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公主的女儿

作者:赵大年[满族]

  


  张铁腿把余院长让到自己的木椅子上坐下,慌慌张张地又是倒茶、又是敬烟、又递扇子、又拧手巾把儿,足足忙乎了两分钟,却一句话也没说。其实,这个地方也没法儿说话,汽车司机出出进进,要车的电话铃儿响个不停,登门叫车的客人一个个心急如火,大着嗓门嚷,还直劲敲打玻璃窗子……余院长无可奈何,只好也大着嗓门儿向张铁腿说明了来意,约他有空时再谈,说罢就走出了这间小屋。张铁腿一听说儿子也被提拔当翻译,更认准了余院长是全家的大恩人,怎能让他白跑一趟哩!于是,张铁腿也使用了权力:临时指定一名中年司机代替调度值班,又抓了一名青年司机开上了小汽车,迅速追上余院长,请他上了车,几分钟就开到了自己家门口。
  “你就在这儿等着,别揽活儿!”张铁腿对青年司机交代一句,立刻把余院长请进了自己家中。
  这儿也是一所大杂院,张铁腿一家3口住着两小间北房,归置得整整齐齐,倒也显得宽绰、干净。可是怎样招待这位恩人院长呢?精明能干的老伴儿昨夜就不在家,还能做出什么拿手好菜来吗……对,吃面条儿!张铁腿一生之中最重视的事情就是吃饭,而且自认为最好吃的佳肴就是过水面,因此,他二话没说,点燃煤气灶就动手和起面来。
  余院长饶有兴味地看着这位不会说话的老实主人,瞧他和面多么带劲儿,擀面多么熟练……而且,也许,哎呀呀,此人就是我掌上明珠的公公哩!想到此,他把外衣一脱,袖子一挽,夺过刀来就动手切面,“啪、啪、啪”,刀法娴熟,面条儿切得不宽不窄,乐得张铁腿哈哈大笑起来!
  “老兄!咱吃什么面?”余虎问道。
  “院长!肉丁炸酱过水面。”
  “有酒吗?”
  “65度二锅头!”
  “下酒菜呢?”
  “凉拌黄瓜大蒜瓣儿!”
  “你家里还有啥?全抖露出来!”
  “还有田村的臭豆腐……”
  “好!新侨饭店也比不了!”
  没过一刻钟,老哥儿俩四两白干落肚,彼此老张老余地叫着,进而兄弟相称,全都打开了话匣子,毫无拘束了。
  “老兄,我是侦察员出身的呀,在你家里,比在人大会堂都舒服!”
  “好嘞,我一不拿你当首长,二不拿你当恩人,要问我的祖宗三代,你有啥话只管问吧!对你,我信得过!保证竹筒倒豆子,一粒儿不留。”
  嗨嗨,谁说张铁腿不会讲话?他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儿!谁说张铁腿没有文化?他讲的典故全都经得住历史学家推敲考证哩!下面就是张铁腿讲的一段家史:
  1949年初春,解放军已经严密地围困了北京城。傅作义的20万军队,既断了从天津出海的水路,又绝了从居庸关北退绥远的陆路,和平解放的结局正在酝酿之中。一个寒风凉冽的夜晚,黄掌柜的家里,一出悲喜剧也正在酝酿之中。
  这位黄掌柜的,名叫黄允中,当时48岁,带着3个徒弟,在东四牌楼附近独立经营着一个修理电瓶的小铺面,偶尔他也敢修汽车。当时的北京,汽车并不多,而且全是外国造,美国车居多,英国车次之,其他外国汽车也都有一些,牌子极其杂乱,堪称“万国牌”。那时修理汽车有3大难题,一是很少人懂得发动机原理及机械构造,即使找到几本说明书和修理手册,也不懂外文,那懂机械和懂外文的人,又有谁肯当这苦力般的修理匠呢?二是没有汽车零配件,一辆汽车,少说也有上千种零件,而各个国家、各个公司、各个牌号的汽车,那零件的型号(规格、尺寸)又各不相同,不能互换,即使是大资本家,也不敢贸然进口大量零配件,谁也不知道到底该进口哪些品种!三是没有修理汽车的专用工、卡、量具,就是通用的游标卡尺和千分尺都极难买到,买到了也不懂修车工艺。其实,北京城历来是一座消费城市,没有什么工业,也就没有工业技术人材,直到解放前夕,连最普通的滚珠轴承、铅丝、洋钉都不能制造,哪儿来的技术工人修汽车哩!不过,话说回来,偌大一个北京城,真的坏了汽车就没处修吗?也不尽然。会修汽车的人材虽然少,也还有一些,黄掌柜的就是一个嘛!
