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首足矣
|
查询课程资源设计的详细结果
|
第10课 十首足矣 刘心武 杭州余杭 退休教师 葛杰 一、解题: “十首”指香港一家文化机构通过民意测验,采用投票方式选出来的十首唐诗;“足矣”的意思是足够。作者认为,这十首唐诗基本概括了人的本性、思想、情感、理想等多方面的意义,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受的精华,并且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过去对这十首唐诗的理解作为基础,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来读这十首唐诗、悟这十首唐诗,从而引导我们把这十首唐诗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课文总体分析理解要点: 1、通读全文,说出具体是指哪十首唐诗。 《游子吟》,《清明》,《静夜诗》,《登颧鹊楼》,《乐游原》,《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悯农》,《朝发白 帝城》,《回乡偶书》。 2、为什幺把《游子吟》列在榜首? 因这是歌颂母爱的诗。作者认为,人生在世,无人不在羁旅之中。诗中的慈母,所构成的意象,早已超 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的外在因素。使我们对个体与他人群体的和谐,产生出一种向往,引发出切实的努力。因此,有此同感的人,必能领悟此诗的内涵。 3、从《清明》《静夜诗》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什幺? 从《清明》中,我们可领悟到一种温馨的人性,想到陌生人之间的亲切和谐相待。这首诗不仅仅写出了 一种如画如乐、明丽清新的境界,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温馨的人性,体现出一种对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对《清明》的理解,作者并没有拘束于计意的阐释,而是紧接上段中的社会现实中亲情相残的例子,引申到行途中的陌生人之间的这种亲切相助的友情,使人们对现实中的罪恶更加深恶痛绝。 从《静夜诗》中,能领悟到对乡情、亲情的热爱。这首诗由诗意联想到家乡父母亲情,联想到怀互乡情 乡恋者,一定不会去虐待亲生老父老母。生养我们的是父母,这种血脉关系是任何人用任何方法都无法改变的。作者从人的本性谈起,更加有力地说明社会上某些人虐待父母的人的良知淡化,人性的淡化。 4、从《登鹳鹊楼》和《乐的游》中能体味到什幺? 从《登鹳鹊楼》,能体味到人生境界的宏廓;这首诗由登高远望喻指人生境界的宏廓,对人生追求的永无 止境。从《乐原游》中能体味到人生有层楼可攀,但是人生也是有限的;它写出了人生有限,不应该虚度年华。 这两首诗在内涵上有有密切的相联之处。作者癣这两首诗连在一处体味,既贴切,又能给人以警示。这两种人生体验,能让人大彻大悟,再不会去短视谋利,以至贪欲难以满足。然而,人生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本应该万分的珍惜;可是生活中 许多人却只为眼前的利益所动,不异以身试法。因此作者由衷地感慨:那些虚度年华,利欲熏心的人应该多读些唐诗,感悟人生,珍惜年华。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 5、作者为什幺要把《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悯农》三首唐诗放在一起欣赏? 因这三首写的都是最普通的事物。 《春晓》写的是落花——最低等的落花;《赋得古原草送别》写的是野草——最卑微的野草;《悯农》写 的是最普通的劳动者。通过对这三者的关爱来说明:人无贵贱,事无大小,可以小见大,平凡中显示出伟大的道理。作者由诗意和现实中的某些现象联系起来,从而表达作者对那些戕害活泼的儿童生命的罪恶行径的无比愤慨。 6、《朝发白帝城》与《回乡偶书》表达了怎幺样的思想感情? 《朝发白帝城》描述了大自然的奇特景象,给人以美的熏陶,把读者引到大自然的奇丽怀抱;《回乡偶书》 写的是诗人年老后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所体味到的朴素的人情,将人们导入世间最朴素的人情之中。 美的景物和事物,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善的人情,可以感染人的品性。这两首唐诗都表现出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无论是歌咏山水之美,还是描写人情世故、社会状况的诗歌,无不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并且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好的诗歌,虽明白如话,却又美不胜收,韵味回荡无穷。可以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性情,并且给人以智能的启迪。 7、全文在十首唐诗中,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第一首《游子吟》,第二首《清明》,第三首《静夜诗》较详细;其余较略。 通过精读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前三首都单独成段,谈论的是最基本的人性,也是作者要重点,主要谈 的问题;后几首谈的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等等。都两首安排在同一段中。相对来说,较为简明。 8、文章在写作上有什幺特点? 主旨立意新颖,表达方式上抒情和议论结合紧密,多用长句以加强感情色彩。本文围绕唐诗来组织材料, 并没有陷入对唐诗的诗意和意境的异型分析之中。而是把唐诗的解读和对现实的剖析联系起来从人性的角度来定位:要发挥唐诗对人心灵的教育感化功能,呼唤人的良知和美好人性。表达上紧密结合诗意,阐发议论,多用不带标点的长句,增强了感情色彩。 三、重点句子和段落的分析: 1、“我想不用解释,大家都懂得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但这首语言( B )的诗歌为什么 在经历了千年的( A )后,至今仍具有最强烈的感染力。要理解这一奥秘,我们就必须体会到人生在世,广义而言,无人不在羁旅之中,旅途中人( C )着眼于前程,特别是实利,却不能不有所( D ),( E )保留一段热肠一片温情,( F )见利忘义,( G )丧失良知人道 ,因而那‘慈母’所构成的意象便超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人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在外因素,使我们对个体与他人与群众的和谐,产生出一种向往,引发出切实的努力。” (1)请在括号中填上正确的词语:A传诵 B质朴 C固然 D眷念 E不能不 F不能 G不能 (2)这段文章是针对哪一首诗歌发的议论? 是针对《游子吟》这首诗歌发的议论。 (3)这首诗的本意是写什么的? 是出门在外的游子歌颂慈母。 (4)香港人为什么把这首诗歌列在谤首? 因这是歌颂母爱的诗。作者认为,人生在世,无人不在羁旅之中。诗中的慈母,所构成的意象,早已超 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的外在因素。使我们对个体与他人群体的和谐,产生出一种向往,引发出切实的努力。因此,有此同感的人,必能领悟此诗的内涵。 (5) 作者在这里把人生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作比? 从诗的本意引申发挥到了整个人生,将人生比作羁旅,从而使得狭义的慈母扩展到了孕育抚养调教我们的所有的外在因素。 (6) 请你默写这首诗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nbs[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课程资源设计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十首足矣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城市的文化与文物 |
下一篇文章: 伟人细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