在特别愤怒的时候容易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这时说话就比较重,可能会做出一些伤害孩子的事情。
吴娟:这是父母的原因。如果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那又为什么去要求孩子控制情绪呢?我认为父母怎样处理事情,孩子就会学父母的处事方式,这远比跟他说要怎么做重要得多。
少年儿童研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有时发生在孩子大一些的时候,比如上了小学三四年级或者更高年级。这个时候家长可能就不能简单地用语言等方式去惩罚孩子了。
吴娟:当然。不同年龄的孩子惩罚的方式肯定不同。因为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改变方式。
少年儿童研究:有家长曾经问过我们,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怎么说也不改。男孩子在学校会有类似打同学这样的暴力行为,家长和老师都批评他,但是孩子就是不改,家长有时候就不知道用何种方法来改变孩子的行为。
吴娟:这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小孩暴力是源于他从小成长的环境,可能父母解决矛盾的方式是暴力的,比如肢体的碰撞,那么孩子也会习得。另外一种是孩子被爷爷奶奶带大,一切违抗我意愿的都是不好的。孩子磕到哪儿了,爷爷奶奶会一边打磕了孩子的地方,一边说:“打这里,这个椅子不好。”如果家长认为什么事都是别人的不好,那么一旦孩子遇到意愿与自己相反的事情,比如其他孩子不跟他玩,或者抢了他的玩具,他可能就会用这种暴力的行为来处理问题。打架是一种现象,背后是什么问题我们要探讨。有的孩子打架是“习得”,他学习别人来用拳头解决问题。还有的孩子很自私,从小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别人哪怕是合理的要求,这种孩子到了学校肯定适应不了,就可能会发生冲突,就可能用暴力的方法解决。有的孩子精力特别旺盛,上课总是有小动作,怎么也静不下来,父母就应该特别增加他的体育运动,每天应该抽出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让他大量运动。
在表扬与惩罚之间有很多别的方法,惩罚的前提是许多方法都无效,比如教育无效、沟通无效,那么家长可以采取惩罚的措施,看看有没有效果。
少年儿童研究:这就是说在惩罚的时候一定要找原因,看看是否要用惩罚的方法,也许惩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家长需要分析,找出原因,有的家长不问青红皂白,认为孩子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吴娟: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就惩罚,那么孩子学会的也是这样,比如对他以后的配偶、孩子、同事、朋友,只要与他有分歧,他就会惩罚别人,可能是不理别人,或者拒绝和别人工作。其实在表扬与惩罚之间有很多别的方法,惩罚的前提是前面的那些方法都无效,比如教育无效、沟通无效,那么家长采取惩罚,可以看看有没有效果。
家长要观察惩罚的效果。对于有的孩子来说,惩罚同样无效,总是惩罚孩子,孩子就疲沓了。适当地惩罚是好的,但是要因事而异,因孩子的情况而定。其实,平时的沟通是最重要的,孩子要学会用沟通用理性去解决问题。孩子如果犯错了,可以先教育,教育无效再惩罚。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表扬也是自己得来的,不是别人推给你的,得到惩罚也是由于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这样孩子以后在做事前会先想:这个责任我能不能担得起?我要是去打人这个后果我能不能承受?包括孩子将来长大到了社会上,与别人起冲突要打架时,他会想:打了人会不会进监狱,会不会给人家打坏?我能不能承担这个责任?我认为这个是惩罚的真正目的。、
少年儿童研究:在惩罚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能只考虑眼前,还要想到这种惩罚对他将来的影响。很多当父母的都非常注意孩子目前的情况,很少想到这些做法对他将来的工作、婚姻有何影响。
吴娟:有这样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比较相同,但是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一个家庭有问题,肯定会在孩子的身上表现出来。比如有的父亲打孩子,孩子长大后说:“我的成功源于我父亲小时候打过我,我没有走歪路。”而有的父亲打孩子,孩子后来的情况特别糟糕,他说是由于父亲的打骂,自己才变得不好。这说明不同的人,人格本身各有特点,在外界刺激一样的情况下,有的人就不把这些当回事,他会觉得:虽然爸爸打我、骂我,但是我能感觉到爸爸的爱。只要他能够感觉到爱,那么他会觉得爸爸打他是可以原谅的。他长大会认为爸爸应该打我,要不我还会犯错。而如果孩子感觉到家庭没有温暖,没有亲情,这时候即使不打他,他都会觉得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
少年儿童研究:您刚才所说,孩子的家庭背景不一样,性格特点也不相同。比如对待孩子撒谎,不同的孩子就要有不同的对待方法。撒谎是个错误,大人觉得需要一些惩罚,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在处理方式上分别对待?
