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今存二千七百多首诗作。这些诗歌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针砭社会现实,表达济世之志。
苏轼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曾说:“论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事”(〈东坡先生墓志铭〉),在这种文学思想的指导下,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苏轼从小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进入仕途以后,他有心观察现实,体贴民情,在诗歌中给予了充分的反映。如《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厚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这首诗从汉和帝、唐玄宗时从交州、涪州进贡新鲜荔枝的史实,写到宋代各地官吏为讨皇帝的欢心,不惜耗费民膏民脂,劳民伤财,贡花献茶。诗中直接点到的“前丁”是宋代真宗时的宰相丁谓,“后蔡”,指北宋著名书法家蔡襄,“洛阳相君”,指曾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钱惟演。“今年”一句,则是直面当朝皇帝了,当时宋哲宗允许闽中进贡高级茶叶。苏轼对封建社会长期沿袭的这种陋风,给予了不留情面的批判,对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穷奢极欲的生活作了毫不客气的揭露,其敢怒敢批的精神,极为难得。 苏轼在四十多年的仕途中,在许多地方当过官,所以对百姓的疾苦、朝廷的弊政,有比较深切的体会,他把这些都反映在诗作中。如《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中:“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送黄师是赴两浙宪》中:“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吴中田妇叹》中:“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这些诗或是为当地的天灾使民不聊生而作,或是为朝廷沉重的赋税给农民造成的负担而作。
2.写景抒怀之作。
苏轼一生奔走四方,饱览各地风光,他说:“身行万里半天下”(《龟山》),“行遍天涯意未阑”(《赠惠山僧惠表》),因此也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他的这一类诗,是苏诗中美学价值最高的作品。这一类诗有一部分主要在于写景,抒发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前一首诗写杭州西湖的景色。一、二句分别从西湖的晴日、雨天,水光、山色来描绘,后两句拈出西子这个久有定评的美女来作西湖的喻体,受到了以少总多的效果,而且,西施本是吴越的女子,以她作比,也更亲切。这一首诗因为对西湖的美景作了准确而巧妙的描写,非常出名。杭州西湖因此得了“西子湖”的美称。后一首诗写望湖楼急雨,雨来时何其突然:乌云尚未遮住山头,雨点已经溅到船上;雨去时又何其迅速:卷地风来,云散天开,波平浪静。这里的景物充满了动感、灵性,表现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 另一部分诗作是在写景中寄寓苏轼对人生的某中感悟。如《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即景抒怀,寄寓了作者对人生无常、转眼人事已非的感喟。这种具有深刻哲理的感受,通过“雪泥”“鸿飞”这两种生动鲜明的艺术形像自然地表现。后来这两个比喻被人概括为“雪泥鸿爪”的成语而广为运用。再如《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由看庐山而难识其真正的面目,揭示了一个普遍的哲理:对复杂事物的了解,需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慈湖夹阻风》其五: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诗写航行中的感受。船行之中,难得有饱满的风帆。无风之时,也只能小心翼翼地渡过险滩恶水,人生与行船一样,哪里不遇上坎坷险阻呢?苏轼善于在日常的生活小景中,发现人生的哲理,并且引发人的思考。
3.抒发身世之感,展现人生态度。
苏轼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是他令人敬佩的是能够傲视苦难,终至超越苦难。他在被贬谪而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写下了很多抒发情志的作品。如“菊花开处仍重阳,凉天八月即中秋”(《江月引》),被贬岭南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二首》)。如《六月二十日夜度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已经年过花甲,在儋州(今属海南)度过了三年贬谪的生活。宋代的儋州非常落后,苏轼在这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但他始终不改一向乐观的态度。还把在儋州的经历,当作“兹游奇绝冠平生!”这表明他具有怎样阔大的胸襟和气度!
4.题画诗和评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