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高中一年级 >> 语文高中一年级复习试卷 >> 正文

 

[组图]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查询语高一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高一第一学期

  语文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8题:

  (1)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2)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3)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4)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5)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谈判,( )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6)_________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________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7)假如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8)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9)①假如十五年后还不收回,②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③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④自动退出政治舞台,⑤没有别的选择。(10)所以,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公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11)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公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时间了。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_______。

  2.句(5)( )内应该填入的词是( )

  A.商量 B.商讨 C.商谈 D.磋商

  3.句(6)的空格中填入的关联词最适当的一组是( )

  A.假如 甚至 B.即使 因而

  C.假如 当然 D.只要 因而

  4.句(9)是一个多重复句,其第一层次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这段文字共有11句,假如分为三个层次,较恰当的一种划分是( )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6.句(11)中“肯定”一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段文字的主旨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本段文字感情色彩体会正确的一项是:( )

  A.热烈而深沉的爱国立场,收回香港的坚定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B.对晚清政府和李鸿章的切齿痛恨

  C.对收回香港的焦虑和期待这情

  D.对中国人民的热爱和不辜负人民信任的决心

  (二)阅读下文,完成9-13题:

  科研成果、技术发明,从一般意义上来讲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有的甚至可以彪炳史册,但是在刚刚发明的时候却是不成熟的,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和商业。例如爱迪生发明的第一个用贵金属为灯丝的电灯泡,法国的柯格诺特发明制造的与步行速度差不多的火车,这些技术发明后,都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熟化过程,才转化为实用技术。因此没有一系列的转化工作,技术发明是不能成为生产技术的。

  我们将一项新产品或新工艺概念由产生,经过(a)、(b)、(c)、(d)到市场销售的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称为技术创新。

  “创新”和发明不同,它的含义更广,它是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某种新因素。一种新的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中的时候才能成为“创新”。

  对某一具体的技术创新,通常经过实验室研究阶段,开发研究阶段(也称“中试阶段”),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

  从技术创新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假如(e)只在理论上和实验上下功夫,成果只停留在样品或样机上,而(f)只管现有的规模生产不进行技术创新,使技术更新换代,或者依靠引进国外成套技术和设备,那么中试阶段就会无人过问,无人投入,形成“中试空白”,造成科技与产业间的“断层现象”。

  因此,(g)是国家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

  9.对技术创新“整个过程”的某些环节[即空格(a),(b),(c),(d)]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 开发 工程化 商品化生产

  B.开发 研究 商品化生产 工程化

  C.研究 工程化 开发 商品化生产

  D.开发 工程化 商品化生产 研究 答: ___________

  10.技术发明转化为技术创新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依次填入空格(e)和(f)中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业界 科技界 B.产业界 理论界

  C.理论界 实业界 D.科技界 产业界 答:__________

  12.全文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13.填入文中最后一段(g)中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视开发研究,避免“中试空白”

  B.不断进入技术创新,促使技术更新换代

  C.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D.处理好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答: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4-21题:

  ①雨时断时续。我沿着莫干山上幽篁修竹间的小径漫行,沐浴着淋漓的春雨,端详着竹的风姿。

  ②一支支茁壮的新竹,拔地而起,高高地向上伸挺,一派箭破云雨的昂然气概;细看那层层的竹节处,还没有消退的白色霜衣,衬托着稚嫩的新绿,不由你不感到一股强劲的活力。在新竹伫立的根邻,有几墩老竹的根桩,它们毫不顾惜自己身躯的离去,乐于供人们享用,而根底连着深扎大地的竹鞭,稳健、坚实如故;地面上残留的,虽然只几簇断茎;却峻削如刀刃。爱偷食嫩竹的猪獾之类也不敢践踏。我走上了一处高岗,放眼看去,四周有更多的丛丛老竹,依然挺立;它们经年累月饱受风雨浸淋的身子,躯干上虽然像有薄薄的尘迹,可是毫不减苍翠的本色,那伸展的枝叶,潇洒自如,别有风致。忽然间,一阵急风急雨吹临,新竹老竹在飘摇之间,相依相偎,随俯随仰,府而复仰;那不绝的萧萧声,似叮咛,也似告诉;呵,是抚慰,也是依恋!

