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米线“过桥”

 作者:赵大年

  早就听说过桥米线是云南的美味!孩提时候,记吃不记打,听家父和友人谈笑,说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从长沙徒步走到昆明,十分疲劳,只要吃一碗过桥米线就能精神焕发。此事我记了几十年,一直没机会亲口品尝,但却是一步一步向它靠近。
  在成都,偶然看见饭馆有“绍子米线”的招牌,当即停车,不是吃饭的时间也来上一碗,边吃边问边研究。米线者,米粉也。大棒骨熬高汤,再浇一勺红油肉末——川话叫绍子。我告诉老板娘,“绍子”写错了,应该是“臊子”,她笑而不答。再问这“米线”是不是云南话?她的回答是“两块钱一碗”。
  到西昌看火箭发射,朋友请我吃砂锅米线,大喜望外。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砂锅米线也许是彝族的传统佳肴;一人一口烧热了的砂锅端上桌来,锅边的汤水还在咕咕冒泡,锅里有米粉,更有大薄片儿的老腊肉、蘑菇、木耳、金针、蚕豆、葱蒜、辣椒,吃得满头大汗,精神焕发,自认为距离过桥米线已经不远了。
  到丽江旅游,终于有了吃过桥米线的口福。一人一只高庄的陶瓷罐,长筷子,长把汤匙,形态古拙,罐内的食物却与砂锅米线差不多。只是问不清“过桥”二字的含义,有人说它是地名,也有人说,正宗的过桥米线在蒙自,去那三百年老店用餐必须过一座小桥,因而得名。
  今秋随作家采风团来蒙自县参加石榴节,吃正宗过桥米线的愿望得以实现。蒙自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滇南重镇。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曾在此办学,闻一多、朱自清等教授肯定是吃了过桥米线的。但那三百年老店却找不见了。县长笑着说,过桥米线已是著名品牌,到处都有,北京就有五家。作协主席说,相传最早的米线店铺很小,在一座石拱桥西头,它的汤锅设在桥东头,锅里熬着滚烫的鸡汤,伙计把大碗鸡汤端过桥西,依然滚烫,全靠汤面一层浮油,像盖着盖子一样保温——这碗热汤,犹如北京涮羊肉的火锅,能把肉片烫熟。说着,我们便在正宗而宽敞的餐馆里领略这风味美食了。
  先是每人面前摆上十小碟,主人一边介绍,我们跟着辨认。有精薄的鲜肉片、云腿片(云南宣威火腿是贡品)、玉兰片、牛肝菌、鸡枞菌、竹蕈、熟鸡腿、豌豆苗、金针、紫姜,另有几样摆在桌子中间,随顾客口味选用,有红辣椒、炸蜂蛹、芫荽、葱花、笋尖、则儿根(鱼腥草),酱、醋、盐,自然还有一碗一碗的熟米线,好比北京炸酱面的白坯儿,随意。此时桌面已经摆得满满的,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主人问道,请大家猜猜看,还缺一样什么?我说:“大碗的热鸡汤!”他笑了,“不,只缺味精,难道还需要味精吗?”把我们也逗笑了。
  高庄大碗的热鸡汤上桌,先烫肉片,再请各路鲜货加盟,倒入米线,搅一搅,就可以开吃了。汤面不冒热气,还被那层薄薄的鸡油盖着。县长说,上海女士不敢吃,怕油腻,纯属误会。我说误会不难解除,这层薄如纸的鸡油,既可使鲜菌、鲜菜入味,富含的多种维生素便于吸收,又可以使女士的眼睛、皮肤、秀发更加亮丽,超过补药和化妆品的作用,为什么不敢吃呢?放心吃吧,这是天然美味,绿色佳肴,餐后定会精神焕发,唇齿留香,回味绵长。(北京晚报2006-10-28)

 

 

 

相关人物

陈建功  陈鲁民  陈忠实  关沫南  公刘  黄蓓佳  黄宗江  金江  金珠玉  刘成章  刘震云  雷抒雁  雷达  路遥

相关文章

北京的项链   大白菜是一宝   慈善心   过大年   景慧小学   老也看三国   夸夸猪   榴火   生肖杂谈   米线“过桥”   当休闲成了一门学问   广告春秋   火柴春秋   虐猫   散文-过年的喜兴   散文-九寨蓝   散文-还要节约   散文-飞机背后有故事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