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公主的女儿

作者:赵大年[满族]

  

  
  “叮铃铃,叮铃铃!”张兴陪伴着母亲,来到丁字胡同东口的大红门前,揿响了电铃。
  黄裁缝今儿早上虽然又朝儿子询问了一遍叶处长的年纪、身材、模样儿,心中暗暗感到八九不离十了,却还是留有退身步,只对儿子说是来“感谢领导”的。张兴明知领导上班去了,但他猜想,妈妈提前来的意思,多半是要干点杂活儿,先取悦于人,就像妈妈常说的“欲趁公婆意,先请小姑尝”,所以也就未加阻拦。
  “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电铃响了两遍,还是没人开门。足足等了五六分钟,张兴习惯地在衣兜里摸了一阵,记起自己那把开大门的钥匙今早已经交还给叶处长了——这是大红门的规矩,领导上已决定更换司机,张兴自然就变成外人了,便从衣兜里掏出一张英文版的报纸,读完了一段关于青年人不可浪费光阴的短文,心中急躁,再伸手去揿电铃时,却被妈妈拽住了胳臂。
  “改天再来吧!”
  “怎么?您大老远的……”
  “事不过三。这电铃不能一气儿连着响三遍!兴许人家有事儿不见客,兴许人家……咱是北京人,要讲礼貌!”
  张兴一撇嘴,还是揿响了第三遍电铃。然后说:“准是刘妈买菜去啦,只有那个丫头在家。”
  黄裁缝一惊,差点捂住儿子的嘴,低声纠正道:“说话留点神,这年月哪还有……是小姐在家吧?”
  张兴点点头,说:“按您的习惯来说话,就是先生、太太还没下班,只有小姐这只赖猫一人在家睡懒觉哩,不多揿几遍行吗?”说着他又揿了一次电铃,而且揿住不撒手,让它响了半分钟。
  “谁呀?吵死啦!”大红门里面传出了一位少女抱怨的叫喊声,然后是门上铁活的叮声。“推呀!”命令声。
  张兴用力推开了这两扇沉重大门的一半,也抱怨道:“你就不会开小门呀?”
  “嘻嘻嘻……”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在大门洞里响了起来。这是赖猫小姐在笑,她笑弯了腰,所以黄裁缝至此还没看见她的脸,准备好的问讯礼也没法施。小姐笑个什么劲儿呢?显而易见,这扇沉重的红漆大门上,确实开有一扇人行小门,只要一拧那弹子门锁的开关,便可轻易地打开;然而小姐却是个糊涂的赖猫,避轻就重,叮啷咣的半天才拽开大门扇上生了锈的铁插关,还得命令别人从外边推门!这事儿是可笑,但也不至于笑得前仰后合、弯腰岔气儿的呀,嗯,阅历深广的黄裁缝似乎瞧出了些许儿名堂,小姐冲谁笑呢?嗯!……
  小姐终于笑完了,抹去笑出来的眼泪,雨过天晴,脸蛋儿上还残留着两片红云,开口就问:“小张,你考得怎么样?”
  张兴考得很好,极好,英语专业的笔试、口试、翻译、作文样样都好,特别是一道政治题,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他听外祖父黄允中讲过多次,考试时胸有成竹,用英文笔答,得了满分。但他此时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摇头不算点头算,你呀,点头就是80分呗!爸爸到考场看你了吗?我委托爸爸一定到考场去看看你,给你吃个定心丸嘛!”这位小姐,到这时候也没看黄裁缝一眼,好像大门洞里根本就没有这个人似的。同样,她所说的“爸爸”,当然是她自己的爸爸,是这座大红门里边的爸爸,是当院长的那个爸爸;谁也不准误会成张兴的爸爸,或者黄秋萍的爸爸,尽管他二人也有爸爸。这位小姐,不论跟谁说话,只要提到她引以为荣的父亲时,张嘴就是“爸爸”,绝不肯说“我爸爸”,或者“我的爸爸”,这是某些高干子女特有的一种文法,含义可深啦,如果不是说她有着“旁若无人”、“气吞山河”的气概,至少也有着气吞别人爸爸的习惯!
