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西林壁:庐山西林寺的墙壁
2、 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西省境内。
3、 缘:因为
《题西林壁》,纯是从自然景物得到某种悟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诗中的哲理,既可 以理解为世事因人成相,而人人各据一端,所见不同,欲见真相,需要脱出 自身的处境,从高远处观照;也可以理解为人生陷落在世俗的事物之中,乍 惊乍喜,忽忧忽乐,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到无限的时空观 反观这一切,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宋诗好说理是普遍的现象,很有些作 品因此而变得干硬枯燥,但苏轼的诗较少给人以这样的感觉;像上述一类优 秀之作,则既有深厚的内涵,又不乏诗意情趣。这主要是因为苏轼常常从一 个具体环境、具体经历、具体景物中触发思考,善于把哲理与抒情写景熔为 一体,善于通过亲切妥帖、富于才思的比喻表现哲理,使人读起来饶有兴 味。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能够这样写哲理诗的人为数并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