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辙兄弟是北宋政坛、文坛上引人注目的双星。苏轼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巨匠、文坛盟主。他一生政治上屡经沉浮,充满坎坷和悲剧,在文学上却是公认的天才、全才,于诗、文、词、赋都有极高的成就。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苏氏兄弟的泰山诗文,颇多唱和之作,洋溢着不同的格调与才情,成为相映成趣的瑰丽篇章。
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洵是大器晚成的散文家,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苏轼八岁入眉山天庆观北极院读乡塾,三年后入寿昌院从州学教授刘微之读书,至及冠之年,已能“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史·苏轼传》)。
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领二十一岁的苏轼、十八岁的苏辙出川赴京考试。次年在礼部考试时苏轼答卷深受主考官欧阳修赏识,后经仁宗殿试,兄弟二人同科进士及第。宋仁宗读到苏氏兄弟的策论时,高兴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宋史》本传)。
正当此时,苏轼母亲病故,苏轼父子三人急忙奔丧返里。嘉祐四年(1059)守制期满,苏氏父子再度返京。欧阳修推荐苏轼参加才能识兼茂科考试。嘉祐六年通过制科考识,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由于苏轼兄弟联名高中,和社会名流对老苏的推荐,“三苏“一时名噪京师。苏洵得免试起用,留京编纂礼书,苏辙留侍身边。治平二年(1065)在汴京病故,兄弟二人扶丧归葬。熙宁二年(1069)守制期满还朝,差判官告院。当时正值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化主张有许多不同,自觉难于见容于新派,随即请求外调。于熙宁四年(1071)六月出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1074)改任密州(今山东诸诚)知州。熙宁十年(1077)移知徐州。在各地期间,虽不满变法,却能尽心职守,体恤民情。元丰二年(1079)春调任湖州(今浙江吴兴)知州,七月即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谏官何正臣、舒 、李定等人搜罗苏轼诗文中只言片语,弹劾苏轼击朝廷新政,下狱治罪。幸经亲友营救,神宗也不想杀他,方于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之衔贬黄州(今湖北黄岗)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神宗病故,哲宗年幼,高太后临朝听政,起用旧党司马光执政,新法逐项被废。这时苏轼被起用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太守,刚到任五天,就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苏轼此次在朝四年,主持过学士院考试和进士贡举,拔擢毕仲游、黄庭坚、 补之、张 等任馆职,后又举荐秦观、陈师道等调京授官,一时才士毕集,互相酬唱,形成以苏轼为领袖的作家群,传为文坛佳话。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苏轼更大的厄运临头,被贬知英州(今广东英德),接着一月之内三次降官,最后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今广东)安置。绍圣四年四月再贬至海南儋州(今海南儋县)。他流放岭外七年。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宽赦元祐旧臣,苏轼奉诏内迁,次年七月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有《东坡全集》一百一十五卷,及《易传》、《书传》、《论语说》等著作传世。
二
苏轼童年时代就与泰山结缘。他八岁那年在天庆观读书,有人从京城带来石介所作的《庆历圣德诗》给老师看。苏轼好奇地问先生是些什么人,先生说小孩子何必问这些。苏轼认真地说:这是天上的人吗?那我就不用知道;如果也是地上的人,为什么不可以问?“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东坡集》卷二十四《范文正公集序》)。这件事反映了苏的过人见识,同时也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泰山石介的深刻印象。
苏轼仅存的泰山诗是与苏辙的和作。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冬至熙宁十年二月在济南任齐州掌书记,兄弟二人感情甚笃,“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宋史·苏辙传》)。熙宁七年,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奏请朝廷,愿到山东与弟靠近,于是徒知密州(治今诸城),于年底到任。济南与密州仍相距千里,但两地这间往来音讯甚为频繁。兄弟二人同官山东,但既没能在密州见面,也没能在济南相会。熙宁十年初,当苏轼徙知徐州路过济南时,苏辙赴京上书。齐州知州李常(字公择)是苏轼密友,黄庭坚舅父,又反对王安石变法,与苏轼是政治上的同道。此番挽留苏轼在济居留月余始行。到了二月,阔别七年的兄弟才在澶濮之间(今河南濮阳)相会。
苏辙在齐州曾寄给苏轼许多诗文,其中有《次韵韩宗缭弼太祝送游泰山》诗,苏轼即作《和子由四首》相赠。其一为《韩太祝送游泰山》: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应回首厌笼囚。但教尘土驱驰足,终把云山烂漫酬。
闻道逢春思濯锦,便须到处觅菟裘。
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苏轼还有一首赠酬诗《送杨杰并叙》:
&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