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勇往直前、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张全景说,毛泽东在七大时多次讲《愚公移山》,特别是在闭幕词中专门用《愚公移山》这个题目来讲,赋予了《愚公移山》鲜活、生动、丰富的内涵,成为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和新中国成立后全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
中宣部理论局黄中平说,愚公移山精神就是发奋图强、励精图治的精神,就是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精神,就是坚忍不拔、排除万难的精神,就是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改善生存环境、追求美好生活的集中反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炎黄子孙。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晓峰认为,《愚公移山》的精神主旨有两个,一是要依靠人民这个上帝,二是要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党的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又是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
蔡乐苏说,我们今天纪念毛泽东《愚公移山》发表60周年,既要继承历史文化中的优良成分,取其精华,又要认清一篇历史文献和文化精神的本相与历史性,尽量避免片面和主观随意性。我们既要像愚公那样,有一个远大非凡的目标,一种锲而不舍排除万难的精神,一种为后代的便利和幸福不急功近利的心态;又要有民主和科学的态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说,“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的表述,在党的十六大正式写入党章,实际上,这类的思想阐述在建国前党的历史文献中已经有了。在毛泽东党的七大闭幕词《愚公移山》里有比较充分的体现,尽管他没有直接使用这样的表述。毛泽东当时用了两次“觉悟”。其一,“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其二,“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在这里,毛泽东把中国共产党比作挖山不止、最后感动上帝的愚公,把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比作有法术背山的“上帝”是很有深意的。
李捷说,实现党的领导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感动“上帝”的过程。靠什么呢?靠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靠党及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两者,缺一不可。这就是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说到宣传大会路线,必须作到两个觉悟,必须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的缘故。第一个觉悟是基础,是前提。第二个觉悟是目的,是最高境界。感动了“上帝”,人民群众把党的事业看作是自己的事业,这个事业就一定成功。革命如此,建设如此,改革开放更是如此。
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说,愚公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拼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这种拼搏精神,它是我们促进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精神力量。愚公移山有着朴素的认知基础,山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任何一种创业活动,都要在可能与现实中进行科学选择。河南属于中部地区,既没有东部沿海地区那样的大开放,也没有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又没有东北地区的大振兴。但是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思路,把创新智慧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加快发展的步伐。
《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占安说,在毛泽东的论述中,愚公移山是一种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愚公移山”与“实事求是”是一致的,表达了一种切切实实、一点一滴的科学态度。这是对待困难的科学态度。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之所以要继续弘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因为我们今天依然面临着种种困难,这些困难也像几座大山一样挡在我们前进的路上,要取得胜利,我们不能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要敢于面对,迎着困难上,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困难。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说,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愚公移山”的长期奋斗精神仍然是我们争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党的十六大闭幕后,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发表“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他说,“目标已经确定,蓝图已经绘就,要实现宏伟目标,把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在纪念毛泽东《愚公移山》发表60周年的时候,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对于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央党校党史部主任柳建辉说,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现在既是经济 <<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