  ③雨时断时续。弯弯的竹径看不见尽头,我依旧朝前渐渐而行。面对这苍茫的竹海,我端详,我寻思……古人爱竹,或以清逸,或以萧瑟,也以雅洁,更以( )。那些记述、描绘、赞颂的篇章,至今读来,犹生美感,然而究竟都是历史上的感受,过去时代的寄寓,比之于眼前的竹情竹趣,相去何远!

  ④第二天清晨,雨后放晴,我又在竹间小路上流连徜徉,沐浴着朝阳的光辉,呼吸着竹海的气韵……雨雾消散了,而缕缕氤氲,起自新竹,也起自老竹,起自竹的枝条、竹的叶尖,伴着嫩竹的悠悠清洒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上。竹无分新老,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多形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变异万千。这变幻的色、跳跃的形,岂不是竹的欢舞,绿的喧闹吗?

  ⑤我在竹径上流连,寻思,端详……新竹和老竹本是同根生,它们在共生中交替,协调中生灭。就这样,竹,生命的律动昭示着和谐的美。新老原无常,在流逝的时间里,会转化,更有消失。然而,亘古以来,在这竹的世界,生命延续的历程里,又有多少的抚慰,多少的依恋,还有那舒情的欢舞,快意的喧闹,它们代代相传,绵绵相继,至于永远。

  14.文中与“竹”字意义相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

  15.把文中划线的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第②段中详写老竹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竹比新竹有更多值得赞颂之处。

  B.新竹究竟还稚嫩,少用些笔墨即可。

  C.也许作者是个老年人,出于自身心境而为之。

  D.新老并存,老竹轻易被忽视,应多用些笔墨。

  17.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气宇轩昂 B.虚怀有节 C.翠绿可爱 D.虚怀若谷

  18.“眼前的竹情竹趣”具体指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

  19.对文章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         B.①②

       ⑤           ⑤

      ④          ③④

  C.①            D. ②③

   ②③ ⑤          ①

   ④              ④⑤

  20.文中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描绘的新竹、老竹相互抚慰,依恋的图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图景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2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8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 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___________________。余方心 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解释加点的字

  (1)适( ) (2)动( )

  2.句子中“而”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其它三句的是( )

  A.徐而察之 B.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废而为丘墟 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3.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至莫夜月夜 B.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D.召有司案图

  4.词性活用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 )

  A.乃使其从者衣褐

  B.粪土当年万户侯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加点词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

  B.臣之妻

  C.其后秦伐赵, 石城

  D.自以为得

  6.与“如乐作焉”的“焉”字用法相同的是:( )

  A.且焉置土石

  B.叫人焉得不伤悲

  C.微波入焉

  D.硿硿焉

  7.补出文中空缺的一句话并翻译:

  补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石钟山记》,作者是______________,与其父亲、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为“唐宋八大家。”

  课文中揭示主旨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9-15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捶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捶,请得自杀。”即以头击 流血满面,帝令小黄门(太监)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 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 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动。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及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蔽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宣悉以 诸吏( )

  (2)即以头击 ,流血被面( )

  (3)因 强项令出( )

  10.“大言数主之失”的“数”字和下列句中的“数”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 B.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D.范增数目项王。 答:_____________

  11.“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一句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命令小太监扶着他,使得董宣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肯,于是就强迫他磕头。

  B.皇帝命令小太监扶着他,要董宣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服从,于是就强迫他磕头。

  C.皇帝命令小太监坚持董宣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服从,于是就强迫他磕头。

  D.皇帝命令小太监牵着他,要他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服从,于是就强迫他磕头。

  答:_______

  12.短文中湖阳公主提到的“文叔”是指:

  A.汉武帝刘彻 B.汉高祖刘邦

  C.汉光武帝刘秀 D.汉景帝刘启 答:__________

  13.“枹鼓不鸣董不平”一句的意思是:

  A.董少平敢于打击横行不法的豪强,所以社会秩序安定,人们不用到洛阳令署门去击鼓鸣冤。

  B.即使鼓槌不响,董宣也了解情况,能明判是非和罪恶。

  C.假如鼓槌不响,董宣怎么能为民作主,主持公道惩办豪强呢?

