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移植、谈何容易、幸运、袭击、期待、突如其来、空旷、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学会凭借文本语言,体会丰富的思想感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领会抓住关键场景对比记叙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有关段落,在反复吟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有一位杭州青年,不幸得了白血病,刚绽放的生命之花,眼看就要凋谢了,这位身处绝境的杭州青年的命运会怎样?真让人揪着心啊! 同学们,听到这个令人心酸的消息,你会怎么帮助他呢? 生1:我会鼓励他,战胜病魔。 生2:我会捐献我的骨髓,挽救他的生命! 师:你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生3:我会邀请世界上最著名的治疗白血病的专家为他治病!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 师:老师为你想到的办法而骄傲!为你们的爱心而喝彩! 2、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这么小就知道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我非常愿意代表杭州青年谢谢你们。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身处绝境的杭州青年,最终获救了吗?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板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初读课文
1、师:首先,让我们走入故事中,和这位青年一同面临这场生死考验!听故事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生字的发音。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范读动画。
中的
2、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
3、师:谁来说说课文所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的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回答。
提示:
(1)故事发生的地点:台湾、大陆;
(2)人物:小钱、台湾青年、李博士;
(3)事情:台湾同胞捐献骨髓,挽救了大陆青年小钱的生命。
三、学习生字
1、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现在请你们再自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和字形,还可以把自己不会的词划出来。
2、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互相帮助记忆生词,生字。教师巡视。
3、教师考察学生记忆情况,让学生说说通过什么方法记住生字,通过什么方法了解生词的含义。
4、教师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指导生字,强化学生的记忆。
中的
四、感悟真情
1、师:1999年9月21日,对钱畅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对海峡彼岸的花莲慈济医院的人们来说,同样刻骨铭心。同一时刻,那里正上演着感人的一幕。好好读读课文,很多地方会让你感动,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都会震撼你的心,请你圈圈点点,好好体会。
2、学生自主研读。交流感动。
3、师:好,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你可以读一段, 也可以读几句话, 只要是令你感动的, 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哪位同学来说说。
提名回答。
(1) 生:我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 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这里你为什么而感动?
生:小钱得救了。
师:这是一个美丽的结果,患有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最终得救了,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泪,这是一种感动。
(2)生:我读课文的第五段。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生: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突然发生了。
师:就是说发生的时间很突然,余震突如其来,还有别的意思吗?“余震”是说大地震后的小地震。
生:“突如其来”的还有一个意思是说余震的大小事先也不知道,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
师:是啊, 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中, 还要进行着手术, 正是令人感动, 你理解得很准确。
(3)生:我读课文的第二段 . 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师:先说说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生:小钱只有18岁,就患了白血病,很可怜;骨髓很难找,终于找到了,真让人高兴。
师:正是大悲大喜,悲喜交加。小钱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难医治,唯有骨髓移植。找到骨髓适合的人也让人感动。这段中“生命就像不曾开放就将面临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你能在这句话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吗?
生:“凋零”和“绽放”,凋零就是凋谢,绽放就是开放。
师:还有别的同学有感动吗?
(4)生:我读课文的第四段 . 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你读得很投入, 说说你的感动。
生: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危捐献骨髓, 我很感动。
师:他之所以这样做, 那是因为他知道——
生:拯救生命更重要。
(5)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你们能带着一颗火热的心、一腔浓烈的情来读书,忧他人之忧!急他人之急,这感人肺腑的故事,不由自主想赞美,赞美这人间真情!
五、总结
师:小钱得救了,台湾同胞跨越海峡的炽热的血脉亲情使这朵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与其说救他的是台湾青年的骨髓,不如说是台湾同胞的无私爱心。下节课我们再来更好的感受这个故事中浓浓的情意。
六、作业
1、熟练书写生字。
2、熟读课文。
3、搜集有关白血病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昨天,我们走进《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小钱的生命把什么连在了一起?
生:海峡两岸——大陆和台湾。
2、板书: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 台湾
二、品读课文
1、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你们课外了解白血病,谁来说说。
学生交流资料。
2、师:一听说癌症,就会让人想到什么?
3、引读:钱畅,这个才刚满18岁的年轻人,他就患了……,他的生命就像……。在这如花的年龄,他却患了……,只能静静地……,但他心中却难以平静,他在想些什么?
4、师:得了白血病,真的没有一线希望吗?引读:目前有效的办法惟有……,才能使……。
5、师:但要找适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吗?请读读这两句话,找找有关词语说一说。
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可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这样的骨髓,在没有亲缘关系的十万个人里,大概才能找到一个。钱畅是幸运的,几经辗转,这样的骨髓终于找到了,就在一位台湾青年的身上。
6、师:“几经辗转”是什么意思?他们可能去哪些城市找过?
