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端午日》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理念:

把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引导、自学讨论法。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课文,了解湘西地区端午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让学生感受赛龙舟场面描写的的精彩以及作者生动精炼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场面描写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桨手的风采,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2、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   2、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四)、教学难点:

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好一个场面。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吗?(春节、端午、中秋)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出示儿歌: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可见,在民间端午节习俗多,场面热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端午日》,作者是沈从文,看一看湘西地区的端午节是怎样的。

二、预习检查

1、走近作者

过渡:让我们先走近作家沈从文,了解一些关于他的基本情况。
沈从文(1902——1988),苗族人,生于风光如、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端午日》就选自《边城》。(幻灯片4)
教师补充两点:
(1)、沈从文老师只是小学毕业,却当上了大学教授,这一切完全是靠——自学成才;
(2)、如果你在新华书店看见沈从文老师的书,你一定要买回来看看。只要你打开他的书,你就会被书中所描写的充满神秘色彩的湘西世界所吸引!希望正处于金色年华的同学们能多多地亲近文学: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2、字词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蘸( )酒 峒( ) 戍( )军 泅( )水

擂( )鼓 桨( )手 鹳( ) 呐( )喊

(2).辨字。

戍(shù) 戌(xū) 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

干燥 急躁 噪音 洗澡 早操

挟持 狭窄 侠女

(3)释义

伶俐 呐喊 与民同乐

三. 结构分析

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文题,按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是顺叙,即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

第一段,描述全茶峒人端午日到长潭看赛龙船的欢腾场景。是全文的重点,主要写了河边看划船、河上赛龙船和胜利者领赏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写全茶峒人到河边观看划船。

交代了当地端午日的习俗后,介绍了划船的地段和终点,为下文写龙舟竞渡作了铺垫。“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了酒画了个王字”,既显示了过节的喜庆气氛,又展示了民风的淳朴,并显出虎虎有生气。“上午11点左右,全茶峒的人就吃了午饭……莫不倒锁了门”,真是迫不及待,全家出动,家家如此。“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上层人物也不例外,大家同庆端阳,真正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三个“莫不”,活出湘西民风、民俗的特点。

第二个场面,写划船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制和龙舟竞渡的盛况。

“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表明准备充分,一点也不马虎。“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暗示了竞争的激烈。赛龙船时,作者运用一系列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写出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有特征的动作,表现了赛龙船场面的热烈气氛。“梁红玉老鹳guàn河水战时擂鼓”的联想,催人遐思那鼓声冲天,士气高昂的激烈战斗场面,进一步渲染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

第三个场面,写划船竞赛的优胜者领赏和军人放鞭炮庆贺的情景。

虽然只有两句话,但气氛同样热烈感人。

第二段,记叙赛龙舟后人们水中追、捕鸭子的情景。

首先,交代了放鸭河中的目的是“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接着“绿头长颈……,颈脖上缚起了红布条子……”,色彩鲜艳,很好地突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最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热烈、欢腾的嬉戏场面:“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这不亚于龙舟竞渡的激烈程度。

第三段,点明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毕。

表明节日欢乐时间久,而且使读者欣笑着掩卷遐思。是呀,读到“人和鸭子的竞赛”时,谁能不暗自发笑呢?

四.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初读课文,把握小说主要内容及中心。

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乐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五、学生交流

1、文中写了湘西端午日的哪些民俗?(穿新衣、王字、吃鱼吃肉、看划船、赶鸭子)

2、这些活动的参与度如何?从哪些文字可以感受到?(3个“莫不”、“任何”、2个“全”)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下文写龙舟比赛营造热闹气氛并设置悬念)

3、其中详写的是哪两件事?(龙舟竞渡、追赶鸭子)

六、重点研习赛龙舟片段

1.第一个场面,河边看划船。

(1)文章是如何渲染当天热闹的气氛的?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端午日》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端午日》公开课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教案设计
    十一 端午日
    《端午日》教案
    《端午日》课堂教学实录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教案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
    《端午日》教学设计4
    端午节的由来
    端 午 日
    端午的鸭蛋  教学实录  原创
    [教案与实录] 《端午日》教学实录
    《端午日》课堂实录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苏教版] 端午日教案 生活的滋味 苏教…
    《端午日》课堂实录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教案   生活的滋味
    <<端午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教学设计5
    端午节的来历、简介、风俗、诗词、谚…
    《端午日》说课稿
    《端午日》教学案
    《端午日》导学案
    《端午日》
    《端午日》教案
    节日诗词赏析之端午词
    作文:端午之日
    关于端午节的诗词赏析《五月五日》
    第11课   端 午 日
    端午日课堂教学实录
    端午日教例评析2
    《端午日》教学设计2
    六    雪
    七   雷电颂
    八   短文两篇
    九    海 燕
    十   组 歌
    《端午日》获奖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课堂…
    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端午…
    《端午日》教学设计3
    《端午日》说课设计
    《端午日》教学案
    端午日
    端午日教学实录
    苏教七上《端午日》课堂实录
    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精品教学设…
    端午日教学实录2
    《端午日》说课
    《端午日》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
    《端午日》教学实录
    《端午日》课堂实录
    端午日教例评析3
    端午节诗词赏析
    《端午日》学案
    《端 午 日》说课稿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课堂教学实录
    《端午日》教学实录 2
    《端午日》互动学案
    《端午日》教学简案教案
    《端午日》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教学…
    《端午日》教学实录
    [七年级] 七年级《端午日教例评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