  但是,小姐却是一番美意,别冤枉她,她丝毫没有瞧不起张兴的意思,相反,她还特别关心自家汽车司机的前途哩。张兴这个高中毕业就插队,插队3年就参军,参军3年就入党,入党不久就复员当了小车司机的青年,根本没有读过大学,却参加了大学生英语专业的毕业考试,确实仰赖余院长的推荐和安排,也是承蒙余小姐对爸爸的督催,余院长才百忙抽身,亲临考场看过张兴,并且鼓励他“别慌,沉着冷静才能打胜仗!”但是张兴现在却没有回答小姐的问话,只是再次轻轻点点头,心里却在骂:“丫头!爸爸到考场看我没有?你爸爸可不是我爸爸。我爸爸是蹬三轮车的张铁腿,他的腿再硬,也踢不开考场的大门呀!”
  黄秋萍被冷落了,但她并不在意,事情本应如此的。趁着小姐与儿子聊天的时机,她用裁缝特有的眼光,上下扫描着小姐的身材和衣着。18岁的余小姐,已经发育得成熟了,肩圆、胸高、腰细、腿长,只穿着一件薄如蝉翼的白纱衬裙,清楚地透出了乳罩和三角小裤的水红颜色,还有那些高明裁缝可以大显身手的曲线轮廓,光脚趿着一双半高跟珠光塑料拖鞋,披散着湿漉漉的长发,使你几天之后还能记得那香肥皂的气味哩。她显然刚刚晨浴,皮肤格外白嫩。晨浴、午浴、晚浴,如在南国广州,俗话叫做冲凉,再贫困的人家,或用陋室一角,或在室外檐下,有一只水桶即可,一天冲个十次八次也不算多;然而在北国古都,拥有家庭浴室,且能供应热水者,简直是万户挑一、凤毛鹿角般罕见的了。所以余小姐一日三沐浴,是顶顶讲卫生的,当然物质第一,首先仰仗着这大红门里具有讲究卫生的条件喽。此时,她回过头来漫不经心地望了黄裁缝一眼。黄秋萍赶紧微笑着拖了个又像鞠躬又像万福的混合型的问讯礼,可惜小姐已经扭过脸去,并没看见,当然也就不曾答礼啦。这也没关系,事情本应如此的。意外的收获,则是小姐回眸的一瞬间,黄裁缝得以看清了她的脸,禁不住心头怦怦乱跳了一阵。嗳呀呀,瞧,那端庄的额头,细眉大眼,高鼻梁,小嘴薄唇,聪颖的气质,高傲的神情……没错,就是在天涯海角的爪哇国相遇,我黄秋萍也认得出你这位公主的女儿来!
  这位余小姐却不姓余,她随母亲姓叶,也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叶明珠。据说她的父母结婚时,订过一条协议:生了男孩姓余,女孩姓叶。结果是公平的,哥哥叫余小虎,从名到姓都继承了余虎的“光荣传统”,今年24岁,大学毕业后在外贸部门工作刚刚一年,却已经出国4次了,目前正在美国谈买卖;妹妹却未能读完高中,目前在家里待业。待业,只说对了一小半,她其实在选业,选择一种既非体力劳动、又非脑力劳动、切莫辜负了青春的美好职业。
  张兴关好了沉重的红漆大门,三人离开变得幽暗了的大门洞,走向明亮宽绰的院子时,黄秋萍出于礼貌起见,表现得有点儿踌躇不前。儿子见此光景,便主动向叶明珠介绍:“这是我妈妈。”
  “你妈妈?我怎么没见过……”叶明珠吃了一惊。她当然不至于糊涂到不相信别人也有妈妈的程度,但她确实吃了一惊,甚至在几秒钟之内有些手足失措了……之后,她平静了,恢复了那种漫不经心的常态,歪着头望了一下再次给自己行问讯礼的黄秋萍,根本没想到应该如何回答此种鞠躬加万福的特种礼节,就没头没脑地对张兴说了句:“啊哈,真棒,你妈妈这么年轻!一定是早婚,要不就是后娘!”
  “我52岁啦!”
  “哟,奇迹!尼克松保持体形,福特踢足球,也能保持体形,里根当过演员,保持魅力,没有魅力就很难竞选总统!您是怎么保养的?健身操还是有偏方儿?妈妈最害怕发胖,成天打听保持体形的秘诀,”她双手打着手势,从上到下,曲里拐弯儿,比示着女性身材的曲线,认真地说着:“快给妈妈介绍介绍先进经验吧,妈妈会喜欢你的!”
  叶明珠的话,说得既认真,又漫不经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她从不说假话,不会说假话。一个人说假话当然不好,但是仔细想想看,大凡说假话者,总是有某种顾虑或限制,不敢(不肯、不愿、不能)实话直说。叶明珠则不然,她很少感觉到什么限制,几乎不懂什么叫顾虑,说她“没心没肺”也行,所以她不会说假话,没有撒谎的必要!也没有矫揉造作的必要!这点童心,倒也惹人怜爱。此时,她又以那种气吞别人妈妈的文法,开口一个妈妈,闭口一个妈妈,直言不讳地告诉52岁的黄秋萍:“妈妈会喜欢你的!”好像对方是个小女孩。
