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 原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①且徐行。⑴ 竹杖芒鞋②轻胜马,⑵谁怕?一蓑③烟雨④任平生。⑶
料峭春风⑤吹酒醒,微冷⑥,山头斜照⑦却相迎。 回首向来⑧萧瑟⑨处,⑷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⑸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七遇;可"六语七虞 / 六御七遇"通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 ⊙●●●○○●⊙●▲▲⊙●●●○○●⊙●▲ ●●⊙● ○○○○● ○●⊙ 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 ●○○●●○△
注释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在黄冈时写的,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春天。
①吟啸:高声咏诗,朗诵诗歌。
⑴这一行说:不用管滴滴答答的雨声,何妨一路哼哼歌,缓步走过去。
②芒:草鞋
⑵此句说:扶一根竹杖,穿着草鞋走路比骑马轻松多了。
③蓑: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④烟雨:雨里一片雾气。
⑶这句说:披一件蓑衣任凭风雨吹打也能生活下去。
⑤料峭春风:带着寒意的春风。
⑥微冷:稍微觉得有些冷。
⑦斜阳:偏西的阳光。
⑧向来:方才。
⑨萧瑟:风吹雨打的声音。
⑷这句说:回头看看刚才遇雨的地方。
⑸这句表示作者随遇而安的处事态度。
定风波赏析
人生不经几番风雨,便难彻悟。东坡一生多遭困顿踬踣,仕途几经沉浮。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次磨难几乎要了他的性命,劫后余生的东坡对仕途早已厌倦,对人生更是大彻大悟了。
从刚被贬谪(1080年)到作此诗(1082年),苏轼的思想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刚被贬谪时,词人尚在叹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非常希望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可是希望不等于现实,彼时东坡的心里,有的是对仕途的失望,对未来的迷惘,对人生的无奈。其悲观的情绪充盈于词句之中,直至发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的喟叹。
三年的谪居生活,长官同僚的厚待,乡野村夫的尊爱,亦能略略慰藉他那颗孤独受伤的心。东坡的心从刚被贬谪的绝望中逐渐苏醒,心态变得缓和、宁静,而《定风波》一词正好反映了这一点。全词是紧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主旨展开描写、抒情的。
写景,景中寓情。全词所述之事、所抒之情,均放被词人巧妙的置于“风雨”这一环境之中来展开的。风是什么样的风?“料峭春风”,“微冷”的春风。雨是什么样的雨?春风轻拂,略带凉意的沙沙小雨,是“烟雨”。也正是这种微风、细雨,才决定了虽无雨具,也不觉狼狈。其实,从生活实际的角度来看,初春的风雨应该说还是很冷的,更不宜在初春的风雨中没有雨具行走。而词人在这里所要表达的只是一种体验,一种感觉。这里有个比较,词人在序中有言:“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为何“余独不觉”呢?东坡正是在感受这风雨,借这风雨来冲刷心中的块垒。这里似乎在表达,政治上的大风大雨都挺过来了,这自然界中的小风小雨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还有“山头斜照”在前方相迎呢。要说此时东坡的心态已与刚贬谪时大不相同了,少了一份迷惘、哀叹,多了一份缓和、宁静。
状物,物有所寄。在风雨、斜照所营造的环境之下,词人巧笔点染“竹杖芒鞋”和“一蓑烟雨”两句,颇有意味。竹杖、芒鞋(草鞋)本是村野农夫所用之物,如今都出现在词人身上,客观上也说明了词人早已混迹平民之中,穿着行为与百姓无二;主观上也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我本愿作一介百姓,我更爱这竹杖芒鞋,它们比皂靴宝马更轻便、更好。仅一个“轻”字,便刻画出东坡那满身、满心的轻松来。关于“一蓑烟雨”,历来有多种理解,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似乎更应该看成是一种写意手法,词人化实为虚,既能让读者感到披蓑戴笠、烟雨蒙蒙,又让读者去体会那种渔樵江渚之上的逍遥惬意。这样理解也许到更确切。
抒情,冲淡平和。一切景语皆情语。所写之景,所状之物,均为所发之情服务。同时词人又是通过虚词和动词的巧用来完成的。“莫听”两字劈头而来,便将那些风风雨雨全部抛在一边。“何妨”“徐行”二词似在劝别人,实际是在劝自己:这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