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二中 李淑珍 【教学设想】 “代沟”是现代中学生常常感到困惑的话题。“亲情”与“友情”的矛盾也时有发生。《羚羊木雕》所写的家庭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这一家庭纠纷矛盾重重,悬念跌宕,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课文中充满了是是非非的矛盾冲突,矛盾该如何解决呢?在这一点上,正符合浙江卫视的栏目──人生 AB 剧的栏目特色。我决定以《羚羊木雕》的为内容做一期人生 AB 剧的节目,学生、家长作为节目的参与者参与其中。 我让学生自编自导,把查问木雕部分改编成一个家庭情景剧。在学生的表演剧情中,不仅形象的展现了人物性格,而且把家庭的矛盾也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可借助同学的形象的表演结合课文分析人物性格,从而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面对矛盾冲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自由的讨论、辩论,并把课堂向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课堂,适时的让家长设身处地的谈感受,这样触到了孩子内心深处的心弦,让孩子和家长在课堂上交流,有了心灵的碰撞,从而真正达到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如果教师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给学生广阔的天地,给学生抒发真情的天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的全过程,就可以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正是课堂三维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容易被忽略或教学难度较大的地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阅读理解、辨别是非的能力。 2、提高朗读能力,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 3、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中所赞美的小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领悟并倡扬文中所表现的纯洁真诚的人情美。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学会生存。 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分清是非,能与他人共处。 【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1、课前预习课文,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能读、能写、能运用,并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要求学生熟悉课文中的人物,作好分角色朗读的准备。自己选好合作伙伴根据“查问木雕”内容编排课本剧。 教师: 1、对学生作好分角色朗读指导: ⑴ 对课文整体感知。 ⑵ 把握好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⑶ 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 2、要求学生课前先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和编排课本剧。 【课堂实录】(节录) 一、演 师:嗨,朋友们好!欢迎做客人生AB剧场,今天我带给大家讨论的话题是由一只名贵的羚羊木雕引发的一个家庭故事。要了解这个故事的始末,请大家打开书把故事读完并思考: 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它涉及到了哪些人物? 生:我把爸爸送给我的一只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父母知道后非常生气,逼迫我找万芳要会了木雕,我对朋友反悔了,非常伤心。 生:它涉及到父母、“我”、奶奶、万芳、万芳妈妈。 师:只因一只名贵的木雕送给了朋友,于是,“家”这个宁静而温馨的港湾有了起伏的波澜,家庭成员之间有了分歧。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来欣赏一段根据故事《羚羊木雕》改编的家庭情景剧,再次走进这个家庭,进一步认识这些家庭成员。在欣赏这段情景剧之前,我诚恳的邀请在座的各位朋友作为我们的评委,看看我们的小演员能否形象的演出人物的语气、动作、神态、心理。 学生表演查问木雕部分 (以人生AB剧的画面作为背景,以赵传的歌曲《是一只小小鸟》作为背景音乐渲染气氛。“我”的扮演者杨柳依同学非常投入,进入了角色,演完时以泣不成声,博得了观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二、评 师:我们的演员感情非常投入,大家现在互相交流,说说他们哪方面表演和出色? 生:我觉得演“我”的杨柳依演得好。她在语气的处理上用颤抖的语言表现其伤心。 师:书上有类似的话吗? 众生:有,在第8自然段,“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众生齐读) 生:杨柳依在表演时一动不动,一直低着头,书上也是这样写的。通过神态、动作突出了“我”的害怕。 生:我认为妈妈的扮演者刘姝伶演得好。她在说:“送给谁了?告诉我。”时把手搭在杨柳依的肩膀上。这一动作突出了妈妈要回羚羊的态度坚决。 生:刘姝伶在说话时眼睛紧盯着杨柳依,把妈妈的神态表现出来了,从中能看出妈妈是一个极其严厉的人。在第4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 生:“我”推开妈妈的动作和好的表现了“我”当时的痛苦、无奈和伤心。 生:原来动作、神态都能很好的刻画人物的心理。 师:非常棒!你能从中找出规律。那心理描写还可借助什么来表现? 生:景物描写。在第36自然段用月亮的冷来烘托“我”向万芳要回木雕后的哀伤和无助。 生:我还发现通过“我”说话的语气、神态、动作表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小省地说”、“一动不动,低头不敢看她”、“声音有些发抖”、“哭着喊了起来”推开妈妈冒鱼冲出门等真实的再现了“我”由害怕、委屈、无奈、痛苦、伤心的心路历程。(众生掌声热烈) 师:你是一个善于总结、动脑筋的人,大家的掌声就是证明。 生:我觉得演爸爸的语速还要慢些,书上强调了爸爸声音一直很平静。但要带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师:你能为大家读一读吗? (生有感情的读) 师:朋友们能借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来评价他们的演技,可以看出你们对人物的刻画方法有较深的了解。请大家按照这种方法分角色朗读万芳和她妈妈的对话。 (学生读,并由学生点评)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演读,明白了要分析人物形象应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众生说,师板书),谁愿意到黑板上把故事中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到黑板上? (学生演板,师生共同整理) 板书:人物性格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重财轻义 重义轻财 妈妈:严厉 固执 “我”:害怕、委屈、伤心 爸爸:圆滑、世故 万芳:仗义 万芳的妈妈:武断泼辣 三、论 师:从人物的性格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大人除奶奶外都是重财轻义的人,“我”在妈妈的逼迫之下,“我”既无奈又伤心,只有找万芳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了。那羚羊木雕到底该不该要回来?同意要回的朋友选A,请坐到左边,不同意要回的朋友选B,请坐到右边。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换位) 师:好,大家都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也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现在请各位针对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 生:我认为应该要回。这是爸爸送给我的礼物,寄托了爸爸对我的爱,我怎能把爸爸的爱随便送人呢?这是对爸爸的极不尊重。(掌声) 生:我反对,我很看重和万芳的友谊,我就会把我认为最有价值的礼物送给她,无论东西贵贱。这也表明我把友情、亲情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生:但你得顾及爸爸的感受啊。你不要回会伤害爸爸的爱。 生:我认为不该要回,东西送出去了又去要回是不讲信用的行为。做人要讲信用,孔子。 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掌声) 生:你难道没有看到妈妈的态度极为坚决?即使我不去要,妈妈也会去,这样对朋友会是更大的伤害,也会伤了双方大人的和气。 生:应该要回。小孩子互赠礼物是可以的,但要看是什么东西,羚羊这么珍贵的东西送给朋友不合适。 生:我认为只要是真心朋友没有什么不可以送。 生:那么如果是你的全部家产,你还愿意相送吗? 生:如果是真心朋友,就是送全部家产我也乐意! 生:什么都可以送,那你什么也没有呢? 生:那我就把“心”送给朋友,真心实意对待自己的朋友。 生:应该要回,“君子之交淡如水”只要有心意就行,难道友谊一定要用金钱去衡量吗?如果这样,我宁愿孤独一生!(长时间热烈地鼓掌!) 生:就算你们什么都可以送,也得跟大人商量一下,你们这样做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生:我们已经长大了,做事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自由,难道什么事都必须同父母商量吗? 生:鼓掌! 生:“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我们怎能对父母的劝告置之不理呢”? 生(同学们):静悄悄的,大家若有所思── 师:朋友们刚才的辨论精彩极了!连我也被你们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大家的见解令我吃惊、使我震奋!你们的辩论道出了友情的可贵。是啊,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你们还积累了哪些有关友谊的名言。 生: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 师:从刚才的名言中可看出友谊是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但亲情也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那这件事情怎样处理才能既不伤害友情又不影响亲情呢? 生:和爸爸妈妈讲友谊的重要。 生:先和父母商量,得到他们许可再送。 生:如果父母不听自己的意见,可请老师来帮忙说服。(生笑,鼓掌) 生:多理解,多和父母沟通。 师:你们的主意都不错。想不想听听父母的真实想法。 众生:想(好奇又兴奋) 师:掌声有请我们的神秘嘉宾。(介绍6位同学的父母) 师:(采访学生张吉的妈妈)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你家,你该如何处理? 张吉的妈妈:如果没有了解这故事之前,我很可能会像故事中的妈妈那样做,听了孩子们的心声之后,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孩子们对友谊的珍视。东西已经送了,也就算了,逼孩子不仅会伤害他们,也会让孩子成为言而无信的人,这会给他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木雕的价值比起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其价值要小得多。事后,我会告诉他以后做什么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和父母商量,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掌声) 师:张吉,你有这样通情达理的妈妈,你多幸福!以后做事多和妈妈商量,妈妈会理解你的。 生(张吉):谢谢妈妈。 师:(采访学生郭伟明的妈妈):请问郭妈妈,你认为应当怎样教育孩子? 郭伟明的妈妈:我听了孩子们的心声后,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和孩子沟通,对孩子好的方面要加以肯定,对不好的方面加以引导,督促其改正,对待孩子应以辨证的观点来看。如果父母会给孩子自由,我们的孩子会长出飞翔的翅膀,如果父母会给孩子美好的心灵他们才会有快乐的天地! 生(郭伟明):有这样的好妈妈,我的羽翼会日渐丰满,飞得更高,谢谢妈妈。 …… 师:非常感谢各位家长对孩子的理解与宽容。让我们把掌声再次送给这些伟大的父母。 (掌声) 四、忆 师:趁着这个机会,把你们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与“我”的经历告诉大家,有话对父母说吗?大胆的说出来。 生:(说生活的伤心事,其中杨柳依同学说到动情处,伤心的哭了,更加激发了同学的情感。同学纷纷道出自己的心理话。) 生:爸爸妈妈,别只看重分数,我会压得喘不过气。 生:爸爸妈妈,我以后遇事一定会和你多商量,多沟通。 生:爸爸妈妈,别老把工作上的气往我身上发。 师:爸爸就在这,你和爸爸说。 家长:对不起,以后爸爸改正。 生:谢谢爸爸,我也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请爸爸原谅。 …… 五、说 师:故事中的父母重金钱而轻情义,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的友谊之花是啊,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都渐渐长大了,做事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我们已经开始成了“小大人”了,但是父母最终还是我们最忠实的监护人,我们也要设身处地为父母想想,想想他们的感受,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理解自己,自己也要学会去理解父母、他人,学会和父母、他人共处,学会生活。请围绕“理解”说一句长短不一的最美的话。 生:理解是友谊的桥梁一座。 生:理解是雨后的彩虹,折射出美丽的光环。 生:理解是家庭和谐的纽带。 …… 师:是啊,理解是心灵的渠道,获得了多少珍贵的友谊;理解是心灵的钥匙,打开了多少封闭的心扉。