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四川省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 杨 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及对黑暗制度的痛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及对黑暗制度的痛恨。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俄国作家契珂夫的作品《凡卡》。知道了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前夜,九岁的凡卡给乡下爷爷写信的事。大家想一想,凡卡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学生思考发言)凡卡在城里的生活让他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于是,他向爷爷写信倾诉他的悲惨遭遇,希望爷爷能带他离开莫斯科,带他回到家乡去。 二、课文学习 1、读信悟情,感受凡卡的悲惨生活: ⑴ 师:凡卡在城里有着怎样的悲惨遭遇。认真读凡卡的信,把凡卡悲惨遭遇中深深触动你的地方勾出来,再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⑵ 学生勾画批注,教师巡视。 (指导学生:一个词语,一个 感叹号一个问号都是批注的方式。) ⑶ 师:孩子们结合自己的勾画,把自己的感受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 ⑷ 学生汇报。 师:凡卡的哪段遭遇触动了你,把自己的勾画和感受,和我们一起交流。 ① 指导凡卡挨打: 指导凡卡第一处挨打: (小事挨打,打得狠──老板凶残,凡卡悲惨 。) 抽学生汇报: 读,谈体会。 教师出示CIA课件: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 师:这段文字,他感受到……,你感受到什么?孩子们自己读这段文字,体会体会。 学生自读 。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 小事挨打,打得狠──老板凶残,凡卡悲惨。 学生发言: 引导体会“打得狠”。 你从哪里感受到老板凶狠的? 生发言。 师指导: “揪”什么意思? (师点红“揪”,学生发言。) 在字典里“揪”是紧紧地抓,使劲地拉。孩子们,揪揪自己的头发,什么感觉。 (疼。) 是啊,被老板揪着头发的年仅九岁的凡卡是多么的疼啊!老板只是揪吗? (点红“拖”“揍”。) 看着老板的 这 些 动作,你想说什么? (学生发言:老板残忍、凡卡可怜。) 你感到怎样? (气愤。)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读。) 看到老板的这些动作,你还想怎么读。 (学生2读 。) 引导体会“因小事挨打”。 师:鞋店老板下这么重的手打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小凡卡到底犯了什么错? (给小崽子摇摇篮睡着了。) 就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凡卡就被老板揪着,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一顿,看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学生发言:凡卡可怜,老板凶残。) 你感到什么? (悲伤、愤怒。) 读出来。 (学生3读。) 一点小事,等待凡卡的都是一阵毒打,那大事呢?真是难以想象。 师:在冬夜里,睡得迷迷糊糊的九岁的凡卡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一顿。老板为什么不马上打?要揪着拖到院子里去打? (学生发言:院子里地方大,好打;老板怕影响自己的孩子睡觉……) 此时此刻,孩子们的感受也许是伤心,也许是愤怒,也许是痛苦。用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吧。 (抽学生带着感情读学生4读。) 你的读让我如此深切地感受到小凡卡的痛苦。谁还想读? (学生5读。) 你是在用心去和小凡卡交流。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把自己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 (学生齐读6读。) 指导凡卡第二处挨打。 