  黄掌柜的并不姓黄,只因为他是满族、旗人,而且是正黄旗,才在辛亥革命之后改名易姓叫做黄允中的。姓黄,大概是纪念正黄旗?允中,大概是对共和制表示宽容的意思吧?黄允中不愿意对外人讲自己是旗人,因为怕受汉人欺负。汉人是否欺负满人?暂且可以不谈。不过有一个最新的佐证,倒很惹人注意:颇有名望的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直到打倒“四人帮”之后的1980年,才公开承认自己是满人。有人问他为何早不说呢?他的答复是怕受汉人歧视。这可是登在《北京晚报》上的消息,大概不会错。
  黄允中不仅是正黄旗,还是皇室宗族的后裔。他父亲是追随“李中堂”李鸿章办洋务的人,或可说成是中国最早的买办之一。黄允中的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在欧洲,主要是在伦敦,所以不费力气地学会了一口地道的英语。辛亥革命那年他才10岁,虽然宣统皇帝下了退位诏书,可是袁世凯等北洋军阀却仍然需要办洋务的官员,他父亲便没有“解甲归田”。后来,他父亲死了,20岁的黄允中还当了3年驻英公使馆的雇员哩。此时,他学会了驾驶汽车。这以前的事情,他虽不愿说,但还是对妻、孩子说过;这以后,他倒运回国的事情,可就连家人也不肯告诉了。
  黄允中回到北京之后,如何独立经营起这家修理电瓶和汽车的小铺面,那繁琐的经过,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自幼生长在欧洲,那种八旗子弟无知无能的腐败习气,确实比较少,这才是他能够自食其力、支撑门面的关键。他懂英文,会开车,加上生活逼迫他非刻苦钻研不可,这就具备了自学修理的基础。20多年的经验积累,使他变成了敢修各种杂牌汽车的强手,在同行业中,黄掌柜的誉满全城。没有专用工具,他自己做;没有测量仪器,他用眼看、用手摸,比如曲轴、缸筒、活塞、连杆,平不平?圆不圆?光洁度是几个“花”?装配间隙几个“道”儿?他都能看出来,摸出来。他没有千分尺,同行们都说“黄掌柜的有千分眼、千分手!”没有零件怎么办?他的绝招儿是修复旧件,特殊情况也能自制新零件,全凭“手抠”!也就是全凭那特级钳工的手工活儿解决了车、刨、铣、磨等各道工序。
  黄允中25岁的时候,从护城河里捞上来一名投水自尽的妓女。背回家中精心料理,把她救活了。妓院老鸨儿寻上门来,他又拿20两银子为她赎身,而且毅然娶她为妻。为什么吃洋面包长大的黄允中,对一个下贱的妓女如此多情呢?原来这个妓女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她也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叶紫云。她原本也不姓叶,而是满族当中赫赫有名的叶赫那拉氏的后代。她小时候,在亲王府的锦绣簇中,被人尊称为“和硕格格”,这是满语,用汉语来说,就是亲王的女儿,金枝玉叶的公主。她被黄允中从水里捞出来那年,整20岁。虽然受尽了非人生活的煎熬,但那端庄的额头,秀丽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嘴薄唇,仍然保持着叶赫那拉氏的特征。惺惺惜惺惺,同是破落贵族的黄允中,决心搭救叶紫云,而且尊重她,爱护她,还订下了一条夫妻协议:头胎姓黄,二胎姓叶。黄皇同音,叶更是叶赫那拉氏的顶头字,以此暗中纪念高贵的血统,这也是满清王朝遗老遗少的一种莫名的衷肠吧。于是,若干年后,便产生了黄秋萍和叶绿漪这两个美丽的名字,两位公主的女儿,两个相貌出众的布衣千金。
  听到这里,余虎差点儿惊奇得跳了起来!嗳呀呀,这次对未来的亲家的采访尚未结束,却提前私查暗访出一位连襟大哥来了!按照他这个老侦察员的习惯,本应立即厮认这门子至亲的;可是,天下的事情总是复杂的,连妻子叶绿漪本人都讳莫如深的这门亲戚,我怎能当场拆穿西洋镜哩!何不与妻子商议之后,再由她来认亲戚呢!对呀对,32年都等过来了,为啥等不得这两三钟头?又何必现在就打断张铁腿的故事呢?让他往下讲吧。也是按照余虎这个老侦察员的习惯,继续“深入侦察”,就不动声色地听了下去。