  “我妈是个裁缝!”张兴有点生气地说。
  “那太好啦!妈妈就想把裁缝叫到家里来。哥哥刚从法国的布鲁塞尔(她的世界地理极糟)买回来几件高级衣料,给我的!哦,您贵姓?”
  “我妈姓黄。”
  “啊,黄阿姨,哥哥说美国最时髦的衣服,就是三个字:不重样!您懂了吗?美国领导世界时装新潮流。我想自己来设计,设计一种北京都没见过的新样式,您来做,好吗?噢,美国的姑娘是不戴奶罩的,因为只有年纪大了的女人,乳房垂下去了,才有戴奶罩的必要;我嘛,”她已经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又把头探出房门来嫣然一笑,大声说了句:“年轻,没有那种必要!你懂吗?”
  叶明珠关上了房门,又朝院子里嚷了一声:“小张!替我照顾你妈妈,等妈妈回来!”然后她屋里就传出了一阵录音机的乐曲声。
  黄裁缝母子被“晾”在院里了。但这也没关系,事情本应如此的。在大门洞右侧,从四合院的方位来说,就是东厢房,有一间改建的汽车库,里面存放着余院长专用的丰田牌小轿车;紧挨着是一间工具房,放着少量汽油、机油、汽车备件、水暖五金零备件、电器零备件、修车专用工具和一般手用钳工工具等;挨着工具房的,是一间单人宿舍。这一排三间东厢房,由于西晒,是四合院中条件最差的房子,就理所当然地归张兴一人占用了。张兴在大红门里是身兼数职的多面手:汽车司机、水暖管子工、电工、油物料保管员以及警卫员——他夜晚要读英语,此事常使叶处长左右为难:汽车司机夜读,睡眠不足,将会影响院长乘车安全;复员军人夜读,无疑等于设了一名值夜班的警卫员,可以增加全家的安全。经过处长与院长商量,决定给张兴定个熄灯时限,不超过子夜12点,于是张兴便严格地遵照大红门的这条规矩,兼任了半个夜班的义务警卫。此时张兴把母亲领进自己的单身宿舍坐下,倒了一杯白开水,又看看表说:“妈,您就在这儿歇会儿,躺着靠着都行,别到后院去。我今天得交代工作,把工具、零件清点一下,一会儿还得开车去把余院长和叶处长接回来吃午饭。哦,您要不累,就帮我归置一下行李,这屋里的东西,包括暖瓶茶杯,全是我自己买的,没有公家的,更没有余家的,我中午推小车把它搬回家去……您在前院散散步也行,可别到后院去……”
  黄秋萍忽然感到儿子变得啰嗦起来了,特别是那句“别到后院去”,车轱辘话儿来回说,听着讨厌,就哼了一声:“我懂!比这儿门坎高的地方我也走动过,何况这儿还是……”她把下半句又咽了回去。
  张兴从书架上拿了一本英文书,就走出去了。黄秋萍独自坐在儿子的单人木板床上,摸摸褥子,太单薄;捏捏被子,这时节又嫌太厚;翻开枕头,下边全是书。一股凄凉的感觉涌上心头,真后悔自己没有早来了解一下儿子的生活起居……她又扫视着这间单身宿舍,从顶棚到墙壁,全是雪白的,什么也没有,连一份大美人头的挂历都没有,真是“家徒四壁”呀,白得叫人心里发空。屋里的摆设,除了这张单人床,就是用红漆写着“张兴”名字的一张三屉桌、一把木椅子、一只小方凳、一个装满了外文书报杂志的书架。黄秋萍知道,这几件家具都是儿子自己买的。桌上有一个竹壳暖瓶和两只玻璃杯,有蘸水钢笔和半瓶蓝墨水,却没有酒瓶、烟缸、茶叶筒。是呀,儿子虽然插过队、当过兵,却是烟酒不动、茶水不喝,只会开车和看书的“苦行僧”!翻着抽屉,黄秋萍发现了一个大号笔记本的封面上写着一首打油诗,这首诗,她见过,是张兴拿给外祖父看的时候,说“这是我自己写的工作守则!”黄允中还捋着白胡须吟一遍、夸一遍的哩。此诗写道:
  驾驶台前多注意,
  英文书上度春秋,
  大红门里分彼此,
  所需唯水更无求。
  看着这首诗,想着儿子已经28周岁啦,连个对象也没有,黄秋萍一阵心酸,差点儿没掉下眼泪来。