节目结束后,大家可读读这些文章:读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你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读舒婷的《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你会学会朋友之间的沟通;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会和老师生交流。 教师小结:朋友们,又到了我们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但是,如何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如何走出教育的误区的话题却远远没有结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学会交流,学会理解,这样我们生长的大家庭定能奏响和谐的主旋律!谢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借用人生AB剧的栏目的节目形式为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人物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并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同时让学生领悟并倡扬文中所表现的纯洁真诚的人情美。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学会生存。我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下面是我的教学反思: 【优点】 一、情景剧营造氛围,注重了浓郁的情感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一直是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教学目标,对一些人来说可能还是一个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本人在这一节课中惊喜地发现,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千呼万唤之后终于跚跚而来,我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去感受这道风景的美丽,不论是情景剧的表演、分角色朗读,还是集体辩论。课堂向家长开放,使课堂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家长的发言,让孩子聆听到了最真实的声音。丰富的情感、明朗的态度、令人深思的价值观,伴随着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发言,汇成一股清泉汩汩流淌,流进学生的心田,也流进我的心田。整堂课,感受到的是心在跳动,情感在流淌。 二、加强互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培养 在整堂课中,教师一直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孩子和家长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在这些互动中,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真正让学生在互动中说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情景剧、分角色朗读、辩论、和家长的对话让学生的情绪高涨,参与性和互动性被充分激发起来。 例如学生表演和分角色朗读够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进行语言训练。作品读得越好,学生就越能理解文学形象理解文学形象并受到感染,由学生结合文本点评,把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培养融合其中。 辩论的引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点燃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辩论过程中双方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使整个活动高潮迭起,不时引来阵阵喝彩。 讲到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其写法;谈到友谊,让学生说出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说道理解、沟通,让学生围绕理解、沟通说一句最美的话或富有哲理性的话。这些都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形式创新,课堂开放,寓教于乐 在教学形式上,突破了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把文本内容融入人生AB剧的节目形式中,不仅使文本内容富有时代气息,也为学生营造了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家长的参与,让教学过程向家长开放;辩论的引入,让教学问题开放。在这种情景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个性和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 这使我深深认识到,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天堂,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吧!只有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才能拥有一方明净的天空,只有这样新课标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只有这样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春风才能吹绿祖国各地,我们才能用双手去托起明天的太阳,当然,这也为我以后的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我坚信,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这股清泉一定会源源不断地奔涌而出! 【不足】 总的来说,这堂课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效果。但这节课遗憾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过于重视过程的水到渠成,使得课堂结构不够紧凑,有些文本内容给忽视了;有时后,不能从学生的发言中及时发现问题,还欠一定的教学机智。在学生点评表演情况后,让表演的学生谈谈自己对文本的情感处理会更好些。在让学生作出选择换好座位后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讨论交流的时间。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提高。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羚羊木雕,张之路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羚羊木雕》教学案例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 |
下一篇文章: 《羚羊木雕》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