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课教学中我十分强调以科学探究为主来组织教学。因此,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教师要通过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科学问题,形成科学观点、发现科学规律的全过程,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并内化。本着将学生定位于科学探究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兴趣,直接以“如何让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引题开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就围绕着“使各种物体浮起来的方法”的进行,学生通过自己想办法,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在实践活动中明白:改变形状、借助漂浮物体或改变自身重量和改变水的性质等方法能使物体浮起来,达到了激发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科学知识的目的。
在探究改变物体沉浮规 www.unjs.com 律的环节,教师做的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材料和自行设计的探究方法,要求学生针对已经沉到水里的材料或自己需要的材料,小组合作想办法使它们浮起来,并做好记录。小组合作探究,在学生与学生的倾听和讨论中,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反馈中,最后自行探究发现改变物体沉浮的规律。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能力得到发展,问题的可持续研究,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打破教学时间限制,问题研究不再是一节课、一周的时间,而是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具有设计问题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虽然,我在本课当中很想把我的理解和很多想法运用到教学当中去,但是毕竟能力有限,在教学实施的过程有些尝试还有待于今后改进。另外,在课堂中语言还要再精练点,让学生很快地明确要做的工作,这样可以留多一点时间用于探究活动上去。
《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十二单元认识完折线统计图、学会选择条形统计和折线统计图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安排本节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是通过统计与我们生存空间密切相关的天气、气温、空气质量等情况,进一步巩固条形、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学会搜集有用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同时渗透环保意识。而要完成这些统计,势必需要大量数据,这是书本教材提供不了的,所以本节课教学时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幻灯片、网页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使教学行之有效。
在教学《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一课时,主要在三方面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一、通过幻灯片展示苏州美景,让学生感受生活在苏州这样一个鱼米之乡非常的幸福,渗透应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二、为了完成苏州地区的天气和气温变化情况统计,我把2006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整月的《苏州日报》制成电子期刊供学生随时了解当天的天气和气温,从而完成统计并进行相应分析;三、通过链接“苏州环保局”的城市空气质量查询,了解苏州及全国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并制成条形统计图分析、比较,从苏州到全国更透彻地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通过教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 整合彰显实效
1、整合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在学生读统计图、画统计图、分析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综合应用统计的知识,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学生通过亲自查阅《苏州日报》电子期刊,同桌合作完成苏州地区天气和气温的变化情况统计,一方面巩固画统计图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统计图,了解到苏州地区2006年11间,前半月气温教高,而后半月集中降雨,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2、整合提供大量素材。通过组织学生课前了解苏州的特产、名胜古迹、历史等相关方面知识感受苏州的美;课时通过浏览网页查询天气、气温、空气质量等相关信息,学生又得到了不少信息;课尾通过上网学习环保小知识并进行辨析,在学习统计的同时又增长了不少环保知识。而这些都是教材所无法提供的,充分展示了整合的优势。
3、整合提供学生操作的平台。本课的操作分三类:一、搜集信息;二、画统计图;三、课尾留言。一节有效的数学课应该是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并主动寻找知识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应用于生活之中。本课时,通过整合,充分提供给每一位学生操作、锻炼、学习、发表意见的机会,提高学习的实效。
4、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多媒体的刺激,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之间的互相转换,可以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学时,从同学们幸福的神情中充分感受到:今天我是快乐的。从欣赏、操作、比较、分析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们忙而快乐着,下课时还有学生对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恋恋不舍,他们新奇网络上有那么多有用的信息,自己还可以亲自操作。从同学们的“三言两语”中感受到他们今天的收获是丰富的。
二、 整合与新课程共存
整合与新课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理由一: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并非所有问题、所有学生都能亲自体验、亲自经历,如本节课始的苏州美景并非所有学生都曾见过、《苏州日报》可能学生见过但不一定能把整月的报纸提供出来、而其它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就更不用说了,整合课不仅解决了这些难点,还能更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供他们探究。理由二:新课程指出课堂应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在本节整合课中不仅做到了,而且体现得更恰到好处。从搜集有用的信息到画统计图,从读统计图到分析统计图,学生不仅掌握了双基,更好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真正做到学习有用的数学。
本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以学生操作为主,但在实际教学时部分学生因操作不熟练所以略有参差不齐,如最后的三言两语快的同学已经书写完提高,慢的同学刚打完名字;在进行空气情况统计时,部分学生统计的速度较慢,画统计图不太熟练又造成快慢不一,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故在今后教学时,应先进一步了解清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操作能力,使教学开展得更顺利,效果更佳。
本课属于教材后面的选修教材,主要是教会学生了解选择画图工具的方法,掌握画图工具中各种工具的使用。电脑绘画的特色在于他/她可以画出各种各样普通画笔画不出来的效果。学校条件有限,所以我没有带孩子们去机房,而是由欣赏书中图片来了解几种不同绘画工具的特点。其中包括油漆笔、麦克笔、喷枪笔、波浪底纹笔等。本课我是当作欣赏课来上的,孩子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最后请他们回家试着用电脑绘画软件中的各种笔画一副自己喜欢的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