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Y >> 笋芽儿 >> 正文

 

《笋芽儿》片断赏析及反思

笋芽儿》片断赏析及反思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市乌兰浩特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五一小学 李秀华     【教学片断】

  阅读教学要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只是纯理性的,甚至机械的分析。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没有受到感情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对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在教学《笋芽儿》一课时,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改变过去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的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约束力及笋芽儿自身的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考虑到《笋芽儿》是一篇童话,写了笋芽儿在春天里破土而出成长为一株强壮的竹子,告诉孩子只有从小敢于经风雨、见世面,锻炼自己,才能健康成长。内容浅显易懂,语句优美。文中出现几次笋芽儿跟竹妈妈的对话,表达了她从害怕到坚强的态度,是对学生进行有感情训练的好题材。因此,在设计有感情朗读方面,我作了如下安排: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笋芽儿先后听了谁说的话,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
  
  (生读课文,有默读的,轻声读的,小组读的,气氛较活跃。)
  
  全班交流。

  生(李佳平):我还知道笋芽儿听到春雨姑娘的呼唤后,是娇滴滴地在回话“谁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

  (生纵笑,因为该学生说话时声音娇滴滴的。)

  师:(面带微笑)我想:大家笑得那么开心总有原因吧!

  (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

  生:我觉得李佳平说的很像笋芽儿说话的语气,是在撒娇!

  生:我有时也是这么撒娇的。比如星期天妈妈叫我起床,我就说“我还没睡醒呢,再睡一会儿吧!”

  (声音很尖,很甜,同学们不断鼓掌。)

  生:故意做撒娇的动作(揉揉眼睛、扭动身子)边做边说“谁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

  师:我觉得同学们表现得精彩极了!很好地理解了“撒娇”这个词。“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一演。

  (四人小组合作,挑选角色,认真地准备)
  
  请一些学生自告奋勇表演。

  生:我觉得“竹妈妈”表演得很不错,说话时有些担心,就像我的妈妈,叫我天冷时多穿点衣服时也是这么说的。

  生:我觉得“春雨姑娘”很关心人,说话时很温柔。

  生:我觉得他们把不同的人说话时的不同语气读出来了,让人佩服。

  师:(点头表示赞许)我发现每位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自己读读这些对话,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课堂气氛活跃,许多同学读得有声有色。)

  师:那你们喜欢文中的笋芽儿吗?

  生:我喜欢,因为笋芽儿很坚强,后来破土而出了。

  生:我也喜欢笋芽儿,因为刚开始笋芽儿很害怕,后来听了雷公公的话,终于沉不住气,钻出了地面,变得很坚强、勇敢。

  师:那你们能把这种笋芽儿的情感变化读出来吗?

  (四人小组合作,读得很成功。)
【课后反思】

  这堂课改变了过去很流行的一种“谈话法”的教学,教师设先预设好结论,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我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话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整堂课上,我特别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比如,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如刚开始时我强调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课堂气氛很快活跃起来,学生较快地进入了情境。在对话训练中,我让学生读读自己喜欢的角色,读出自己的感受。正因为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如在朗读中很好地理解了“撒娇”、“唠叨”、“沉不住气”等词的意思,朗读训练较扎实。

  整堂课很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初步掌握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在与学生的对话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并能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表现出来。过程和方法:通过四人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跃跃欲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朗读中体会了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强的态度变化,懂得了只有经风雨,见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康成长。

  在朗读训练方面,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我思考:

  1、学生善于模仿,不愿意深入钻研,导致朗读的层次性不够明显,体会不深刻。如在朗读笋芽儿钻出地面这段话时,感情变化不明显。笋芽儿的心情、小弟弟说话时的语气没有很好的区分。

  2、《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即语言直觉。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们经常发现: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朗读是有声有色,可在课后学生的朗读又是很平淡呢?甚至是一些练习过的课文。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笋芽儿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笋芽儿》片断赏析及反思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和笋芽儿一起成长
    《笋芽儿》第一课时教学课例与评析
    《笋芽儿》 阅读提示
    《笋芽儿》教学设计
    朗读,语文学习之根本──《笋芽儿》…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心里开出一朵花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笋芽儿》电子课本
    《笋芽儿》教材插图
    《笋芽儿》教材简说
    《笋芽儿》学习目标
    《笋芽儿》教学建议
    《笋芽儿》 重点难点
    《笋芽儿》教学建议
    《笋芽儿》素质教育新学案案
    《笋芽儿》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笋芽儿》近义词反义词
    《笋芽儿》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笋芽儿》词语积累
    《笋芽儿》词义辨析
    《笋芽儿》课后题解
    《笋芽儿》教学设计
    春的消息
    《笋芽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熊猫
    彩虹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找春天》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关于《笋芽儿》教学中若干细节的思考
    《笋芽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在朗读中感悟童话的魅力──《笋芽儿…
    《笋芽儿》说课设计
    《笋芽儿》第一课时说课设计计
    《笋芽儿》快乐练习:写字
    《笋芽儿》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笋芽儿》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笋芽儿》快乐练习:同步轻松练习
    《笋芽儿》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杂谈
    《笋芽儿》教学反思
    《笋芽儿》教学设计
    利用阅读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笋…
    《笋芽儿》教学案例
    读画演议 促进自主发展──《笋芽儿…
    朗读,语文学习之根本──《笋芽儿》…
    在比较中探究 感悟──《笋芽儿》教…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反思
    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笋芽儿》…
    其实你们不懂母亲的心──《笋芽儿》…
    我喜欢笋芽儿,因为它好吃──《笋芽…
    孩子赠我一片明亮的天空──《笋芽儿…
    《笋芽儿》教学后记
    《笋芽儿》的教学后记
    《笋芽儿》的教学后记
    教《笋芽儿》有感
    下雨啦
    读画演议 促进自主发展──《笋芽儿…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