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子
1 下学期,学校把五年四班拆散,学生分到其他班,原来班主任改教历史。禾谷被分到五年六班,现在改为五年五班。 按个头排队,禾谷应该坐在后排,但周老师让他坐当中,在老师最佳视线内。 同学们都说周元培老师厉害,禾谷没见过周老师怎么厉害,既然大家都说他厉害想必是他厉害。五年五班课堂安静得很,掉根铅笔都能听见。守纪律的环境,厉害出名的班主任,像两根绳子把禾谷牢牢捆在座位上,他真个做到了雷打不动。 课程本来简单,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禾谷学习成绩直线攀升。 眼看着禾谷换了个人,周老师喜在心里,他买了纸和颜料,叫禾谷把教室布置一下。禾谷动了一番脑筋,抄一些名言警句,点缀上花纹图案,贴在门斗上和墙壁上。周老师看了连说好好,还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 六年级上学期,禾谷在班上已经是个小明星了,他各科成绩均属优良,其中最突出的是分析课文,可说是出类拔萃,段落大意、主题思想,他总能言简意赅地点到老师的心窝上。周老师教语文,发现他这一特长后,便频频点名叫他回答问题。后来故意先不让他发言,待别的同学发言后,再由他来补充或是更正。同学们印像,他的发言似乎在代替老师做阐述。 开学不久,禾谷入了队(少年先锋队),间隔不到一个月又让他当小队长。小队长的标志是一块夹层方布,白底上缀一条红杠。禾谷不好意思佩戴标志,周老师就在全班会上讲,所有中、小队长一律佩戴标志,这是纪律。禾谷从心底里拥护这纪律,有了这纪律他佩戴小队长标志就不算是显摆了。 周元培老师搬家,不出辛家屯,从前街搬后街,也就不必请人,随便点了几个学生帮助,其中有禾谷。这是老师对他的赏识。他边搬东西边胡思乱想:如果周老师每个礼拜搬一次家该多好啊! 这年,禾谷十二岁,在短暂的人生记忆中,他初尝了被重视的滋味,如果说禾谷童年的精神世界是暑夏的连阴雨,那么周老师给他带来了难得的阳光。但是,禾谷怕回家,每当踏进家门,他心绪便一落千丈。 禾谷和二林同在五班,不属同一学习小组,在学校他们联系不多,惟有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方可看见二人结伴的身影,品味出往日形影相随的余韵。 秋末冬初,天还不算冷,日光却是明显地短了,放学时天就擦黑了,到下屯时对面来人已经辨不清面目。 禾谷推开房门,迎来一片昏暗。自己的家,哪是锅台哪是门槛闭着眼也能闪开,于是他从昏暗走入更深的昏暗。 炕上蜷着一团黑影。黑影里传出母亲的声音:放学了?禾谷嗯了声,放下书包,撩起炕席伸手摸索。他问,洋火呢?母亲说,炕席底下没有么?他说没有。母亲想了想说,在锅台上。 点着油灯,用火柴杆拨了拨灯捻,落下几粒灯花,灯火便亮了。 母亲说,饭在锅里,你吃吧。禾谷就盛饭吃饭。母亲又恢复呻吟。饭是高粱米粥,菜是咸黄瓜,最充足的佐菜是母亲的呻吟。饭是禾谷姐姐做的,做好了这边的饭她又去做自己家的饭。饭做得太早,也就不怎么热了,禾谷是不忌生冷的年龄,吃这种饭倒也可口,只是由呻吟伴着那味道就不香甜。俗话说虱子多不咬,账多不愁,母亲隔三岔五犯病,禾谷的感觉也就钝了。 禾谷吃完饭,母亲的呻吟大发作,她把枕头抵在胸口,哎哟哎哟地喊个不停。哥哥终日在外奔波,有时回来住上一两天又走,母亲一犯病,禾谷便束手无策。 因是农闲,村里请来个说大鼓书的先生,每天晚上说《薛仁贵征东》。现在大柳树前的空地上已经有人摆上板凳、石块、砖头占座位了吧?三狼他们正在围绕大柳树玩呢吧? 母亲说,把面起子拿来。禾谷就找来盛苏打的瓶子,往母亲手上倒。母亲说,不够。禾谷再倒。倒了有一把,母亲说,行了。禾谷又端来半碗水。母亲喝下面起子后安静了一会,也就一会,又哎哟呼哟地叫起来。 院落一半是幽暗,一半是白光,幽暗是东墙的影子,白光是月色。月亮升得老高了,薛仁贵到哪了? 田张氏疼得呼爹喊娘,身子压着枕头在炕上拉磨(打转转),她渐渐支撑不住了,便伸长脖子拼命地大喘气。喘过气之后,又开始新一轮嗷叫。 十二岁的禾谷是可以感觉到沉重的,但还不能深刻理解沉重,因此他不可能终日背负沉重,而只有当沉重摆在他面前,他才体味到沉重的真实。 田张氏喊老天爷呀,疼死我了,你别折磨我了,把我接走得了……她脑袋咚咚撞墙。禾谷爬上炕抱母亲,哭着喊妈。母亲断断续续说,找你姐……禾谷穿鞋下地往外跑。 冲到院子,禾谷与人撞个满怀,抬头一看是哥哥。禾青问,怎么了?禾谷说,妈……禾青赶忙奔进屋,喊:“妈,妈,你咋的了?” 禾青发现母亲病得不轻,不敢拖延,他叫禾谷守着母亲,自己出去找车。 过一会,禾青借来辆驴车。驴都入社了,借不出来,他就自己拉车。 禾青在车厢里铺条棉被,与禾谷一起扶母亲上车,又给母亲盖条被。禾青把辕套往肩上一搭,对禾谷说,你在后边推车帮。禾谷就手擎车帮。禾青说,走。禾谷就用力。兄弟二人一前一后上了路。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