让学生朗读句子。
三、感悟真情
1、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 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师:说说你的想法。
2、生:我想他一定会非常感谢为他捐献骨髓的那位台湾青年, 因为他为小钱捐献了骨髓。
师:是啊,小钱患的是严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这是所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捐献骨髓对于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的中华骨髓库中的库存量只有4万多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库存23万份,而我国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万,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献骨髓。而这位台湾青年就是这样一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先行者,小钱应该感谢他,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但是,小钱感谢那位青年, 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 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有人说“看文如看山”, 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学生读课文。
(1)师:读出新的发现了吗?
生:因为他是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生:(朗读)“在抽取骨髓的过程中,发生了余震……”
师:是啊,余震有大有小,房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样的时刻,人们最应该做的是——
生:跑出去,在空旷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
师:但是,这个青年人却——
生: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对,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里有一个字“仍”,是什么意思?
生:仍就是仍然,仍旧的意思。
生:就是说这个台湾青年像没有发生余震时一样,静静地躺在床上。
师:是他不知道发生了余震了吗?我想他不会不知道。那为什么他那样的一反常态呢?
生:因为他只想到救小钱,就顾不得自己生命的危险了。
师:白血病患者在进行骨髓移植前,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杀死体内的癌细胞,同时也会破坏身体的抵抗能力,生命处于生死的边缘, 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移植骨髓,后果不可设想。移植骨髓就是和时间赛跑,和时间争夺生命。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身体下的病床吱吱作响……但是,这个青年人——
生: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大的决心。小钱能不感激吗?我们能不感动吗?把我们的感动读出来吧!
学生朗读第 5 自然段。
(2)师:但是,小钱非常感激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捐献骨髓,仅仅是因为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骨髓吗?还有别的理由吗?在读读课文,仔细地找一找。
生:因为他不顾亲人的安危来为小钱捐献骨髓。
师: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生:(朗读)“在这场灾难中……”
师:在那场里氏7 .3 级的大地震中,他的亲人是否平安无事,他还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只知道的是——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不知道,并不表示他不关心,不牵挂,不担心。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把你听到的写下来。
学生思考,片断练笔。
板书:这位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会想到哪些亲人,会想些什么?试着写一段话。
师:能把你写的读一读吗?
生1: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现在还好吗?我很想念你们, 很想和你们在一起,但是我正在捐献骨髓,不能离开,很对不起。愿上天保佑你们!
生2:亲爱的父母兄弟:我想你们在昨天的大地震中一定会平安无事的,我正在医院里捐献骨髓,一位杭州的青年需要我的骨髓,我马上就会和你们在一起的,不要牵挂。
……
师:你们将这位台湾青年心里想的写的很真实,很感人。能有感情的读读这一段吗?
学生朗读课文第四段。
(3)师:在大地震过后,在剧烈的余震中,这位青年不顾亲人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为海峡另一边的小钱捐献骨髓,用自己的爱心架起了一座——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可以想象,也可以和其他同学配合表演。
学生想象,表演。
师: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刚才想象的或表演的情景吗?
生:激动。
师:在你的想象中哪些是激动的?
生1:他们会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还会泪流满面。
生2:小钱可能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生3:小钱会激动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
……
(4)师:小钱是不幸的,刚满18 岁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小钱又是幸运的,终于在治疗期限内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小钱感激为他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的心情,我们能够体会,也已经体会到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更细心的体会小钱心中的那份感激,他还会感激谁呢?
生:他还会非常感谢李博士。
师:为什么?先不要急着回答,先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课文,特别要注意描写李博士的句段。我要看看谁理解得最正确,思考得最全面,表达得最清楚。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生:李博士为小钱从台湾青年身上抽取骨髓。
师:对,但不全面。我相信你和你的同学一定能回答好,你可以自己说,也可以请你信任的同学帮忙。
生1: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从台湾青年身上抽去骨髓。
生2: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从台湾青年身上抽去骨髓,并一路奔波送到杭州,为小钱作了骨髓移植手术。
师:看看,我们有多能干,竟然把这个问题回答得这样全面,真不简单。为我们的成功鼓掌。掌声更应该献给李博士,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中,他沉着地坚持工作——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
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第六自然段。
师:这位李博士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
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
师: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还想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李博士真辛苦,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
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这样长时间的工作的呢?
生:为了救小钱的命。
生:我看到了一个词语——奔波,真不容易。
(5)生:我觉得很奇怪,台湾和杭州很近,为什么还要往香港走?
师:是啊,为什么呢?一直飞过来不是更近,更节省时间吗?时间就是生命啊!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 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请同学们再深情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生:(朗读)“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我们坚信,海峡隔不断亲情,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架起的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我们华夏儿女的心中。
四、拓展写作
师:我们已经两次走进小钱的心里,感受到了他心中感激,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在一次走进他的心里,小钱还会感激谁?
生1:医护人员
生2:朋友
生3:亲人
师:是啊,这些人就在小钱的身边,时时刻刻给予小钱关心。爱护和支持,他们是怎样做怎么说的呢?课文中并没有具体描写。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想象两个时间里人们对小钱的关心。这两个时间是很特殊的,一个是当小钱知道自己患了白血病的时候,另一个是骨髓移植这一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两个日子里,小钱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医护人员是怎样向小钱传达他们的爱心的。并把它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