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交流,在游戏中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在轻松调侃的氛围中,和学生一起做一个关于摘苹果的比赛,通过不断变换比赛对手(“对手”、“老师”、“饥饿的孩子”),让学生逐步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课堂实录: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通过测试我想知道我们班哪个孩子最聪明,哪个孩子最可爱。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三棵苹果树,第一棵树上结了80个苹果,第二棵树上结了100个苹果,第三棵树上结了150个苹果。现在你来到了苹果树下,要和你的对手比赛谁摘的苹果多,我们假设你们采摘的速度一样快,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 生1:先摘80个苹果的那棵。 生2:先摘150个苹果的那棵。 师: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谁会获胜呢?马上比一比,各自说说你设想的比赛过程。 生1:我先摘80个苹果,一定比他摘150个苹果快,这样我就有机会摘第二棵树上的100个苹果,最终我会以180比150获胜。 生2:我先摘150个苹果……不对,输了! 师: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找到了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在比赛中不仅要有取胜的强烈欲望,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竞争是要讲究策略的,决不能想当然的蛮干,送你们一句名言“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记住,这句名言是我说的。 生:哈哈哈…… 师:下面进行第二轮测试,还是这样三个苹果树,你有一次来到苹果树下,不过这次你的对手是我——你的老师,要和你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棵树上的苹果? 生1:第一棵。 生2:第一棵。 师:意见一致,为什么? 生:我先摘80个苹果,一定比你摘150个苹果快,这样我就有机会摘第二棵树上的100个苹果,最终我就会以180比150获胜。 师:说得很流畅,心里面一定很得意。但是,我不想说你聪明,我只能说很狡猾!因为你在老师面前,一点都不谦让。看来,竞赛还得看清楚对手,如果对手你们的老师,你要知道忍让,不然吃亏的可是你自己。还是要送你们一句名言“退一步是为了进很多步!”还是我的名言。 生:哈哈哈…… 师:还想不想再来一题?再来,请看题——还是这样三棵苹果树,你又来到了苹果树下,你的对手也是一个孩子,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很饿很饿。你和他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 生:我先摘第三棵苹果树上的150个苹果,那样的话他就可以摘到180个苹果。 师:你故意输掉比赛,是为了让他能吃到更多的苹果,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一个可爱的孩子。 生:我先摘第二棵树上的苹果,那样的话,他就可以摘得更多。 师:你更加善良,而且会很聪明地帮助别人。 生:我会放弃比赛,一棵也不摘,全让给他。 师:你让我很感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看来,你们不仅很聪明,还有一个很善良很可爱,有一颗乐于付出,乐于给予的心。为此,我还要送你们一句名言—— 生:啊?(惊讶状)哈哈哈…… 师:但这一句不是我说的,而是我从书中读到的——“给于是快乐的!” 生:(齐读) 师:希望你们永远记住。那么,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苹果,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 生:(犹豫、无言) 师:我们可以不立刻回答,但不能永远回避,我们要在学习中思考。
二、泛读整组课文,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通过对整组课文的浏览和对有关段落的重点阅读,了解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或相关细节来感受和初步理解“给予是快乐的!” 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样一组课文,一组以“给予是快乐的”为主题的课文,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卡罗纳》和《给予是快乐的》。课前,已经让大家读了这四篇课文,我相信在读的时候,一定有很多地方打动了你的心灵,一定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现在,我再给大家一个读课文的机会,但时间不多,只有五分钟。我们可以浏览每一篇课文,也可以读一篇或两篇,还可以只读你认为最值得读的部分,但在读的时候要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这些课文是怎样来反映“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主题的? 生:(读课文) 师:我们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篇来谈谈,也可以几篇课文联系起来说;可以只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直接说自己对“给予是快乐的”感受和理解。 生:在《搭石》这篇课文中说两个人如果同时走到溪边,总会让别人先走,遇到老人,年轻人总要背老人过去。我很感动。 师: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给予是快乐的”。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了一位台湾青年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杭州的小钱,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唯有移植骨髓才能获救。这位台湾青年充满了爱心。 师:他也明白“给予是快乐的”。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中将发生了大地震,但李博士仍沉着的站在病床旁,青年人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准备抽取骨髓,他们也都有帮助别人,给予别人的精神。 师:是啊,你理解得很准确。 生: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同学们、老师还有同学的妈妈都很关心他。 师:发家的关心对卡罗纳来说是一种安慰和鼓励,能帮助他走出失去母亲的阴影,坚强的生活和学习。 生:《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讲保罗的各个送给他一辆汽车,有一个穷孩子很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做这样的哥哥。 师:这个孩子很特别,一般的人也会很羡慕,但是是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哥哥送自己一辆汽车,但这个男孩却是想送别人一辆汽车。那时候因为他知道—— 生:给予是快乐的! 生:…… 师:大家说的真好!我们还没有学课文就能说的这么好,说明我们的阅读能力已经很高了,真了不起!从这些课文来看,“给于是快乐的”,就是小男孩的一个心愿,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就是一种无私奉献,就是一种爱心。
