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学者 84岁学会电脑打字,86岁建立自己的网站,年过九旬还打算开博客,关于于光远的晚年“触网”在圈内传为佳话。 “即使90多岁高龄了,思维也很清晰,很有幽默感。”上述智库学者回忆了自己2010年与于光远的一次见面。 “我们这代人都是学着他编撰的理论教材长大的。”昨日,这名学者告诉本报记者,于老是难得的跨学科人才,不仅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同时为开拓诸多学科的新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6年,于光远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他一度梦想成为一名物理学家。 于光远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宣部科学处和理论宣传处处长,1955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7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顾问;1975年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之一、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曾任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8年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他被评选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杰出人物”之一。 中国社科院官方介绍显示,于光远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哲学、经济学,也涉猎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他率先或较早提出的。 “于光远老先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昨天晚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吕政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文革前,我们在大学里学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是于老先生等人合著的,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吕政说:“文革后,于老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等方面的贡献也非常突出。在中国经济学界,他属于泰斗式的人物。”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一位老专家告诉本报记者:“在我的印象中,于老在老干部中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明的人,也是一个有原则、有特点、有主见的人。”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于老曾经到我们所讲课,内容是工厂的"一长制"。”上述中国社科院老专家告诉本报记者,于老对于社科院数量所的贡献巨大,社科院是一个偏重于“文”的研究机构,于老则坚持以系统科学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数学工具和经济学理论,对经济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他为邓小平起草讲话稿 35年前的那次中国历史转折,于光远是见证人。 “不让后人知道历史真相,就不能深刻地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这是一种对历史对后人极不负责的态度。”作为自始至终参加了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亲历者,于光远撰写的《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5年前出版时引发舆论关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于光远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于光远简介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