  车库里的汽车响了,传过来一阵轻微的轰隆声。“等等我!”一声尖叫,比汽车喇叭声还刺耳。黄秋萍撩开窗帘,只见叶明珠穿件连衣裙,像一只大花蝴蝶般地飞进了汽车库。黄秋萍知道这院子里再没别人了,就赶紧跑出来,想给汽车开大门,谁知小轿车载着叶明珠已从车库临街的那个大门开走了——张兴给那个大门装上了弹簧,车开出去之后,大门扇便往回一摇,咣当一响,自动碰上撞锁,关严了。
  自从余院长推荐张兴参加大学生的毕业考试以后,叶明珠的心里就朦朦胧胧地预感到了某种变化,忐忑不安,所以这几天有事没事都要缠着他,跟他说话,冲他笑,生怕离开了这个年轻的司机。这是一种什么感情呢?连叶明珠自己也不明确。她跟妈妈学过几首诗词,没有用心记,所以记不全,今天早晨醒来时,就随口背诵了几名唐后主李煜的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她又拿不准,自己对张兴的感情是离愁吗?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呢……?她并不知道爸爸已经决定调张兴去当翻译了,昨天她在另外一座大红门里吃的晚饭,然后又参加了一个家庭舞会,回来得晚,沐浴之后立刻上床睡着了。今天全家人吃早饭时,她还没起床。她不知道餐厅里的这一幕:
  张兴走到叶处长身边,交还了大红门的钥匙,喃喃地说道:“这3年,得到了您和余院长很多帮助。我有什么缺点,请领导同志不客气地批评!我还年轻……”
  叶处长望望张兴:“是你帮助了我们!今后,欢迎你随时来玩。”
  余院长:“客气什么?咱们还在一个单位嘛!”
  刘妈端上来稀粥和八宝酱菜,皱着眉头说:“小张师傅在咱们这儿,干起活儿来可是一个顶仨呀!他这一走,来个新的,要是毛手毛脚的小青年……”
  余院长:“那就换个老司机来。”
  刘妈脱口而出:“来个老的?那可不好,他会修水暖电器吗?会教明珠说外国话吗?”
  叶处长也犯犹豫了:“是啊,修电视、调钢琴、整理书报……小张是个多面手!”
  余院长笑了起来:“所以不能埋没人材呀!算啦,让他走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客观规律嘛!”
  假如叶明珠也在早饭桌上,那么这顿早饭一定会非常热闹,说不定八宝酱菜里加芥末,还要把人呛出泪花儿来呢!此时,丰田牌小轿车行驶在宽阔的长安大街上。叶明珠临时提议:“咱们上友谊商店绕一圈去!”
  “不行,没时间啦。”
  “早着哩,刚10点半!”
  “不,今天我得交代工作。”
  “交代什么工作?”叶明珠敏感到这与“离愁”有关,登时急了。
  “组织上已经决定给我调动工作了。”
  “啊?!我怎么不知道?这是谁决定的?谁要拆台?”她大声嚷着。
  “我说过啦,组织上决定的。”
  “谁?谁!你别拿组织吓唬我,组织科就是两间屋子、几张办公桌!人事都是活人办的,不是桌子办的,你当我不懂啊?你告诉我这事儿是谁办的,说出张三李四来!”叶明珠在车里又吵又闹又拽张兴的胳臂,那小轿车在长安街上像画龙般地走了两个“S”形,吓得张兴赶紧把车靠边停住了。
  张兴也急了:“是你爸爸决定的!”
  “嘻嘻嘻……”叶明珠反而笑了起来,一笑解千愁,她使劲打了张兴一拳:“那好办,开车,找爸爸去!”

首页 2 3 4 5 6 7 8 9 10 尾页


 

 

 

相关人物

陈建功  陈鲁民  陈忠实  关沫南  公刘  黄蓓佳  黄宗江  金江  金珠玉  刘成章  刘震云  雷抒雁  雷达  路遥

相关文章

北京的项链   大白菜是一宝   慈善心   过大年   景慧小学   老也看三国   夸夸猪   榴火   生肖杂谈   米线“过桥”   当休闲成了一门学问   广告春秋   火柴春秋   虐猫   散文-过年的喜兴   散文-九寨蓝   散文-还要节约   散文-飞机背后有故事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