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东人家第七章
|
香瓜中的佳品当属牙瓜,形状椭圆,青皮白道,色彩对比鲜明,白籽白瓤,口感清脆,甜得很劲道。后来人们在牙瓜基础上做了改良,取名稻香春,成为牙瓜中的上品,外观看不出大的区别,细看颜色略显柔和,皮不艮,指甲在瓜皮上划个道道,双手一挤就裂开。 香瓜第二大类是顶香红,头大尾细,绿皮上镶金色条纹,瓜头色泽艳丽,黄籽红瓤,瓜肉酥松,不费力即可掰开,远远地就能闻见扑鼻香气,口感脆爽,清淡中有一丝甜,甜中弥散着清淡,但缺少后劲,余韵不足。 除牙瓜、顶香红外,其它品类亦不少,但多属杂牌,形不成气候。 挤走卢林之后,禾青渐渐感到了压力,一改过去的潇洒,脑子里无时无刻不在琢磨一个钱字。香瓜是锦水农家的大产业,自然要关注。他做了一番考察,下屯周围十里八乡转了个遍,发现刘家堡有一家瓜园种了不少落地黄。瓜的色泽金黄,通体一个颜色,闻着特别香,拿着是软的,咬着是面的,吃起来还不如臊瓜,臊瓜长成了还酸中透甜呢,这种瓜吃着啥味没有。在农村,除了没牙的老人,没人吃落地瓜,小孩们爬(偷)瓜都不要。瓜没人买,熟了就烂,烂了就扔,园主人正犯愁,禾青来了。禾青问,我整车要多少钱?园主转了转眼珠说,3分钱。禾青说,3分钱,你卖金子哪?园主说,谁家金子卖3分钱?禾青转身要走。园主拦他说,别走啊,一买一卖,讨价还价,这不是常事吗?你给个价。禾青说,你要的太贵,我不好给你价。园主说,我要我的,你给你的。我要多少你别嫌多,你给多少我不嫌少。我要的不算,你给的不算,最后咱们商量好了算。禾青注视园主,频频点头,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势。园主说,光看我干啥呀,你倒是说话呀!禾青说,我给你1分。园主说,1分哪儿行,咋的也得给我2分啊。禾青说,2分,臭在我手上一车瓜得多少钱?园主说,1分钱太少了,摘瓜的工夫钱都不够。禾青说,咋也比扔了强啊!你来我往,最后商定1分5厘1斤。园主说,唉,1分5就1分5吧,今年这瓜就当我给你种的。禾青说,要那么说,我今年就当给你扛长活了呢。园主说,我寻死的心都有,兄弟别跟我逗闷子行不? 禾青借辆驴车,禾谷正放暑假把他也叫上,兄弟俩奔刘家堡趸瓜。因为头一次,禾青心里也没底,只装400斤。禾青说,这瓜稀软,半道上一晃指不定烂多少呢,再搭点吧。好不容易碰上个主顾,又是个大茬子,园主想瓜烂了也是扔,搭就搭,先把主顾拉住再说。于是又白送禾青两筐瓜。 趸稻香春最便宜也得6分钱1斤,贵的要8分,卖1角到1角2分,每斤毛利4分钱。禾青趸落地黄每斤1分5厘,开始卖9分钱1斤,卖剩三分之一时降到8分,最后剩下十斤八斤卖5分6分,园主白送的两筐瓜不计在内,平均每斤毛利可达7分钱。卖稻香春的瓜贩一般肩挑两个大筐,多说8、90斤。也有为数不多的瓜贩用手推车,那也不过200来斤。禾青用驴车,一趸就是几百斤,在1957年的锦水城里够不上独一份也可说是凤毛麟角了。别人趸百十斤瓜当天卖不完,第二天还得接着卖,来回一倒腾,多跑几十里路,瓜也不新鲜。而禾青的400斤瓜当天就卖完,里外一算,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驴车的轱辘是木制的,镶一层铁套,用铆钉固定着,空车拉着都特沉。禾青第二次趸八百斤,车起步就感觉出坠膀子。从瓜园出来沿着飞机场边沿走了3、4里,问题还不大。下屯村西的路不是真正意义的路,是在河滩轧出的车轱辘印,却又是去锦城的必经之路。