三、切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步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 教学设想: 重点阅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同时理解课文,理解心中的感动。 课堂实录: 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生:我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这里你为什么而感动? 生:小钱得救了。 师:这是一个美丽的结果,患有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最终得救了,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泪,这是一种感动。 生:我读课文的第五段。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要读通顺。 生: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看清楚词语,不能读破了。你仔细看看,轻轻练练,相信你一定能读好,大家都试一试。 生: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很好,坚持这样读课文,就一定能把课文读得很流利。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生:突然发生。 生: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突然发生了。 师:就是说发生的时间很突然。余震突如其来,还有别的意思吗?“余震”是说大地震后的小地震,让我想起一个数学课中的一个词“余数”,数学中还有一条规则“余数一定除数小”,但是小多少并不确定…… 生:“突如其来”的还有一个意思是说余震的大小事先也不知道,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 师:是啊,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中,还要进行着手术,正是令人感动,你理解得很准确。 生:我读课文的第二段。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师:先说说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生:小钱只有18岁,就患了白血病,很可怜;骨髓很难找,终于找到了,真让人高兴。 师:正是大悲大喜,悲喜交加。小钱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难医治,小钱的生命就像——你再读读这句话,刚才没有读通顺,这次看仔细。 生:朗读:“生命就像不曾开放就将面临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师:你能在这句话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吗? 生:“凋零”和“绽放”,凋零就是凋谢,绽放就是开放。 师:人们常说“生命如花”、“岁月如花”,那是比喻生命的美好,让生命更加美好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于是你就有了这大悲大喜的感动,你的感觉是和全人类的感觉一致的。 生:我读课文的第四段。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你读得很投入,说说你的感动。 生: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危捐献骨髓,我很感动。 师:他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他知道—— 生:拯救生命更重要。 生:给予是快乐的! 四、深入阅读文本,整合教学资源,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在“小钱会感激谁?”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在心灵中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理解人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课堂实录: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想他一定会非常感谢为他捐献骨髓的那位台湾青年,因为他为小钱捐献了骨髓。 师:是啊,小钱患的是严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这是所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捐献骨髓对于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的中华骨髓库中的库存量只有4万多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库存23万份,而我国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万,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献骨髓。而这位台湾青年就是这样一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先行者,小钱应该感谢他,我们也应该感谢他! 但是,小钱感谢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生:(读课文) 师:读出新的发现了吗? 生:因为他是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生:(朗读)“在抽取骨髓的过程中,发生了余震……” 师:是啊,余震有大有小,房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样的时刻,人们最应该做的是—— 生:跑出去,在空旷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 师:但是,这个青年人却—— 生:仍静静地趟在病床上。 师:对,仍静静地趟在病床上。这里有一个字“仍”,是什么意思? 生:仍就是仍然,仍旧的意思。 生:就是说这个台湾青年像没有发生余震时一样,静静地躺在床上。 师:是他不知道发生了余震了吗?我想他不会不知道。那为什么他那样的一反常态呢? 生:因为他只想到救小钱,就顾不得自己生命的危险了。 师:白血病患者在进行骨髓移植前,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杀死体内的癌细胞,同时也会破坏身体的抵抗能力,生命处于生死的边缘,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移植骨髓,后果不可设想。一是骨髓就是和时间赛跑,和时间争夺生命。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身体下的病床吱吱作响……但是,这个青年人—— 生:仍静静地趟在病床上。 师:这需要多大的—— 生:勇气。 师:需要多大的—— 生:决心。 师:小钱能不感激吗?我们能不感动吗?把我们的感动读出来吧! 生:(朗读)改编过的第5自然段。 师:我不评价,也不想让别人评价,你自己说说你在读的时候,哪些地方在尽力表现自己的感动,也就是说你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努力? 生:“突如其来”很强调。 师:是啊,充满了危险。还有吗? 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我也很认真地读。 师:多么不容易,听出来了。还有吗? 生:“大家应该跑出去”和“青年人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想读出对比,没读好。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我们大家听了他说的和读的有一点启发吧。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改编过的第5自然段。 师:但是,小钱非常感激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捐献骨髓,仅仅是因为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骨髓吗?还有别的理由吗?在读读课文,仔细地找一找。 生:因为他不顾亲人的安危来为小钱捐献骨髓。 师: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生:(朗读)“在这场灾难中……” 师:在那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中,他的亲人是否平安无事,他还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只知道的是——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不知道,并不表示他不关心,不牵挂,不担心。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写下来。 生:(片断练笔)“这位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会想到哪些亲人,会想些什么?试着写一段话。” 师:能把你写的读一读吗? 生: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现在还好吗?我很想念你们,很想和你们在一起,但是我正在捐献骨髓,不能离开,很对不起。愿上天保佑你们! 生:亲爱的父母兄弟:我想你们在昨天的大地震中一定会平安无事的,我正在医院里捐献骨髓,一位杭州的青年需要我的骨髓,我马上就会和你们在一起的,不要牵挂。 …… 师:你们将这位台湾青年心里想的写的很真实,很感人。