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杂谈
作者:赵大年
中国为什么有十二生肖?原来,夏历纪年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出甲子年、乙丑年……我国书画家至今喜欢沿用。传说这种历法始自黄帝,干,就是树干,支,就是树枝,可见先民与林木关系密切,“森林是人类的摇篮”。十二生肖古称十二属,就是把地支的十二个年份划分给十二种动物: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因此你出生在龙年就属龙,虎年就属虎。这有文字记载,汉朝王充在《论衡》里就提到十二属,梁朝的沈炯还写过十二属诗呢。
就像以树干和树枝比喻天干、地支一样,把十二个年份归属于十二种动物,说明人类与自然界的动植物有着共生共存的关系。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先哲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学说,天,就是自然界,人类与万物都是大自然和谐的组成部分。这个学说既古老又先进。两千多年以后,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经历了万千次惨痛的教训,中外学者才重新重视和研究“天人合一”。20世纪末,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大会上,一百六十多个国家终于达成共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只有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建设和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先人敬畏大自然,以日月山川、龙凤虎麟为图腾,皇帝是“真龙天子”,军队是“虎将貔貅”,民间甚至把古树、刺猬、蛇和黄鼠狼也视为神。现代,一些国家仍把狮熊鹰雕作为形象,画入国徽国旗。选国花、市花更是普遍现象。可见人类崇敬大自然的心情由来已久。
人类也要回避和减轻自然灾害。我国古老的传说“大禹治水”,采用疏通而不是堵截的方法,符合自然规律,获得成效。而“精卫填海”,虽然精神可嘉,实际上却办不到,是带悲剧色彩的神话。东晋陶渊明说精卫鸟叼着石子和小树枝去填东海,“良辰讵可待?”深表惋惜。清朝黄垍认为,“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为之在人,成之在天”,说的是不可超越自然法则。当代也有“人定胜天”、“征服自然”、“战天斗地”、“修理地球”等违背自然规律的豪言壮语,“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那还了得!君不见唐山地震,印度洋海啸,抖一下就是几十万人伤亡啊。
十二生肖好啊,每人有一个动物属相,把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表达得多么亲密,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西游记》里的龙马猪猴,《聊斋》里的小狐仙,媒体的《人与自然》、《动物世界》,乃至多种宠物,都是我们可爱的朋友。人为万物之灵,灵就应该懂得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猪年来临,人们争说猪的好处:猪为六畜之首,猪圈是农家的有机肥料厂。国人养猪已有七千年历史。我这四口之家,也有分工,我属羊,上山吃草,小女儿属牛,下地耕田,都不顾家;幸好老伴和大女儿属猪,哈,家有双猪,操持内务,亲情互助,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