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潘口中心学校 徐涛 刘成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端午的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欢快愉悦。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3、探究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渊源,领悟爱国、爱民、合作、争先的生活真谛。 教学重难点: 1、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2、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趣 1、同学们,你知道 我国传统的节日有哪些?(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你知道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吗?(学生交流)今天,让我们跟着现代作家沈从文到湘西地区去领略茶峒人的怎样过他们的端午节的? 2、作者简介:沈从文 , 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全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三个精彩的场面? 2、请你以解说员的身份,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场面。 三、自主阅读,领悟内涵。 1、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湘西一区端午节的哪些俗风情? (学生交流:①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②划龙船竞赛;追赶放下水的鸭子。) 2、课文写了欢庆端午日的“全茶峒”人有哪些? (学生交流:①妇女、小孩子;②军官、税官、有身份的人;③划船的人;④呐喊助威的人;⑤好事的军人;⑥善于泅水的军民等。) 3、课文一开始用三个“莫不”句展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对全文起什么作用? 4、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说说这些场面展现了茶峒人的什么精神?(争先、合作、爱国、爱民) 四、赏读场面,展开联想 1、课文琯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赛船时的外貌和动作,运用了哪些准确而生动斩词语?请把这些词语圈点出来,体会这些词语对表现赛船的场面的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写外貌的:头上缠着红布包头;写动作的:持、划;拿、挥动、指挥;敲打、调理。) 2、放飞想象 ①假如你是岸上的一名观众,你会什么做? ②假如你是船上的名赛手,你希望做的是什么? (师生明确:奋勇争先、团结就是力量) 3、赛船过后的赶鸭竟赛,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 (师生明确:与民同乐) 五、总结扩展,课外延伸 1.结合下面的材料,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 a.早在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就传到了韩国。从1967年开始,“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与扶植。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准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 b.2006年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是一种尊严。针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他认为“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尴尬。” c.一些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而言,真正有用的永远是我们愿意并能够将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2、我国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或励志的名篇佳作,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所积累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
板书设计: 端午日 沈从文
河边看划船 带头的 拿、挥动、指挥 爱国
河上赛龙船 鼓手、锣手 敲打、调理 爱民
争先 追赶鸭子 桨手 持、划 合作
备教手记:关注传统节日,关注风俗民情,应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述的热烈紧张、充满节日气氛的情境中去;感受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欢快愉悦,探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渊源,从中获得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新人益启示,鼓励学生了解、关心、参与、保护有关的民俗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