师:凡卡这一次因小事被揍,让我们看到了他悲惨的学徒生活,但这仅仅是开始。凡卡这还是被打得轻的呢?被老板打得最厉害的一次,你们看到了吗? 学生1读:“被老板用楦头打晕”。 谈感受。 (出示CAI课件。) 师:老板用什么打凡卡的。 (楦头。) 楦头是什么?楦头做鞋子的模型,一般由木头做成。谈谈你的感受。 (老板凶残、没有人性……) 带着你的感受,你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学生2读。) 九岁的凡卡居然被老板打得昏了过去。谁还想读 ? (学生3读。) 可怜的小凡卡,他在鞋匠家过着怎样的日子啊!正如他给爷爷倾诉的那样:(出示CAI课件,生齐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指导凡卡第三处挨打。 师:凡卡在鞋匠家里,只被老板一个人打吗? 学生发言,出示CIA课件: 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学生1读,谈谈你的感受。 (残忍。) 哪一个词语让你感受到老板娘的残忍? (戳。) 师:孩子们摸摸自己的脸,说一说你的感觉。 (软、嫩 。) 师:九岁的凡卡的脸是很嫩的。再看看老板娘的动作(戳),而且是“直戳”,不停的“戳”。你想对老板娘说什么?(学生发言)你想对凡卡说什么?(学生发言)带着你们感受到的,读。 (学生齐读。) 指导凡卡第四处挨打。 师:在鞋匠家里,凡卡要被老板打,要被老板娘打,有人同情他吗?(没有)不但没有同情,而且──(伙计还捉弄他)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学生1读“偷黄瓜被打”并谈感受。 师:不但不同情,还要捉弄凡卡,伙计们真可恶,但老板更可恨。 师:孩子们,再让我们看看老板的动作。谁来读一读老板的动作? (学生2读: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 师:老板随手捞起的可能是藤条,可能是木棍,可能是铁棒……此时,你想说什么? (学生发言:老板残忍,凡卡可怜。) 把你的心情融入读中去吧。 (学生3读。) 师:想读的孩子,一起来。 (学生4读。) “挨打”小结: 可怜的小凡卡,小事挨打,大事更要挨打,被老板打,被老板娘打,还要被伙计捉弄挨打……每一天,他都是怎样捱过来的啊!让我们看看凡卡被毒打的几个场面,再次体会小凡卡的悲惨生活吧。(出示CAI课件,学生读)分组来读,共同来体会。 ② 指导凡卡“挨饿”部分: 师:凡卡在鞋匠家的悲惨遭遇,只是挨打吗?他还有哪些遭遇触动了你。(学生回答:挨饿。)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学生1读相关文字,谈感受: 九岁的凡卡,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连饭都吃不饱,孩子们,想象吃不饱饭的凡卡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又瘦又小……) 凡卡是如此的饥饿的,老板们却是大吃大喝。你想说什么? (学生发言。) 如此的反差,多么的让人气愤啊!带着你的体会,读。 (学生齐读。) 出示CAI课件: 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⑶ 指导凡卡“挨冻”部分: 师:吃不饱的凡卡,还有什么悲惨的生活景况呢? (“挨冻”学生读相关文字、并谈感受。) 指导“在过道里……”部分。 学生读,谈感受。 师:睡在过道里的小凡卡一边挨冻,一边还要照顾老板的孩子,多可怜的小凡卡啊。 师:凡卡挨冻,你还从哪里看出来? 指导凡卡没有鞋子穿 凡卡在哪里做学徒? (鞋店。) 为什么在鞋店里做学徒却连鞋子都没有?(学生发言)鞋店里最不缺的是鞋子,但凡卡却没有鞋子,鞋店老板根本不把凡卡当人看。在寒冷的冬天,连一双御寒的鞋子都没有。那其他东西他有吗?(没有)凡卡有的只是挨打、挨饿,挨冻。 ⑷ 指导“凡卡对爷爷的乞求”部分: ① 师:凡卡在信里只向爷爷倾诉了自己的这些遭遇,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饥饿、寒冷、毒打,随时随地都在伴随着他,折磨着他。这对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承受得了吗?想象着他的心情。听听凡卡对爷爷的乞求吧。 ② 指导朗读: 出示CAI课件: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的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师:孩子们,你想怎样读这段话,自己读一读。 学生1读。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什么? (学生评价 。) 