  黄允中虽然独立支撑了一个小铺面,而且还敢修汽车,但毕竟本小利微,直到临解放时,也没有爬到资本家的地位;解放后被定了个小业主的成份,倒是十分恰当。他从自身的经验里,懂得了“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的道理,所以叫大女儿黄秋萍学成了一名裁缝,又硬挺着供二女儿叶绿漪上了女子中学。说他硬挺着供女儿上学,一方面是筹措学费十分困难,特别是临解放的这几年,国民党的法币不断贬值,通货膨胀,学费跟着物价一齐飞涨,从法币而关金,而银元券、金元券,几次“币制改革”(老百姓说是蒋光头“鼻子该割”!)统统是蒋宋孔陈转嫁经济危机的毒辣手段,嫁祸于民,包括黄允中这个小业主,也在劫难逃,店铺几乎破产倒闭。“千万甭去考高中啦!”家庭主妇叶紫云发话了,坚决反对小千金继续升学,也实在是交不起那“实物学费”——半年学膳费要交白米11担,或者洋面20袋!黄允中何尝不知柴米贵?10斤法币钞票难换10斤米。但他这个在严酷生活中明白过来了的八旗子弟,深知“弱肉强食”的世道,仍然硬挺着叫他最心爱的小女儿继续升学,不惜借用高利贷。于是,家庭矛盾白热化了,患难夫妻反目相争了。
  “二妞儿再上学,全家都喝西北风!”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不能叫孩子在身后骂我一辈子!”
  “女孩子,上学有啥用?”
  “正因为是个女孩子,没学手艺,再不念书怎么行?难道叫她也学着你去跳护城河吗!”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听了“跳护城河”,叶紫云的悲愤、羞愧伴随着哭骂一齐爆发,夫妻之间大吵大骂了两个钟头,把那多年来掩盖着的伤疤又揭开了。结果是叫两个女儿都知道了妈妈当过妓女!
  叶绿漪缀学半年,在父亲的极力张罗下凑齐了20袋洋面,交了“实物学费”,才又插班上了高中。可是物价继续飞涨,以致理发师傅都要先收钱后剃头,而且收了钱之后还要先去买小米,然后再剃头,否则,要是先剃完头再去买小米,那米价可就又涨了一半!在这种情况下,黄掌柜的带着徒弟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修好了一辆福特牌小轿车,按照半个月以前讲好的修理费去取了钱,回来只够买3升小米!连饭钱都挣不回来呀,他只好淌着眼泪,打发了徒弟,“各奔前程吧!”再也不敢修汽车了。祸不单行,国民党青年军二0八师的一个军官,指名叫黄掌柜的大修一辆美式吉普车,吓得他连夜逃到西直门外,跟一帮拉排子车的人力车夫混了半个多月,才避开了这宗“生意”。从此,为了养家糊口,正黄旗的“贝子”黄允中,也拉起了排子车。
  家庭生活更艰难了,为了减少一份“嚼谷”(口粮),黄允中把大女儿黄秋萍嫁给了也是龙子龙孙的排子车夫张铁腿。自此,成天为柴米油盐发愁的内掌柜叶紫云,就拿小女儿当了出气筒,三天两头骂个不停,什么“小姐身子丫头的命”啦,“高中毕业也是给人家当花瓶”啦,甚至“还不如趁早跳了护城河哩!”这后边一句话,出自母亲之口,是女儿最难以忍受的!在这个家庭里,“护城河”有着特定的含义,挨这个骂,比挨打都难受。
  小公主与老公主之间的裂痕日渐扩大了,现代语言叫做“代沟”,当时的裂痕就是“护城河”。叶绿漪唯一的希望,就是早点念完高中,早日脱离这个家庭,远离这个当过妓女的母亲。
  解放军围城的炮声终于传进了市区。市民当中,高兴的、害怕的、发愁的、造谣的,各种人都有。谣言之一就是那恶毒的“共产共妻”,这种谣言曾经被躲进城里来的逃亡地主传播过多年,有人不信,有人信。如今炮声在耳,对此最担心的莫过于家中有大闺女的父母了。叶绿漪这年刚满16岁,端庄的额头,清秀的眉眼,高高的鼻梁,小嘴薄唇,而且已经开始发育了,怎能不令父母提心吊胆呢!在叶紫云的心目中,“共产党也是革命党”,她虽然从未接触过共产党,但她认为八路军与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大概差不多,她16岁的时候,就是被冯玉祥的大兵从王爷府里赶出来的,流落街头之后的遭遇,她是想也不敢想啊……大凡一个人的经历,总会左右他的思想。现在,叶紫云在心惊肉跳的苦思冥想之后,急切地对丈夫说:“赶紧给咱二妞儿找个主儿吧,这孩子识文断字,心气儿高,要真有个磕磕碰碰的,非跳护城河不可!”
