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青花瓷器>的教学反思
我园开展的优质课评比中,我上的是一节美术欣赏课,引导幼儿欣赏青花瓷器,是中班下学期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具准备的很充分,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幼儿的知识准备不够
在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中,我制定了一条目标是让孩子初步了解青化瓷器的发展史.活动中我准备一段青化瓷器发展的讲解稿,和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图片图片,我一边播放图片,一边念讲解稿,然后简单的提了几个相关问题例如“青花瓷器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什么时候制造的青花瓷器最棒?”…,孩子们的反应很淡,只有极个别的孩子注意到老师所说的几个朝代的名字。孩子们根本没有关于中国历史、朝代的知识经验,所以不理解老师的问题,当然也就无从回答。这个活动目标对于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2、教师的知识准备不够。
在活动欣赏过程中,我为孩子准备很多青花瓷器图片,这些青花瓷器大多是元、明、清时代的,造型各异,有很多瓷器我也不太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用途,也不知从何途径考查,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对部分青花瓷器讲解的不够仔细,只是大概的欣赏了一下这些瓷器上的花纹。
3、制作课件的水平有待提高
在本次教学中,我准备了两份课件,一份是幻灯片播放是我自己制作的,另一份介绍青花瓷器发展史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并不太适合幼儿欣赏,跟我所写的讲解词也不匹配,但是由于自己水平有限,也找不到别人帮忙,所以只好“将就”着用了。所以也导致孩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对所教的内容能够掌握得不够好.
推荐:小学语文资源 语文教学助手 快收藏吧 [02-04]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注册 | 登陆 | 忘记密码 | 联系我们 | 投稿帮助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教吧首页教育文库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音乐小学品德小学美术小学体育歇后语排版工具信息技术综合学科资源中心板报中心学前教育脑筋转弯历史今天成语词典学校联盟作文网2012年春学校各项工作计划大全
《青少年文学》学校投稿作文集
□好英语学习网站推荐
□学英语找英语培训专家
□点击进入英语学习世界
|
综合学科
|
小学科学
|
小学品德
|
小学美术
|
小学体育
|
小学音乐
|
信息技术
|
其它学科
|
-
位置: 小学教育吧 >> 综合学科 >> 小学科学 >> 教学反思 >> 正文[作者:内详 来源:内详]
《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教学反思
[2011-1-27] [浏览:196次] [编辑:Admin]
-
《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教学反思
本溪满族自治县泉水中心学校 段甲钰
《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一课,是以学生的观察比较活动为主线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以观察—比较—归纳—综合为重点。从新鲜的鱼干与腐败的小鱼之间的观察比较活动入手,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观察比较活动。并且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发现平常未能发现的秘密,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归纳和综合并形成科学概念。使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科学的习惯。
回顾本节课,谈一下自己的收获:
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方法的培养。由于对腐败物品的观察是学生从来没有接触的。因此,在观察腐败的小鱼的活动前,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观察?”虽然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甚至还不符合实际,但这都是学生在思考后所得出来的,都经历了一个想的过程,对此我进行适当的鼓励。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表格,这样学生就会想到综合用感官去进行观察,使已有的知识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上。这样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益处的。这也正是科学课所追求、所期待的。
在教学中,我力求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食物,但是变质的食物吃后对身体是有害的,对于这一点学生可能意识不到。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课件,增强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积极性。课件的演示,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很多问题,同时也会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此时我将问题引到本课上来:如何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
在教学中使学生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产生推测——对自己的推测进行验证(观察、比较、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将所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科学概念。以科学探究为主,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内化。例如:在使学生明白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这两个科学概念时,我首先问:“小鱼腐败变质说明了什么?”生答:说明小鱼的身上有霉菌(即微生物)。教师问:“小鱼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腐败变质了?”生答:“是小鱼身上的霉菌多造成的。”教师又问:“霉菌是刚开始时就很多的吗?”生答:“不是”。然后教师让学生汇报上节课的实验结果,哪块面包上的霉菌长得快?学生如实回答。教师问:“你从实验中发现面包上霉菌生长快慢的原因了吗?”有的说与水分有关,有的说与空气有关,还有的说与温度有关。最后教师问:“霉菌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水分、空气和温度等。这样在师生的共同探讨下科学概念就自然的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形成了。
在教材的使用上我做了一个尝试。为了在观察比较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去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在教材所提供的两组观察比较的实例中选择了其中的一组,实践证明这一点是可行的。课堂上的40分钟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利用好这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去经历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一直是我在教学中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在实例的选择上我认为只要是有针对性有代表性,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贴近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去展开探究的都可以。
在学习储存食物的方法上,我以储存一条鱼为例,提问:“你有什么好的储存方法?”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各抒己见。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因势利导从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上入手,凭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帮助学生回忆和整理已经形成的对食物变质原因的认识。重点使学生明白储存食物方法的科学道理。在知识的拓展上,结合实际生活,及当地的自然资源,反馈很多有价值的经验。虽然本课的教学时间已经结束,但并不意味着探究活动的结束。例如:蘑菇、蛋类、山野菜等农村常见的食物的一些储存方法这些都是在课本上找不到的,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使得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