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大家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师:谈到端午节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谁呀?(生:屈原)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多媒体图及传说介绍),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源自屈原投江的传说 ,人们用端午节来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敬重和怀念。 师:我们今天到湖南去了解那儿的老百姓是怎样过端午节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端午日》,具体感受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美景。 二、检查预习。 三:1.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文题,是围绕什么事件展开的? 明确:主要围绕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是顺序。即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 2.文中写了湘西地区端午日哪些习俗? 明确:用雄黄蘸酒在额头上画个王字、穿新衣、吃鱼吃肉;划龙船竞赛;追赶放下水的鸭子等。 3.从全文看,作者写了哪三个场面?其中详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1)争先恐后看赛龙舟(2)龙舟竞渡盛况(3)河中竞追鸭子,其中龙舟竞渡场面写的最详,包括赛前准备、赛手配置以及赛事盛况以及领赏庆贺等。 4.文章描写湘西地区地区端午节的民俗风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赛和追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选的民族精神。字里行间饱含着由衷的赞美之情。 5.文中写茶峒人过端午节的盛况,内容丰富却不记流水帐,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明确:文中写端午日的民俗有七八种之多,在所写的几种民俗中,作者十分讲究详略得当。开首仅用两句话就交代了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这三种习俗,然后着重描写全茶峒人到河边看划船和赶鸭子的竞赛,文末又仅用一句话就简要交代了竞赛“到天晚方能完事”。在两项竞赛中,又详写龙舟竞渡,略写赶鸭竞赛。描写划船竞赛,又着重写划船的人及其精神风貌:占主体地位的桨手、“带头的”指挥员、调理下桨节拍的鼓手和锣手,突现奋力争先的拼搏镜头,使语者如临其境,如睹其人,如悦其情,获得享受。 6.阅读本文要用心体会作者用精炼的语言来表现盛大场面的语言特点,试举例说明。 明确:文章不长,却能够把茶峒人过端午节的民俗风情表现得精彩纷呈,饶有情趣,显示出语言的条理清晰,精练明白而又蕴含丰富,比如开头写看热闹的场面,用三个“莫不”就把男女老幼争先恐后地有条不紊地表现出来,写竞赛场只用三句话分别写桨手,带头的,擂鼓打锣的外貌和动作,热烈的场面使人仿佛如临其境,写追鸭子的活动只用一句“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一个“新的花样”、两个“各处”简洁明白,一种热闹,欢腾,人鸭竞逐的生动画面使读者如在眼前。 7.教师小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有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几千年的文明,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方文明。而这些也越来越被世界了解,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喜欢。世界人民亲身感受到了来自东方文明的魅力,世界为之惊叹,为之喝彩。中国在了解世界,世界人民也在了解中国。同学们让我们为把中国推向世界而努力吧!
巩 固 训 练
当 堂 练 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茶峒( ) (2)干燥( ) (3)擂鼓( ) (4)洞穴( ) (5)泅水( ) (6)节拍( )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zhàn( )酒 (2)划jiǎng( ) (3)缠guǒ( ) (4)nà( )喊 3.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10分) (1)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________,手脚________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A.强壮粗大 B.结实伶俐 C.健康伶俐 D.结实粗大 (2)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________嘭嘭铛铛地把锣鼓很________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A.立即纯粹 B.即刻单纯 C.即刻单调 D.顿时纯粹 4.填空。(10分) (1)《端午日》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 》《 》等。 (2)虽然《端午日》不是专门的写民俗的文章,但我们从中也可了解到当地端午节的民俗。当地的端午节的民俗大体主要有以下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下列一段话中加粗动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A.参加龙舟竞赛的每一个人,分工明确。 B.龙舟竞赛都在锣鼓声下协调展开,场面甚为壮观。使人如同身历其境。 C.十几个桨手在锣鼓声的指挥下,一起运作,整齐划一,从中可以看出大家的“合作努力”。 D.龙舟竞赛使人感受到当时竞赛场面的热烈,当地群众活动的纷乱无序。 1.(1)dòng(2)zào (3)lèi (4)xué(5)qiú(6)pāi 2.(1)蘸(2)桨(3)裹(4)呐 3.(1)B(2)B 4.(1)沈从文;现;边城、长河(2)划龙舟、饮雄黄酒、追赶放鸭 5.D(“群众活动纷乱无序”不当,应为“体现了很好的组织和很好的纪律”。)
课 后 作 业
联系课文,思考回答问题。 1.文章写龙舟赛前全茶峒的人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答: &nb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