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榴火

作者:赵大年

  我们参加云南蒙自县石榴节的作家们要回京了,县长请吃早点,每人一大碗过桥米线,热辣辣的,唇齿留香,权作饯行宴会。驱车北上昆明的途中下起了小雨,热情相送的县作协主席说“石榴要笑了。”这话乍听不易懂,他又解释,“开口笑!”还是不懂。其实,王维1000多年前在《田家》诗里就说过,“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原来,这时节的石榴已经成熟,再淋雨,外皮就会绽裂。王维说的“红榴拆”就是开口笑,乃田园一景。而全国最大石榴产地蒙自的果农,却是早早地就给每个石榴都套上塑料袋,防虫又防雨,不让它开口笑,才便于运输和保存。他们此时正忙着采摘,装箱装车,汇成许多石榴站,石榴街,数以十万吨计的甜石榴要远销海内外呀。
  这是个千年话题。一场秋雨,淋得石榴开口笑,引发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也促使当代果农给亿万个石榴戴套。王维的盛唐可没有这么多石榴,不会远销海外,也没有塑料袋,石榴要笑就笑吧,开口笑更好看!今天蒙自的石榴已是名牌商品,要坐车坐飞机,参与市场竞争,不可搔首弄姿,笑也不露齿,以保持名牌之尊荣。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的《咏石榴花》也是从好看出发,只可惜此类“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景色,意境虽好,却是开花太少,果农听了,岂不要大呼减产么?也许这就是作家与农家的视角差异吧。苏轼的诗句“榴花开欲燃”,曹伯启的“榴火发诗愁”,虽然说的是石榴开花红似火,却同样是从好看出发的。我无意批评千年以前的诗作,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蒙自甜石榴这个品牌。
  解放前,北京市民小康之家的四合院,独门独户,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洋车、厨子、胖丫头”。那石榴树是种在大花盆里的,开花好看,也结好看的小石榴,却酸得不敢吃,只为观赏,且取其“多子多福”的吉祥意思而已。我出生在这样的四合院里,从小就知道石榴好看而不好吃。此番品尝蒙自的甜石榴,惊喜交加,没敢摘大个的,中等个儿也有半斤重,而且皮薄,如橘皮,粒儿大,比蚕豆,汁多核小像葡萄,不必一粒一粒地吃,可以大口咬!谁若将它比作红宝石、白珍珠、黄玛瑙,那就真是满口的琼浆玉液了。三生有幸呀,年逾古稀,识此仙品。
  蒙自乃滇南重镇,我们参观新安所万亩石榴园,一望无垠的绿树红灯笼,大开眼界。新安所,屯兵之所也。红土壤,小盆地,亚热带气候,雨量丰沛,波斯石榴在此繁衍。元朝把石榴树分给戍边官兵,经营700多年了。1986年此地有石榴数千亩,鲜为人知。开发西部的号角吹响,政策优惠,道路通达,人心振奋,优化品种,扩大种植,今天新安所的万亩石榴园实际上有4万余亩,周围还有6万余亩属于别的乡镇。10万亩石榴开花是何等鲜艳?彝族、哈尼族果农人均年收入8000元是何等喜悦!蒙自被命名为中国石榴之乡,是农业旅游示范点,过桥米线的故乡,西部最具特色的城市,何况她还拥有丰富的银、铜、锡、铅、锌、煤宝藏哩,来吧,这里地广人稀,物华天宝,招商引资,前途似锦,正是“榴花开欲燃”!

 

 

 

相关人物

陈建功  陈鲁民  陈忠实  关沫南  公刘  黄蓓佳  黄宗江  金江  金珠玉  刘成章  刘震云  雷抒雁  雷达  路遥

相关文章

北京的项链   大白菜是一宝   慈善心   过大年   景慧小学   老也看三国   夸夸猪   榴火   生肖杂谈   米线“过桥”   当休闲成了一门学问   广告春秋   火柴春秋   虐猫   散文-过年的喜兴   散文-九寨蓝   散文-还要节约   散文-飞机背后有故事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