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诗歌分类 • (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三 诗歌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四、课文中的诗歌复习 《诗经•采薇》 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这首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天净沙•秋》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这首曲是元代散民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但其中没有秋景的清萧,没有悲凉的情绪。有的却是色彩鲜明的美丽的秋景。如曲中的“白草”“红叶”“黄花”三个词语,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那么的色彩鲜明。同时,全曲没用一个“秋”字,却传达出了浓郁的秋意。整首曲诗人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曲中,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考点 1、清风( )细柳,淡月( )梅花。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之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 )。 3、《寻陆鸿渐不遇》―――近种篱边菊,( )。 4、《送李少府贬陕中王少府贬长沙》――青枫江上秋帆远,( ) 5、《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 ),行人临发又开封。 6、《逢人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 )。马上相逢无纸笔,( )。 8、我喜欢的课外古诗?喜欢的理由?9、我喜欢的诗歌?喜欢的理由? 10、古今中外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诗人,列举你熟悉的?你最喜欢谁的什么作品? 古代:屈原、李白、杜甫……现代:郭沫若、徐志摩……外国:拜伦、普希金…… 七、课标古诗 1、( ),( )。 ( ),( )。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2、( ),万 径 人 踪 灭。( ),独 钓 寒 江 雪。《江雪》 3、慈 母 手 中 线,( )。( ),意 恐 迟 迟 归。 ( ),( )。――《游子吟》 4、( ),江枫渔火对愁眠。( ),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5、( ),千朵万朵压枝低。 ( ),( ).---《江畔独步寻花》 6、( ),春 风 花 草 香。( ),( )。《绝句》 7、好 雨 知 时 节,( )。( ),润 物细 无 声。 ( ),江 船 火 独 明。晓看红湿处,( )《春夜喜雨》 8、两个黄鹂鸣翠柳,( ),( ),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