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李新超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评委: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2页例1、例2的《时间的计算》,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秒的认识以后对时间进行的简单的相关计算,通过计算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换算,在学生对乘法的学习有限的基础上,采用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讲解。通过课本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时学会进行相应的思考和计算,能自己灵活处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课本做一做是相应的例题练习,而练习十四中的题型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时间计算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的把握,也为以后学习的新知识中遇到相关的时间计算打下铺垫。
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数格子和数据对比的方法进行时间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更进一步确定相应的时间单位所代表的不同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并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表演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人人都要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观念。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两种相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时与分兑换的时间的计算。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比赛法:(让学生在课前就组织好的小组,对课堂表现好的小组和成员都加分)运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比较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在比较后运用奖励的方法,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2)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在本节课最后,我设立了一个情景的练习,让学生真正体会时间单位的意义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学法
1) 观察,小组交流,归纳的方法,在学习例1时,通过观察和定义性的理解,更明确了1小时=60分。在学习例2时,小组交流合作归纳出时间计算的方法,学生已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合作,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2) 情景演示的方法。课的最后可让学生在自己完成练习十四的估计时间后,让学生代表现场演示,创设一个情景,运用钟表的准确时间再一次进行计算并对比答案,以答案相近为准,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眼的基础上笼统的把观察时间,计算时间和时间观念的培养进行总结。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探索--解释--运用--拓展--小结”的模式展开,在进行教学例题的时候关注学生对方法的理解,通过做一做和练习的讲解,帮助学生克服所遇到的问题,再在情景的氛围中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一)、复习引入
1.给出钟面,让学生很快的指出时针.分针.秒针。
2.让学生分别说出时针.分针.秒针的区别。(长短不同,所走的路程代表的意义不同)
3.教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学生集体回答)
4.出示屏幕上右下角的时间,点名学生拨出,再告诉学生等下放学的时间,让另一名学生当场拨出,在拨出放学时间时,所有学生屏息观察。
5、引出课题:刚才我们都看到了从现在到放学我们的钟面的针在动,其实这说明了我们要进过这个时间才能放学,那要是要你来算一算其中进过了多少时间,我们就要知道如何计算时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巩固已有的知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复习,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时间观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2时=( )分
(1)教师:1时是多少分?(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小组合作交,反馈
a. 60+60=120分
b. 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3)教师进行点评,并让学生拨动钟面确定答案。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小组代表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再完成P63的第2题,先小组完成,再集体订正,最后教师再强调时间的进率是6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提取已有的知识概念:1时=60分,再通过合作探究得出2时=120分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运用,明确时间进率。]
3、让学生完成P63的第1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再看看第3题,通过数据让学生说以说在相同的时间下他们与我们的区别,体会科学的神秘,明白时间的重要性。
4、教学例2:
(1)用课件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能说说出: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教师:在哪里得到的以上信息。让学生学会在情景中读出时间。
(3)教师: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4)学生思考,再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3×5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教师要强调,时针没有大格移动可以用分的数据相减就得出结果了)
(5)教师:要是我是6时10分起床,到上课时间8时10分,这段时间过了多久呢?
跟学生分析:此时分的数据没有变化,时的数据变化了。让学生总结出8时减6时即8-6=2,是2小时,也可以说120分,因为2时=120分。
(6)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例2,培养学生观看情景图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当中进行简单的时间的计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想出各种计算时间的好办法,实现算法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P63的第4题.(小组形式点代表板书出答案,集体订正,比较出优秀的小组,并给小组和成员分别加分。)
2.估一估P64的第6题,然后点名两位同学分两组对穿衣服,收拾书包进行表演,(点名的学生要求是班上一名平常做事麻利的和一名平常做事稍磨蹭的)学生分为两大组用手表给他们计时,并做好当时时间记录。学生分别算出所使用的时间。教师收集学生的时间记录,当场集体进行计算,得出正确结果,但跟学生强调,原估计的结果以相近则可。让学生体会两人所得的答案区别在何处?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时间,你觉得谁谁的时间安排得更妥当。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巩固练习、情景表演,让学生把知识再巩固一遍,并懂得运用到实际中去,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