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教案 生活的滋味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民俗风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4、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教学重、难点: 1、分析龙舟竞渡的精彩场面描写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 法:巧设问题情境促使生成 注重多元对话启迪思维 学 法:沉浸文本在活动中体验 自主探究在评议中感悟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解决字词。 2、布置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条件查阅沈从文简历,端午节及其他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相关诗文等资料,并分类制成读书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年起有三大传统节日新增为法定假日,你知道是哪三个吗?(学生作答。)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这首诗是哪个传统节日的?(多媒体展示: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引入课题,板书:端午日) 2、学生简介端午日的来历和相关习俗 是不是的有地方的螶习俗都一样呢?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民是怎样过端午日的。 二、整体感知,体验端午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①湘西人端午日都有哪些风俗?(用三字词语概括) ②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顺序是什么?(划出相关的语句) ③你认为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什么? (学生回答端午日风俗:穿新衣 画王字 吃鱼肉 看划船(赛龙舟)捉鸭子;文章的顺序:时间顺序;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赛龙舟) 三、评读赏析,感悟端午 1、阅读第一节“把饭吃过后”到最后 思考:龙舟赛到起点和终点; 龙舟的外形特点; 参赛人员的分工; 龙舟竞赛的场面描写。(从文中画相应的语句。) 2、朗读龙舟竞赛的场面描写,分析场面描写的常用方法。 ①提问:前阶段学校开运动会,假如现在要你描写一下运动会激烈的比赛场面,首先你会对什么进行描写?(引导学生回答运动员的竞争)那么描写运动员你会写什么呢?(学生回答运动员的动作-----动词的运用) ②请你划出文中龙舟比赛场面的动词,并思考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动词准确生动) ③提问:除了描写参赛人员的激烈紧张的竞争外,作者还描写了哪些人,有何作用? (明确:两岸观赛的人,从侧面突出比赛场面的激烈紧张-------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相结合) ④提问:作者在写到比赛进入高潮时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这种情景真在眼前吗? (明确: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的情景--------------虚写,实写结合) 3、总结场面描写的方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虚实结合 准确的动词 4、根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带头的、锣手、鼓手、桨手、群众……),用一段连贯的话有针对性地向大家介绍你在活动中所在的位置,所做的事及所起的作用。 示例:我是我们这一队的带头的,就坐在船头上。你们看,我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只小令旗。比赛开始后,我就左右挥动小令旗,指挥船只的进退。在我的指挥下,桨手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龙船好似长龙出没于波光烟雨之中,直冲终点线。 四、分析意义,培养精神 1、提问: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 2、既然奖励不丰厚,那你认为龙舟比赛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明确:合作努力的光荣 (力量从团结中来)培养了勇往直前、力争上游的精神。引用筷子的典故启示学生要有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 3、延伸:联系实际来谈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精神,并说说对你的启示。 老师提示或总结:四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抗洪救灾…… 五、拓展延伸,端午之争
1、无论是湘西人民的习俗还是我们这里的习俗,都是我们的祖先在久远的古代流传下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洋节日涌入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不断受到年青人的青睐和追捧,他们乐此不疲,甚至说传统节日太土了,我们只要洋节日。 2、据报道,韩国人认为端午节源于韩国,并成功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举引起中国民众的激烈抗议。 3、端午节不仅存在着国际争议,就在国内也是如此,比如苏州“端午公祭伍子胥”引发与湖南端午节起源之争。 对以上三则材料你是怎么看待的呢?请写下你的感想。 六、教师总结 当我们感受过湘西端午的喜庆与热烈后,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了端午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价值。端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它起源于湖南还是苏州,我们都可以共享之。但是新时期一个民族如果不懂得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要濒临被他邦侵占,这将是文化沦丧!所以,保护传统的文化,使其散发现代光芒,我们人人有责! 七、课后学习: 1、到网上浏览各地的端午习俗,收集有关端午的诗歌,做一份“端午文化行”小报。 2、读写迁移:请同学们运用刚学的场面描写来写一段学校周一升旗仪式或课间操时的场面,20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