  D.即使鼓槌不响,董宣也能秉公判案,为民伸冤。 答:________

  14.“宣悉以班诸吏”一句中“悉”字和下列哪项“悉”字的意义用法相同。

  A.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B.子其悉心雪耻,毋怠。

  C.随时变改,难可详悉。 D.越王悉召群臣议。 答:______

  15.这段短文主要是赞颂:

  A.董宣为官清廉,执法严明,不畏权贵,敢于打击豪强,具有宁死不屈的精神。

  B.董宣具有硬骨头的“卧虎”精神。

  C.董宣一生公正不阿,一世清贫,具有大义凛然的斗争精神。

  D.董宣具有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无畏精神。 答: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天天都会与上海人打交道,日子久了,难免生出许多感慨来;请以“呵,我们上海人”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高一年级语文期终考试试卷答案

  一、

  (一)1.《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邓小平

  2.B 3.A 4.D 5.C 6.不行。强调了“不能拖延更长的时间”

  7.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8.A

  (二)

  9.A 10.技术发明被应用于人们的经济活动 11.D

  12.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 13.C

  (三)

  14.篁 15.你一定会感到一股强劲的活力。 16.D 17.B

  18.“新作老竹在飘摇之间相依相偎。随俯随仰,俯而复仰;那不绝的萧萧声,似叮咛,也似告诉;呵,是抚慰,也是依恋。

  19.A

  20.就这样,竹,生命的律动昭示着和谐的美。

  21.(象征意义的回答可宽泛些)

  老年人、青年人相互沟通、理解;或老干部、新干部相互尊重、支持;尊老爱幼的社会新风尚。

  二、文言文:

  (一)1.(1)到…去 (2)惊恐

题号

2

3

4

5

6

答案

A

B

C

A

C

7.原句或曰此鹳鹤也

  译文有人说这就是鹳鹤吧

  8.苏轼苏洵苏辙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二)

  9.(1)分发 (2)柱子 (3)皇帝的诏书、命令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A

A

A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高一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梁启超《论毅力》课堂练习卷
    高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联考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
    第 二 册 第 六 单 元 练 习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 年 级 语 文 …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一)—— 字音练习…
    字形练习70题
    山东师大附中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字型、字音练习
    《诗经二首》同步练习题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及 答案
    高中语文第一册期中测试卷
    《赤壁赋》课堂练习卷
    《祝福》练习
    《触龙说赵太后》知识分类整理练习
    《离骚》同步练习题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检测题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第二册第五单元练习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半期考试卷
    大足二中高2008级第三次学月考试语文…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质检复习题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深圳富源中学高一语文期中 试卷
    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第二学期形成性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语…
    上学期高一月考试卷语文(附答案)
    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年级语文
    北大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统考
    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第4讲文言文词类活…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文言句式、高中文言文阅读中的高频词
    古文学法指导
    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第一次考…
    第二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测试
    江苏省宿迁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阿房宫赋》练习题及 答案
    江苏省如皋中学语文第1、2册考试
    上学期高一期中测试题
    暑假专题——现代文阅读练习
    湛江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中段考模拟试…
    高一年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练习卷
    背诵默写
    综合测试试卷
    职高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练习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田家炳中学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
    标点符号练习题
    登泰山记课堂练习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期末联考试卷高一语文
    盛世大联欢中心电视台春晚对联集锦
    文学鉴赏——诗歌
    河南省永城市光明高中高一年级语文期…
    北大附中高一语文词语竞赛及答案
    油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
    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第1讲
    中考模式初一下学期期中语文测试题
    土城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
    《项脊轩志》课堂练习卷
    《过秦论》测试题
    上学期单元竞技场(第2单元)
    《六国论》练习题
    北大附中高一语文词语竞赛及答案
    北大附中高一语文词语竞赛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北大附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三)——成语练习…
    《石钟山记》练习题及答案
    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
    上学期高一语文期考
    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标点符号(标号部分)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
    如皋市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过秦论》知识分类整理练习
    《逍遥游》课堂练习卷
    暑假专题——作文讲评
    东台市四灶中学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仿句改句练习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
    仿写练习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
    下学期第六单元难句翻译
    下学期第三、六单元复习
    《师说》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复习-文学常识整理(1—6册)
    《伶官传序》练习题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广州市普通高中必修模块调研测试语文
    下期遂宁二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遂宁二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
    高一语文五校联考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题
    上学期期末深圳高级中学高一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六、八、九三校期中考试试题…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分班考试
    标点符号(点号部分)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