吴娟:如果是一个内向的孩子,那么应该更多让他内省。因为内向的孩子喜欢自己思考问题,要讲道理让他自己琢磨,让他自己悟出道理,比如说给他讲撒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还有的孩子注重伙伴的评价,如果他撒谎,伙伴认为这样是不好的,他就会减少这种行为。
家长要找出孩子撒谎的原因,如果是父母撒谎造成的,家长应该从自身改变开始,而不是从改变孩子开始。孩子撒谎有时是因为家教过严,逼得孩子不得不撒谎。有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只要用一点钱,妈妈就要盘问很久:你拿钱干什么?你要怎么用?如果孩子想要些钱,他没有钱,跟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会很尴尬,他就会说是老师要求交的费用。孩子的思维很简单,他可能下一次还会用这种方法。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接触的环境中有人撒谎,对他也是一种影响。一定要按个例来说,不能一概而论。
少年儿童研究:在学校里,老师会罚犯错的学生,比如孩子今天没有写作业,老师就会让他写十遍,这是很经常的惩罚方法。对有的孩子就挺管用的,罚一两次就不会再犯。但同样的方式对有的孩子就不管用,老师罚完后他还是不写作业。老师就很无奈只好找孩子家长,但是家长也没有办法。这是为什么?
吴娟:因为父母给孩子从小的影响就是父母的话可以妥协,可以无效,比如他想要某件东西,父母不给,但是他一哭闹,父母就给了。那么孩子在应付老师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因为他已经把这些行为固化,他得到了他要得到的。如果孩子耍赖,但是一直得不到他想要的,他就不会再耍赖。他可能会跟妈妈商量说:“妈妈,我爱吃这个,我能不能得到一个。”同样,我们看惩罚写作业这个行为,父母或者带他长大的人,在孩子小的时候说话是无效的,像开始拒绝后来又同意了,或者大人说话不算数,或者大人的行为让孩子觉得大人说的话是可以打折扣的,那么他就会想:你让我写我就写,写完了我还可以按照我的想法做。因为他觉得这点惩罚不算什么。
美国有一种教育理论:环境是第一位老师,父母是第二位老师,老师是第三位老师。一个人不能摆脱环境,他不可能摆脱文化、时代这种大环境给他的烙印,第二就是父母给他的小环境,第三是老师。老师可能说为何同样的方法对有的孩子有用,有的就没用,因为老师是比不过大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的。
如果孩子是因为年幼无知犯了错误,父母是不应该对孩子惩罚的,因为孩子是在犯错误中进行学习。但是如果孩子是明知故犯,就要让他承担后果。
少年儿童研究:有时候孩子犯错是教育问题,有的可能就是孩子淘气。比如孩子在屋里玩球,把家里的东西打碎;或者在不该做一件事的时候,他却做了,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像有的孩子玩火,他并不知道事情的后果。这个时候家长对这种情况的惩罚应该怎样处理?
吴娟:我在“成长在线”做过一期节目,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小男孩的妈妈是下岗工人,给别人当保姆。这个孩子上小学,他特别喜欢一个小赛车,他看别的同学都在玩,但是没钱买,只能远远地看着,心里很痒。有一次他跟妈妈逛商场,发现小车放在柜台上没人管,就偷偷拿回了家。后来他妈妈看到很奇怪,车是从哪里来的?他如实道来。他妈妈对他的惩罚是什么呢?妈妈说:好,这个车你特别喜欢,我也很内疚我没有能力给你买这样的车,但是你是不能拿别人东西的,再穷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现在既然你已经拿了,你要怎么办?首先你要去告诉售货员你做了什么事,然后打工还钱。妈妈让孩子去卖报纸,一点点攒钱还这个玩具的钱。孩子找到那个售货员承认了错误,后来补上了钱。这位妈妈用的是这种惩罚,但是这个惩罚一点都没让孩子觉得自尊受到打击,而且他永远学会了别人的东西是不能拿的,他用自己的劳动去偿还这笔钱。其实劳动是惩罚吗?劳动是让孩子学会我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取我喜爱的东西,实质上这已经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培养,培养孩子怎样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这是在帮孩子解决问题,帮他开拓思路,我认为这是更有意义的。
少年儿童研究:刚才我们讲到孩子在家玩耍无意间将东西打坏,可能能用这种方式,比如让孩子做家务作为补偿。
吴娟:是的,家长还可以想为什么孩子要在家里玩球?孩子已经几岁了?他知不知道在家里打球是不合适的。有的孩子是因为年幼不懂,玩球把东西打坏,父母是不应该惩罚的,因为他是在犯错误中进行学习。他有过一次就知道下次不能这样了,他从玩中学会在家里打球是不妥的,我应该在外面玩。
但是如果孩子是明知故犯,我相信这个孩子一定是在家庭中犯了错误后,从来没有自己承担后果。如果孩子做任何事,产生的后果都有人帮他去摆平,那么任何错误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因为后果对他来说没有关系,他不用对后果承担责任。所以,对明知故犯的孩子,就要让他学会承担后果。
少年儿童研究:如果在惩罚孩子的时候,父母双方有矛盾,父母有不同的方式,这种情况如何解决?
吴娟:这是父母的问题,父母要达成统一,要用一种方式。哪怕不能达成统一,起码一个人先执行,如果无效再用另一个方法,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两种对立的方式。如果对立,那么孩子不听任何一方都是很自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