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Y >> 一夜的工作 >> 正文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张开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学会生字。能正确书写“朦胧、咨询、浏览、一小碟”。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⑶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理解内容,从总理辛勤工作和简朴生活中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体会周总理的崇高品质。


【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法。


【学生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师),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学生)。


【教学过程及设计说明】

一、出示课件,深情导入

  1、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周恩来总理,他深深地爱着他的人民,他更深深地被他的人民所热爱!你们一定还记得,人们扶老携幼在寒风中伫立,十里长街送总理,只为再看他最后一眼,只为了给他送行。为什么他会得到人民的爱戴?他又是一个怎样的总理呢?就让我们来到西花厅,来到总理的办公室,去看看他一夜的工作吧!

  2、板书课题:     一夜的工作     3、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说明: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只有情感丰富的老师,才能引导感染学生进入充满激情的氛围。这里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使学生获得了情融融、意切切的心灵感受,从而为下文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周总理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书上哪句话概括了这些意思,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回答,师板书:     工作劳苦 生活简朴     师(过渡):是呀,我们的周总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看看你是从哪儿感受到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三、合作探究,启迪智慧

  1、提出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⑴ 读课文,用不同记号分别划出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的句子;

   ⑵ 读读划出的句子,以批注的形式写出自己的体会;

   ⑶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并以感情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说明:探究自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有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这里先自主探究,再合作探究,交流阅读感受,使合作的参与面更广、参与率更高、参与讨论的度更深。在与周围伙伴的交流中不仅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而且启迪了他人的智慧,实现了探究的目的。)


四、抓住重点,读中感悟

  看看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的? 集体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交流,屏幕上相机出示相应的句子 、相关图片。)

  1、抓住周总理生活简朴的句子体会其品质:

   ⑴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      (设备简)

     引导学生抓住“如此而已”,体会总理办公室的设备简单。

     例举生活简朴的句子:

     我走进……如此而已。

   ⑵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夜宵少)

     讨论:      有的同学认为,“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意思是花生米跟平常一样多,没有增加分量。你同意吗?为什么?

 2、抓住周总理工作劳苦的句子体会其品质:

   ⑴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任务重)

   ⑵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审阅细)

   ⑶ 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时间长)      看图导读:      此时夜很静,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还在认真地批阅文件,他看看画,还不时停笔想一想,他的工作是那样的劳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读这几句话呢?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不仅要理解语言文字,而且要感悟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这里设计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的重点句子、重点词语,边读边观看总理工作的图片,边读边想像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促进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语言描述中升华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对总理的崇敬,突破教学重难点,也为理解课文最后两段,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做好铺垫。)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关爱总理的角度劝说总理:

    师:作者就是这样用朴实的语言,抓住总理一夜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向我们展示他平凡而又伟大的形象。他工作是那么劳苦,生活是那么简朴,这样的好总理,怎能不令人敬佩呢?可是,总理也是一位需要关心需要体贴的人哪!我们就要离开总理的办公室了,此时此刻,你想对总理说些什么呢?愿意劝一劝总理,让他工作轻松一些,生活舒适一些吗?

    在学生“劝说”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出示总理一天工作的时间表,引导学生理解总理不是不想休息,而是工作太忙了。

    (设计说明: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这里设计“学生从关爱总理的角度劝说总理”,使学生懂得:在我们的社会大家庭里,不仅要学会关爱自己,还要学会关爱他人。这就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体现。)

    师:同学们劝得好,把我也打动了,我感受到了你们对总理的那份情意。其实很多人都劝过总理,毛主席劝过,工作人员劝过,连外国友人都劝过,但他都没有接受。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样想的呢?让我们从关于周总理的一组镜头中找找答案吧(视频录像)

    (设计说明:由于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时代较远,单凭文中的事例难以激起学生对总理的热爱之情,于是让学生观看总理的许多感人的故事,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总理。在前面读文的基础上,在劝说的基础上,又观看了图片,对总理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师:同学们,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人民的事业夜以继日地工作,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了一生。我们读着课文内容,看着总理的日志,看看面想说些什么呢?用一句话在插图旁写自己的感受。

  4、指导阅读第三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⑴ 作者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之后,对自己说了什么?想对全世界说什么?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 配乐,师范读。

   ⑶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说明:课程标准强调诵读的重要性,这里通过引导学生诵读,促使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理解,促进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我们的周总理就是这样一个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利益忘我工作的人。直到今天,他仍然深受亿万人民的爱戴,让我们静静地聆听,这发自人民心底的声音吧!(录像)

    让总理的微笑永远地留在我们心理,让我们大声对总理说:“敬爱的周总理,……”

  2、围绕重点,学会表达:

   ⑴ 体会对比写法,感受总理伟大人格。

   ⑵ 领悟通过小事展现人物精神,表达真情实感。

  3、指导课外实践:

    从下面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

   ⑴ 收集资料,办一份关于周总理的手抄或电子版报。

   ⑵ 写一首赞颂周总理的诗,读给别人听。

   ⑶ 自由组合举行关于周总理的故事会。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指导课外实践”中,老师列出了多种的活动方式,就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一种开展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体现语文学习“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思想。)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一夜的工作,何其芳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秋天》课堂实录
    《秋天》说课稿2
    何其芳的早期创作和《秋天》的抒情艺…
    何其芳的《秋天》
    何其芳《秋天》赏析(刘真福)
    何其芳<秋天>的理解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2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实录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
    激活创新思维 拓展学习空间──《秋…
    秋天 练习
    《秋天》课堂实录
    《秋天》作者介绍
    备教《秋天》(何其芳)
    《秋天》说课稿3
    秋天(何其芳)
    《秋天》教学反思
    《秋天》实录片段及点评
    《秋天》教案设计
    《秋天》说课稿
    秋天·教案
    秋天 何其芳 教案
    课文秋天研讨
    《秋天》练习设计
    《秋天》课堂实录
    《秋天》教学设计
    描写春、秋、冬、雨、山的古诗和名句
    《秋天》多音字辨析
    《秋天》形近字辨析
    《秋天》说课稿5
    《秋天》生字注音
    《秋天》重点难点
    《秋天》学法导引
    《秋天》课文简析
    《秋天》课文导读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词语解释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学习目标
    《秋天》词义辨析
    《秋天》中心意思
    《秋天》结构分析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说课稿4
    《秋天》教学杂谈
    《秋天》教案
    《秋天》课堂实录
    《秋天》素质教育新学案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后记
    《秋天》教学反思
    写给秋天
    雨前
    迟暮的花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3
    《秋天》同步达纲练习
    秋天教学过程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典题例析
    回忆何其芳同志
    《秋天》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秋天》的意境美
    《秋天》电子教材
    《秋天》整体把握
    《秋天》研讨与练习说明
    《秋天》教学建议
    《秋天》教学建议
    《秋天》有关资料
    《秋天》参考图片
    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怎样朗读新诗
    以诗意解读诗意──《秋天》的教学案…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写作特色
    秋天的况味
    著名文艺理论家──何其芳
    何其芳的早期创作和《秋天》的抒情艺…
    《秋天》教学设计
    古诗词中的“秋”
    秋天
    《秋天》语言特点
    《秋天》重难点突破
    《秋天》问题探究
    《秋天》语法修辞
    《秋天》课文借鉴
    《秋天》课标解读
    《秋天》教学设计
    何其芳的旧体诗
    《秋天》课时训练
    《秋天》教学设计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秋天》教学设计
    那么一种氛围──读《秋天》
    故都的秋
    《秋天》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