  苋允中也没了主意。他对孙中山的革命党,虽然还说不上怀恨在心,却也是耿耿于怀。到底也是这些革命党推翻了满清王朝,叫他这“黄带子”世家倒了门楣,断送了他自己办洋务的前程啊!其实,他自己当时在国外,压根儿没有见过革命党,正像如今在城里,压根儿没见过共产党一样,不过,不过……凡是汉人的党,都不会得意满人,凡是革命的党,也都不会轻饶皇室子孙吧?(他读过一本书,讲的就是法国末代皇帝路易十六带着情妇上断头台的故事!)这,这……犹豫再三,他还是赞同了妻子的见解,决不能叫心爱的二妞儿、龙血凤髓的布衣公主,再去跳一次护城河!于是,他紧急地在排子车夫当中选第二位“附马”了。
  听到这儿,余虎吃了一惊,暗自思忖:黄允中真的选到第二位“附马”了吗?要是那样,我余虎这位“附马爷”可往哪儿摆呢!刚觉着好笑,又听见张铁腿往下说了:
  后来,叶绿漪听见了风声儿,就躲在学校里不回家了,眼睛哭成桃儿一样,姐姐来叫好几遍,就是不回家。叫人揪心的是,连大年三十儿除夕晚上,也没回家吃团圆饭。叶紫云首先着了慌,也顾不得吉利不吉利了,哭声嚷了起来:“别忘了!这年根儿底下,正是女孩儿投河跳井的时辰呀!”黄允中也真的急了,带着大女儿和大女婿,年也不过啦,打着灯笼找遍了女子中学的每一个犄角旮旯,又问遍了每一个亲戚朋友,还是没有找到他最心爱的二妞儿。黄允中没白天没黑夜的四出寻找,内火外寒,大病了一场。当母亲的叶紫云更是昼夜流泪,骂自己,打自己,后来又一口咬定:“二妞儿准是跳了护城河!”
  解放大军开进北京城,这座古都终于和平解放了!黄允中大病初愈,就又到处打听女儿的下落,仍然毫无消息。后来,他听说、也亲眼看见许男女学生参了军,随军南下,解放全中国去了。他心中忽然产生了一线希望:我的二妞兴许也参军啦!我的二妞儿识文断字,知书达理,有文化,就不会寻死!可见爸爸没有白供你上高中啊!……
  解放军进城以后,风餐露宿,秩序井然,买卖公平,秋毫无犯。非但没有“共产共妻”,反而救出了成千上万的“烟花女儿”,还给她们安排了工作;非但没有期负满人,反而帮助黄掌柜的重新开张营业了!所有这一切,都是黄允中夫妇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亲身所受,一种惭愧和自责的心情,使这公母俩深深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小女儿!
  “二妞儿,是妈妈不仁,逼你跳了护城河!”
  “二妞儿,是爸爸不义,没供你上完高中你就当了女兵!”
  一年、两年、三年,每逢腊月二十八,小女儿叶绿漪生日的时候,黄允中夫妇都要背着对方说几句忏悔话儿;黄允中还要专门跑到北海“仿膳”去买一盒大拇手指头肚儿大小的栗子面窝窝头,摆在桌上,等二妞回家过年,一块吃顿团圆饭!而这种栗子面捏的小窝头,二妞儿有生以来只吃过一次,还咂巴着小嘴说过:“真香!真甜!能记一辈子!”黄允中亲口答应过,在她高中毕业的时候,就是当了棉袄,也得叫二妞儿再吃一次栗子面的小窝头哩!……
  五年、七年、十年,再过腊月二十八,做父母的可就硬压着心尖儿不再想这个小女儿了。一丁点儿音信也没有,黄允中也开始相信老伴儿关于“二妞儿跳了护城河”的判断了……

首页 2 3 4 5 6 7 8 9 10 尾页


 

 

 

相关人物

陈建功  陈鲁民  陈忠实  关沫南  公刘  黄蓓佳  黄宗江  金江  金珠玉  刘成章  刘震云  雷抒雁  雷达  路遥

相关文章

北京的项链   大白菜是一宝   慈善心   过大年   景慧小学   老也看三国   夸夸猪   榴火   生肖杂谈   米线“过桥”   当休闲成了一门学问   广告春秋   火柴春秋   虐猫   散文-过年的喜兴   散文-九寨蓝   散文-还要节约   散文-飞机背后有故事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