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中感受西蒙、桑娜一家的贫穷,体会桑娜的善良及忐忑不安的原因,体会渔夫的善良和坚强。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对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的向往之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善良。 教学难点: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中有更深刻的感悟。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一、 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跳水》这篇课文,还记得它的作者是谁吗? 2、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照片),这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名作。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穷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这篇课文中的《穷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怎样的震撼呢?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0页,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学们,这篇课文情节曲折,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 4、谁能说一说你提出了哪些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 5、大家不仅能够根据课文的重点词句和主要内容提问,而且多数同学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老师把同学们的问题归纳整理,做为我们一会儿深入学习课文的要求。想知道我们的学习要求是什么吗?请同学们看屏幕(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谁来读读学习要求?(学习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1、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两个孩子抱过来?2、桑娜把孩子抱回来后,心里为什么忐忑不安?3、渔夫身上的担子那么重,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动笔到书中画一画有关句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老师相信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吗? 四、汇报交流。 (一)、汇报交流第一个问题。 1、师: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桑娜对两个孩子的关心和 对邻居西蒙的同情。 3、指导学生朗读以下段落: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他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睡熟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1)师:善良是 桑娜与生惧来的美德,善良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怎样才能读出桑娜的善良呢?请同学们看屏幕(大屏幕出示句子):谁来读这段话? (2)师:此时,我们感受到了桑娜的身上有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善良的力量,那就是爱的力量,此时桑娜除了抱回两个孩子外,她没有别的选择。教师范读这句话: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师:让我们再来感受桑娜的善良,谁来读这句话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4、指导学生朗读以下段落: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1)、师:同是穷人,桑娜更深深地理解西蒙的难处,这就是人间最可贵的真情——同情。怎样才能读出桑娜对西蒙的同情呢?谁来读这段话? (2)、师:不仅桑娜同情西蒙,我们也很同情西蒙,怎样才能读出你对西蒙的同情之情呢?自由练读这句话?(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谁来读? 教师范读,再指名读。 (二)、汇报交流第二个问题。 1、师:此时,西蒙已经悲惨地死去了,桑娜抱回了两个孩子,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可她却忐忑不安起来。桑娜为什么会忐忑不安呢? 2、引导学生体会桑娜矛盾、忧虑、担心的复杂心情。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弄清下列问题。 (1)多了这两个孩子后,桑娜家的生活状况会怎样呢? (2)桑娜都爱谁? 教师小结并板书:生活的贫穷是桑娜忐忑不安的重要原因。(边说边板书)桑娜现在的生活就很穷,收养了两个孩子后生活会更穷。 (3)自由读这段话(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 ,揍我一顿也好!”),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从桑娜矛盾的内心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她收养两个孩子的愿望的强烈,决心的坚定。 3、指导朗读:师:虽然桑娜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生活的贫穷让桑娜矛盾重重,忐忑不安。怎样才能读出桑娜不安的心理呢?谁来读这段话?(9—11自然段) 请同学们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老师也想读读这段话,行吗?师范读。 此时的桑娜多难啊!如果是老师我会溜泪的?谁再来读这段话?(配乐读) 这段话中的省略号可能省略了桑娜的一些想法,让我们来试着补充一下。 (三)、汇报交流第三个问题。 1、师:此时此刻,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希望事情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作家就为我们写了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渔夫身上的担子那么重,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这两个孩子呢? 2、引导学生体会渔夫的善良、坚强。相机引导学生弄懂下列问题: (1)、你认为渔夫对邻居的事应该负责任吗? (2)、“熬”还可以换成哪个词?你认为用哪个词最好? (3)、在困难面前,渔夫是多么坚强,下面就请同学们听着风声、海浪声想象一下,在这个死里逃生的夜晚,渔夫是怎样与风浪搏斗的?(播放风浪声) (4)、为了抚养西蒙的孩子,桑娜和渔夫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怎样熬下去呢? 教师小结并板书:透过这个“熬”字,我们不难体会到渔夫和桑娜的身上有着一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3、指导朗读。渔夫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话语是那么朴实、那么感人。让我们来读读渔夫的话。(大屏幕出示句子: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 ,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 如果是你,你能熬过去吗?这就是渔夫的善良带给我们的深深的震撼。让我们再来读这段话,从渔夫的身上汲取更多的力量。(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4、指导分角色朗读。我们刚才学得只是课文的高潮部分,怎样才能读好12——27自然段渔夫和桑娜的对话呢?下面我们分角色来读,让我们体会桑娜和渔夫共有的善良。谁读桑娜的话?谁读渔夫的话?谁读旁白部分?(配乐分角色读。) 评一评他们读得怎么样? 你认为你现在最能读好谁的哪句话呢?谁来试试? 五、拓展升华。 1、请同学们看图,当西蒙拉开帐子后,他和渔夫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2、同学们,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图画,现在让我们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吧! 老师起的名字是:爱心无价,真情永存。 3、课文以穷人为题,你认为穷人穷吗? 4、作者从语言、动作、心理这几个方面对渔夫和桑娜就进行了描写,从而使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美好品质,这也是我们在今后写作文的时候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与文中人物对话的机会,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呢? 5、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禁要思考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善良和乐于助人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美德。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永远以渔夫和桑娜为榜样,永远做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大家有信心吗? 附板书: 20 穷人 收养两个孩子 穷 更穷 宁可自己受苦 也要帮助别人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打开了帐子。 “哦,金头发,还真可爱呀!以后我要更加努力的打鱼,为了我的这个家!”鱼夫激动的说。 桑娜又开始缝补那破旧的鱼网了。 15年以后…… 今天是西蒙的最小的孩子小学毕业的那天,桑娜很高兴,不光因为这个,还有他们家已经不再像当年了,自己有可一间鱼铺,一年的经济足够维持他们度过这一生。桑娜自己的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让鱼夫和桑娜都感到欣慰。 可这时,西蒙那最小的孩子问我:“妈妈,我和哥哥的头发颜色为什么不跟其他哥哥的颜色一样呢?” 这话可问倒了桑娜,可这桑娜也想过,却不知道如何跟她的孩子解释。 桑娜微笑地说:“这是个秘密,等你长大了以后再告诉你!给你一个惊喜。” 那孩子似懂非懂的看着桑娜。 以后的几个月里他们一家都过得很平淡,但一个大波浪发生在西蒙两个孩子逃跑的那一天…… 那一天,几乎全村的乡亲都一起找这两个孩子。而这一天又下起了几年罕见的大暴雨,山路比冰还滑,许多人怕自己出事都早早地回家了,只剩下桑娜和鱼夫,而他们的五个孩子竟然没一个出来一起找。他们顶着大雨,踩着山路,终于在一棵小树旁边找到了他俩。把他们拽回了家里。 桑娜端起微微颤抖的手抚摩着西蒙的小儿子问:“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们说我和哥哥是你们从大海里捞回来的,说我们是杂种,让我们马上离开这里!” 鱼夫说:“该到跟他们说的时候了……” 鱼夫把事情的从头到尾都跟两个孩子说了,那两个孩子跪了下来:“妈妈,爸爸你们永远都是我们的妈妈,爸爸。” 桑娜的五个孩子也过来了对着西蒙的孩子说:“弟弟,对不起,请原谅我吧!” 他们一家又开始过着平淡的生活,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上天给他们的恩赐。因为桑娜有七个孩子,还有一个幸福的家。 这个故事结束了,他们虽然穷,但是他们很善良,这要比那些腰缠万贯的人幸福的多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