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教案
|
教学目标 1、了解湘西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感受赛龙舟场面描写的精彩,散文语言的精练、生动; 3、体会赛龙舟活动表现出的激励争先、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强化学生的团结精神、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1、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 2、文章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导入 谜语:一个白胖子,裹个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食品)粽子!我们在哪个传统节日里吃粽子呢?端午节!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请听这样一首七绝“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 端午节是纪念谁的呀?纪念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国灭亡后,他满怀悲愤地投入汨罗江中,以身殉国,这一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相传沿江的百姓闻讯后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抢救屈原,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江里的鱼虾蛟龙咬噬屈原的尸体。从那以后包粽子、赛龙舟便成为一种习俗沿袭至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就形成了一个节日——端午节。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湖南湘西地区端午节习俗的散文《端午日》。 二、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仅仅是小学毕业,后来却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完全是自学成才。他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 《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沈从文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描绘了湘西地区宁静的山水美景,淳朴的民俗风情。这篇课文《端午日》就是节选自中篇小说《边城》中的民俗风情描写。 三、扫清字词障碍 1、注音 蘸酒(zhàn) 茶峒(dònɡ) 伶俐 (línɡlì) 擂鼓 (lèi) 呐喊 (nà) 铛铛(dānɡ) 老鹳河(ɡuàn) 戍军 (shù) 泅水 (qiú) 2、解词 伶俐:灵活。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助威:帮助增加声势。 泅水:浮水,游泳。 戍:(军队)防守。 莫不:没有一个不。 不拘:不论。 3、辨字形: 燥、躁; 桨 、浆 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的三个自然段,大家一起初步感受一下端午节的节 日气氛和湘西地区端午节的特色。 1、从文中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个句子。 “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第3自然段) 这一句话概括出了两项活动,哪两项?能否用更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两项活动? “船和船的竞赛”——赛龙舟 (第1自然段) “人和鸭子的竞赛”——追(捉)鸭子 (第2自然段) 2、除此之外,文章还给我们介绍了湘西茶峒人端午日的哪些习俗呢? 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 3、这么多的习俗都做了详细介绍吗?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详:赛龙舟 略:捉鸭子 最略: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一笔带过) 五、研读第一段赛龙舟活动的内容并做深层探究 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有两项最为重要的习俗,一是吃粽子,另一个就是赛龙舟了,这里作者也是使用了最多的笔墨,把塞龙舟作为最中要的内容来写。可是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中原地带的人来讲,这样的活动还是极为少见的。大家想不想见识见识龙舟竞赛的盛况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如何描绘的。 1、速读第1段中描写“赛龙舟”的内容,看看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个场面?哪几个场面? 三个场面 :①赛前观看的场面 ②龙舟竞赛的场面 ③赛后领赏庆祝的场面 2、结合课文,分析第一个场面描写的作用。 ①铺垫下文 ②烘托节日气氛 ③突出核心地位 介绍划船的起点、终点、比赛地段,为下文写竞赛场面作铺垫。三个“莫不”的使用,把全茶峒人万人空巷前去观看比赛的情况生动得展现了出来。烘托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也把“赛龙舟”在端午节各项活动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出来。 3、龙舟竞赛的场面又是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来写的? ① 赛前准备——做得非常充分(暗示下面比赛激烈、精彩) ② 赛手配置——十分合理(暗示下面比赛激烈、精彩) 找出描写各类赛手动作
的动词(实写、正面描写) 桨手:持、划 带头的:拿、挥动 鼓手锣手:敲打 ③ 竞赛高潮——采用侧面烘托手法,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梁红玉在黄天荡老鹳河抗击金兵,一场水战几乎使得金兵全军覆没。这与龙舟赛有关吗?两者有相似点吗?这里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与前文描写赛手配置有什么不同? 两者相似点:鼓声如雷声,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水战时擂鼓,激战喊杀声。梁红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是虚写。通过这种虚写来突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热闹欢腾。这是直接写竞赛场面的正面描写吗?是侧面描写!作者采用了虚写和实写相结合,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赛手的外貌动作)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和热烈氛围。 4、比赛如此紧张、激烈、精彩,奖品是不是很丰厚啊?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奖品到底是什么呢? 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 奖品并不丰厚,并且“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人们并非为奖品、利益而来,图的是欢乐。体现出隐藏在激烈竞争背后的目的,并不是像正规运动会那样非要分出个胜负高下,而只是一种普天同庆的节日活动。冲淡了竞争的紧张,更把节日的欢庆气氛突出出来,再次烘托节日气氛。 体现的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奋力拼搏精神,表现出的是人与人的真诚。 其实,在我们的校运会上,不管是参赛的选手也,啦啦队也好,尽管得到了奖品算不了什么,啦啦队不用说了也奖品也没有。但大家图的就是能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对不对。同时,齐心协力,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六、简析第二段捉鸭子活动的场面 1、速读课文,找一找安排这个余兴节目的目的何在。 目的是与民同乐,增加节日的愉快气氛。 2、找一找“捉鸭子”与“赛龙舟”的不同之处。 如果说“赛龙舟”还是有意宏扬一种奋发向上、团结合作的精神的话,这里“捉鸭子”则更倾向于娱乐性,与“赛龙舟”相比,更显得轻松、愉快,又不乏热烈,烘托了节日气氛。两个场面形成对比。 七、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 1、条理清晰 2、详略得当 3、场面描写精彩 4、虚写与实写相结合 5、采用侧面烘托手法,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八、总结 湘西的端午日,赛龙舟是重头戏。作者抓住了这个重点,像一个向导一样,为我们详细描述了龙舟竞赛的精彩场面。采用实写与虚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比赛的紧张、激烈、精彩,节日气氛的热烈与欢腾。让我们仿佛和茶峒人一同欢笑、嬉戏,置身其中,共度这个喜庆的节日。 九、作业 1、描写校运动会的一个比赛场面,做到条理清晰,详略得当,试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字数不少于500。 2、常规字词作业 3、课课练
板书设计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端午日》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
下一篇文章: 《端午日》学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