过了河滩,路面硬了,可是车辙深了,车轱辘轧在窄窄的车道沟里,稍一偏轱辘就啃帮,等于老天爷给你刹了一下车,白费了力气不说,弄不好还要打个趔趄摔个跤。禾谷在前边用绳牵着,禾青在后边推着。禾谷脚底板发软,禾青膀子发酸。禾谷使足了劲也没有多大的劲。禾青自己的劲不够用了便觉得车沉,他以为车沉的原因是禾谷不用力。禾青一声接一声地喊,使劲!使劲哪!叫你使劲听见了没有?你耳朵聋啊!禾谷没有恒力,禾青喊一声他就往前猛扽一下,禾青就冷不丁地闪一下,禾青以为禾谷捣乱,就骂:操你妈的,你咋的啦?禾谷心说,我妈也是你妈呀……筋疲力尽,后边催命鬼似的催,催嫌不够还骂……禾谷就火了,把绳套一摔:你自己拉吧!禾青瞪圆了眼珠子:小兔崽子,反了你了!他脱了鞋,扬起鞋底拍禾谷。禾谷跑,他追。车还在路上停着,他不敢远追,就回来坐在车辕上赌气。气在身上窜来窜去,碰巧把哪根栓塞的经络打通了,他就跟禾谷说好话。禾青长这么大跟谁说过好话?没有。当年,父亲打得他吱哇乱叫他也没说过软话,这回跟弟弟说软话了。哥哥软了,弟弟也软了,兄弟俩再齐心协力拉车。 禾青做生意无师自通,挑选品种、讨价还价、对买主心理揣摸和经营场所选择自有一套。城里人没见过落地黄,闻着喷香,想必是瓜甜;他的瓜用车拉,肯定是自家产的,所以才便宜;他不油嘴滑舌撺掇你买,多一分少一分不计较,可以看出他为人本分,让人放心。 他每次称瓜秤杆子都打不住砣,打发买主欢欢喜喜地走。如果有人回家后自己再称一遍,该多少是多少分毫不差。找后账也没道理,凭啥让人家多给你?你看秤杆高高的,可人家并说多给了你多少啊。这样一来,也许极个别的人觉得这个小伙子油,但家里有秤的毕竟是少数,因此大多数人都感觉他厚道。 人们争相买他的瓜,至于回去发现并不好吃,下回不买也不要紧,还有别人呢,锦城几十万人何愁没人买?再说,一人一个口味,说不定有人觉得好吃,说不定有孝子专为孝敬老人呢! 禾青耍秤杆子特别纯熟,瓜往秤盘上一放,他口里立刻就报出斤两。其实他瞄一眼就知道多轻多重,秤一秤不过走个形式。而禾谷算帐又特别溜,禾青一报几斤几两,禾谷帐码也就报出来了,一点不耽误。买瓜的人多,如果你打发慢了,有不自觉的人便会不给钱溜走,有些人等不急也会换一个地方去买。有时闲下来禾青问禾谷,你帐码咋那么清?禾谷说,也没啥。禾青说,9分钱1斤,3斤7两多少钱。禾谷说,3角3分3。禾青问,你咋算的?禾谷说,先按1角算,3斤7两是3角7分,减去3分7厘。禾青说,你比会计还强呢。 买东西的人有主心骨的少,一般都随大流凑热闹,人们挑了禾青的瓜之后宁可等一会,却对一旁的瓜摊看也不看。紧挨着禾青卖瓜的小贩眼见自己的瓜好,偏偏人们不认,却争着买他的落地黄,气得直咽唾沫。可是,咽舌头也没用,没人买还是没人买。小贩见他货软,想顶他的生意才挨着他卖,最后还得蔫巴悄悄地走开。 早晨趸瓜,拉到城里天傍晌午了,可以赶上工人中午下班和下午上班,是下货的高峰。天傍黑,工人下班,又是一个高峰。正中午卖一些外乡进城来的散客,下午卖一些城里的闲人。两个下货高峰加一个正午、一个下午,瓜也就卖得差不多了。晚饭后再卖一会儿,街上人稀了再把车拉到车站广场卖。后半夜俩人靠在筐上睡一会,早晨再卖一气,一车瓜就全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景田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关东人家第七章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关东人家第六章 |
下一篇文章: 关东人家第八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