能有感情的独独这一段吗? 生:(朗读)课文第四段。 师:在大地震过后,在剧烈的余震中,这位青年不顾亲人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为海峡另一边的小钱捐献骨髓,用自己的爱心架起了一座——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根据国际上骨髓资助的有关规定,骨髓资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可以想象,也可以和其他同学配合表演。 生:(想象、表演) 师: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刚才想象的或表演的情景吗? 生:激动。 师:在你的想象中哪些是激动的? 生:他们会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还会泪流满面。 生:小钱可能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生:小钱会激动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 …… 师:小钱是不幸的,刚满18岁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小钱又是幸运的,终于在治疗期限内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小钱感激为他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的心情,我们能够体会,也已经体会到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更细心的体会小钱心中的那份感激,他还会感激谁呢? 生:他还会非常感谢李博士。 师:为什么?先不要急着回答,先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课文,特别要注意描写李博士的句段。我要看看谁理解得最正确,思考得最全面,表达得最清楚。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生:李博士为小钱从台湾青年身上抽取骨髓。 师:对,但不全面。我相信你和你的同学一定能回答好,你可以自己说,也可以请你信任的同学帮忙。 生: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从台湾青年身上抽去骨髓。 生: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从台湾青年身上抽去骨髓,并一路奔波送到杭州,为小钱作了骨髓移植手术。 师:看看,我们有多能干,竟然把这个问题回答得这样全面,真不简单。为我们的成功鼓掌。掌声更应该献给李博士,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中,他沉着地坚持工作——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 生:(朗读改编后的第五自然段) 师:这位李博士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携带着台湾同胞捐献的骨髓来到大陆。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让我们在深情地读读这段话。 生:(深情朗读改编后的第五自然段) 师:(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安排表)我们来看看李博士这一天的工作,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李博士真辛苦,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 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这样长时间的工作的呢? 生:为了救小钱得命。 生:我想到了一个词语——奔波,真不容易。 师:你很善于联想,很会学习,看着图表就理解了一个词语。 生:我觉得很奇怪,台湾和杭州很近,为什么还要往香港走? 师:是啊,为什么呢?一直飞过来不是更近,更节省时间吗?时间就是生命啊! 生:(无言) 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再深情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生:(朗读)“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我们已经两次走进小钱的心里,感受到了他心中感激,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在一次走进他的心里,小钱还会感激谁? 生:医护人员 生:朋友 生:亲人 师:是啊,这些人就在小钱的身边,时时刻刻给予小钱关心、爱护和支持,他们是怎样做怎么说的呢?课文中并没有具体描写。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师:对,我们可以重点想象两个时间里人们对小钱的关心。这两个时间是很特殊的,一个是当小钱知道自己患了白血病的时候,另一个是骨髓移植这一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两个日子里,小钱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医护人员是怎样想小钱传达他们的爱心的。并把他写下来。 在这里我们可以来学习另一篇课文,也许对大家会有帮助。我们先来读一篇课文《卡罗纳》,看看卡罗纳身边的认识怎样关心、爱护他的?用笔划下有关的句子。 生:(阅读《卡罗纳》) 师:你划了哪些句子,深情地读一读,要让我们都感受到人们的卡罗纳的关心。 生:(朗读)“老师对大家说……” 生:(朗读)“这时候,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身边……” 生:(朗读)“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是说什么好……” 生:(朗读)“母亲把我推开了……” …… 师:刚才我们读了人们对卡罗纳关心的句子,现在你能不能写一写人们对小钱关心的句子?你可以选择一个时间来写。 生:(片断练笔) 师:刚才,我看到同学们写得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写得很感人。把你们写的来深情地读一读,可以吗? 生:(朗读)这天清晨,小钱终于知道自己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小钱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呆呆地坐在床上,一言不发。妈妈笑着对他说:“孩子别担心,会有办法的。”医生轻轻的走进来,拍拍小钱的肩膀,说:要有信心,我正在寻找适合的骨髓。 生:今天是做骨髓移植手术的日子,再过几个小时就要进行骨髓移植了。现在,小钱静静地趟在病床上,是担心?是害怕?爸爸手里捧着一大束鲜花,笑着对小钱说:“我要用鲜花庆祝手术成功。”同学们对他说:“你要坚持住,我们等你回来。” …… 师: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爱护这小钱,奇迹才会发生;正是因为海峡两岸这么多人的爱心才架起了一座——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现在,我们再来回答上课开始时的一个问题: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苹果,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 生:能!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刻有很多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但是很少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更多的时候需要帮助别人,给予别人也许仅仅只需要说一句温暖的话,仅仅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但是,却能给别人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也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大的快乐,因为给予是快乐的,给,永远比拿快乐!
最后,我给大家留一个选择性的作业,可以做,也可以不做。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作业,也就是说有很大难度的作业,但是,我相信你们当中一定有很多人能够完成。作业是写一篇作文——高考作文——
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心灵的选择》 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