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统计
学科 |
应考人数 |
实考人数 |
最高分 |
最低分 |
人均分 |
优秀率 |
及格率 |
语文 |
|
|
|
|
|
|
|
二 试卷分析
本次六年级语文调研试题,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小学语文高年级的三维目标并结合当前社会现实进行命题。其间,既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基本能力的检测;既注重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体会,感悟,归纳,概括,运用,又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自我表述的过程中情感得以升华。试题依据了教材而不唯教材,迎合了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力求较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表现在:
1.、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内容更广泛,全面,更有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试题细而活,内容覆盖面较广,题量适中。比如第一大题的基本知识点中,就包含了本册几个单元。有的单元涉及了3—4个知识点,有的单元只涉及1或2个知识点。第二大题的运用与实践精选了一些单元的2---3个能力点外,主要还覆盖了小学学段的其他能力点。第三大题课文精彩回放涉及了五大单元的重点知识点,除第4小题是二类课文外,其他的5个小题都属于一类课文。不仅覆盖面大,而且知识点出的精当。无论是重点词句的理解,语句的品读,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一些表达方法的领悟,还是模仿创作诗,均有考查。
3、试题的难易程度把握比较适中。由易到难,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突出“优中差”兼顾“学困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镇六年级学生平均分在 ,优秀率 ,及格率在 。
4、注重基本知识的考察。一是重点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坏境中对字词的理解区别使用(如:第一大题的第1小题),重视对多音字的掌握与积累(如:第一大题的第2小题),对综合实践活动参与性的考核(重视对词的理解、分类和积累与运用,如,第一大题的第4小题),二是注重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的判断,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如,第一大题的第3小题),写字的考虑学生对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使用(如,第一大题的3小题)
5 ,运用与实践的考察力度大,特别注重对字词的理解、分类、运用。对一些诗句在具体坏境的理解与运用。(如:第二大题的第2小题),同音字在不同词语和句子中意思的理解,判定(如,第二大题的第3小题),让学生有一字组成新词,能区别理解近义词,并能结合句子恰当的选择运用(如,第二大题的第4小题),让学生进行词语搭配注意意思上的细微区别(如,第二大题的1小题),意在引导学生明白语言文字的一字之别。另外,试题还重视考查学生对一些名篇名句名人的了解(如第二大题的2小题)。
6、注重对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对重点句子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句子内涵的感悟,(如第三大题的1、3题)。还检验了学生对句子表达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如第三大题的4、5小题)。还注重对文中人物对话的情感领悟,(如:第三大题的第2小题)。最后还让学生模仿装作儿童诗歌(如:第三大题的第6小题)。
7、 阅读题的选材包含面对国际竞争的社会现实,面对祖国母亲领土支离破碎,骨肉分离的悲情现实,人人盼望台湾回到母亲的怀抱,骨肉团圆的人生价值观的取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生活性,教育性。设计的8个小题紧扣情感这一核心,以“雨”烘托情感为主线,在做题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逐层展开,情感慢慢被激发,最后得以升华,明白“这雨不停的下”的含义,最终自我感动,自我判断,从而真正领悟到面对国家的领土分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即在感受老乡的深深思乡之情的同时,明白台湾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从而完成人生价值观的自我定向,达到文道完美统一的境界。
7、作文以自己的“酸甜苦辣话成长”为话题,进行自主写作,这一命题最具有学生生活的现实意义。学生在组织选材时,不断的对自己的成长过程的情感收获进行分析整理,思维不断的碰撞,情感不断的激发,会更加留心观察周边的生活,用心去看,去感受,继而明白生活的真谛,成长中什么滋味都有,这就是成长的轨迹。
三 卷面分析
1、从考卷结果来看,学生失分量比较大,而且失分十分复杂,分散在各个小题,第一大题,1根据语言环境,看拼音,写词语(8分,人均得分7.5分,得分率%)因为学生对“企盼”中的“企”字写成了“期”字。
2、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人均得分4.5分,得分率%)学生把“奔向(bèn)”选成“bēn”。
3、选正确答案,找错别字,并改正(4分,人均得分3.8分,得分率90%)
4、归类写词语,并用其中3—4个写一段连贯的话(6分,人均得分5.8分,得分率96.7%)学生要么是词语不合要求,要么是句子写得不够流畅。
第二大题 1.选择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人均得分1.8分,得分率90%),部分学生对一些意思较近的词语区分不开。
2、运用谚语和诗句劝说自己的朋友,(6分,人均得分5.5分,得分率 %)因为第二句的意思是让学生写“春雨贵如油”,可少数学生对此句没有积累,故想不到。
3、选字组词再填空(4分,人均得分4分,得分率100%)学生对这4个形近字掌握的很好。
4、一字组词并选词填空(3分,人均得分2分,得分率66.7à%)许多学生对带“然”的近义词无法理解区分使用,造成十分较为严重。
第三大题1、解释带点字义,在理解句意。(3分,人均得分2.8分,得分率 %)
2、体会人物说话的心情,(2分,人均得分1.8分,得分率90%)因为第一句和第四句个别生选错。
3、体会带点词语的内涵(2分,人均得2分,得分率100%)因为此句是一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学生均能理解到位。
4、对引用的作用的理解(2分,人均得1.9分,得分率 %)学生对其作用写的不全面,领会的不到位。
5、对中心句的理解和其表达作用的感悟,(2分,人均得1分,得分率50%)因为学生对此句式感性认识的太少。
6、模仿创作诗歌,(3分,人均得3.8分,得分率 %)大部分学生对创作诗歌很感兴趣,而且语言丰富,读起来琅琅上口。
第四大题,阅读,《冬季到台北来看雨》(18分,人均得分13.5分,得分率 %)学生失分主要是对短文所揭示的真挚情感不透彻,答题肤浅且不全面,再则对文中重点句子及句中含义深刻的词义作用理解欠缺。
第五大题,作文,以“酸甜苦辣话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30分,人均得分22分,得份率73.3%)”
四 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大多数学生已能进行字。词句的归类,积累理解和运用,但在词语的理解运用和词性的把握上再下些功夫。
2 、学生的运用与实践有所提高,但偏远的村小与街办学校差距比较大,农村孩子的能力让人担忧,这也许是学校合并,人员流动造成的原因。
3、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虽有所提高,但步子迈对太小,太慢。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比较差,错字多,语言表达不够流畅,不会灵活运用所学词语及表达方法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内涵太肤浅,挖掘不深,心中积累的素材太少,内容新颖的极少。
五 改进建议
1、 在落实基础知识的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积累和灵活运用、
2、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到生活到社会中去。
3、农村小学应加大课外阅读量,教师应尽可能的向学生开放信息来源,拓宽学生知识面,推进学生的能力提升。
4、 作文教学应扎实的开展,除了教会学生收集素材,整理选用外,更要在平时把读说写结合起来,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高。
5、卷面略缺对一些名师名篇的理解和感悟,对一些佳句佳作的积累和运用。
6、同时也希望区教研室对试卷的答案进行认真校对,对答案的正确率达到百分之百。而且改卷因涉及人员太多,尺度把握不同(特别是作文批改,差异性太大)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双沟镇中心学校
2010年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