学生2读。 师:他的读,让你又有什么体会? (学生评价 。) 师:虽然他们的读不一样,但传达的都是凡卡想回家的信息。你还想怎么读。 学生3读。 他的心已经和我们的小凡卡共鸣了,谁还想读。 师:男孩子们,你们能体会到受尽虐待的悲伤的小凡卡的心情吗?用读表达出来吧。 男生4读。 女孩子们,你们现在就是可怜的受尽欺辱的可怜的小凡卡,你多么想亲爱的爷爷帮帮你啊!读。 女生5读 。 ⑸ 总结凡卡的生活状况: 师:孩子们,凡卡在城里鞋匠家过的是什么日子,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学生发言。) ⑹ 学生填写小诗,升华情感: 师:孩子们,小小的凡卡在鞋匠家受尽了虐待。但是,在莫斯科这么大的城市里,却无依无靠,他无法向人倾诉,他只能把所有的痛苦埋藏在心里。现在,让我们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这首小诗。 CAI课件展示: 在鞋匠家里, 他忍受着______ 他忍受着______ 他忍受着______ 但他仅仅只有九岁。 热闹的莫斯科,有那么多人, 但____________ 繁华的莫斯科,有那么多东西, 但____________ 在这______的圣诞前夜, 我听见, 他___地叹了口气, 我知道, 他想______。 学生读自己的小诗。 (抽1个学生,教师相机点评。) 真是一首忧伤的小诗。 教师与学生一起读诗。 孩子们,多么动人的诗啊,老师也填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带学生一起读诗。) 出示幻灯: 在鞋匠家里, 他忍受着饥饿, 他忍受着寒冷, 他忍受着毒打, 但他仅仅只有九岁。 热闹的莫斯科,有那么多人, 但没有一个人关心他。 繁华的莫斯科,有那么多东西, 但没有一样东西是属于他的。 在这冰冷的圣诞前夜, 我听见, 他悲伤地叹了口气, 我知道, 他想回家。 2、回忆家乡,感受家乡的快乐美好: ⑴ 学生读凡卡对家乡的回忆,体会家乡生活的快乐。 师:家乡到底有什么呢,这么吸引凡卡。孩子们,让我们来看看凡卡对家乡的回忆吧。(出示13段)自己读一读,这段回忆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发言。 教师指导学生感情诵读。 引读: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箭一样地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真是快乐的日子。 体会家乡快乐: 因为有爷爷,乡下的日子是多么的快乐。在乡下,还有许许多多凡卡的好朋友同样让他感到快乐:阿辽娜,独眼的艾果尔,马车夫,当然,还有那只听话的讨人喜欢的小狗──泥鳅…… 回忆里,家乡是这样的快乐美好,而现实生活又是这样发悲惨痛苦。此时,我们已经完全能理解小凡卡对回家的渴望了。 三、探究悲惨生活根源,升华情感 1、师:小凡卡把这封宝贵的给爷爷的信塞入了邮筒。带着希望睡熟了,温暖的热炕,慈祥的爷爷,讨人喜欢的泥鳅都出现在了他的梦中,多么温馨,多么甜蜜……孩子们,小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2、学生发言: 不能。 爷爷根本就无法收到他的来信。 3、师:一封死信,它的命运就像我们的小凡卡一样,无人关心,无人过问,爷爷永远都不知道…… 4、师:还有什么原因,让凡卡的美梦只能成为一场虚幻? 学生发言:社会制度的黑暗。 5、师:是啊!正如凡卡所说,菜啊!茶啊!只有老板才大吃大喝!莫斯科里,房子全是老爷们的……在哪个罪恶黑暗的沙俄时代,“织布的没衣裳,编席的睡光床,作鞋的脚冻僵”不公平的现象是如此普遍,城市这样,乡村同样如此。这一切,爷爷一个人,能改变吗? 6、师:孩子们,让我们假设一下,假如凡卡的爷爷能收到这封信,假如,爷爷可以给凡卡写一封回信,想一想,爷爷会写些什么? 四、作业布置 以“乡下爷爷的回信”为题,用爷爷的口吻给小凡卡写一封回信。认真思考一下,这封信,你怎样来写…… 【板书设计】 凡 卡 悲惨痛苦 (挨打 挨饿 挨冻) 快乐美好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凡卡,契诃夫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凡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凡卡》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下一篇文章: 《凡卡》结尾创新思维教学案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