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T >> 题西林壁 >> 正文

 

题西林壁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首古诗。

   3、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

  课  时:1课时

教  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课件出示学习任务)。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播放庐山风景。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

(1)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底)

(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点拨: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五、感悟写法

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2、将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

 

附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题西林壁,苏轼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题西林壁教学过程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课稿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苏轼词的人生哲学——《念奴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韩军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
    【写作背景】念奴娇
    苏轼诗词鉴赏<念奴娇>
    苏轼(1037~1101)北宋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
    念奴娇品评
    苏轼   念奴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我教《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建议
    《赤壁赋》关于练习
    《赤壁赋》问题探究
    《赤壁赋》整体把握
    《赤壁赋》电子教材
    《赤壁赋》的美人意象
    《赤壁赋》的悲音从何而来
    “一洗万古”二《赤壁》──前后《赤…
    “乌台诗案”和《赤壁赋》
    《赤壁赋》课文鉴赏
    《赤壁赋》多义词辨析
    《赤壁赋》教学设计
    巧用经典 化工无痕──对《赤壁赋》…
    《赤壁赋》特殊句式
    《赤壁赋》课文题解
    《赤壁赋》课文助读
    《赤壁赋》生字注音
    《赤壁赋》多音字辨析
    《赤壁赋》形近字辨析
    《赤壁赋》字词解释
    古今品评《赤壁赋》
    《赤壁赋》通假字
    《赤壁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赤壁赋》课文导读
    《赤壁赋》词语古今异义
    《赤壁赋》课文背景知识
    《赤壁赋》写作特点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建议
    《赤壁赋》有关资料
    《赤壁赋》参考图片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从赤壁时文看苏轼儒、释、道思想
    两作赤壁赋 双赋传千古──浅析前后…
    清风凌波,流光千古──苏轼《赤壁赋…
    笑解千愁,江月知我心──《赤壁赋》
    《赤壁赋》课文评点
    我读苏东坡《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行走在精神的高地──苏轼《前赤壁赋…
    《离骚》教学反思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历代名家汇评
    《赤壁赋》教学设计
    重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诵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离骚》…
    《赤壁赋》难解句子
    文具“四美”绝唱千古
    《赤壁赋》“窈窕之章”探解
    赤壁赋 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谁是开导者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浅谈苏轼的…
    苏轼的文论和散文
    才子苏轼
    苏东坡──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
    解读苏轼《前赤壁赋》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赤壁赋》备课三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课文赏析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2
    江城子 密州出猎译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堂实录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教版九…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创新教学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2
    赤壁之战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赏析
    《石钟山记》说课稿2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1
    《石钟山记》导读说课稿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石钟山记
    “笑李渤之陋”实可陋--读苏轼《石钟…
    石钟山记-苏轼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译文、鉴赏
    名篇《石钟山记》的由来
    《石钟山记》教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悦目、会心、畅神和超越──苏轼《赤…
    《赤壁赋》结构分析
    《赤壁赋》的句式特点
    《赤壁赋》课文导入
    《赤壁赋》重点难点指导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写作特色
    《赤壁赋》词类活用
    读苏东坡《赤壁赋》
    《前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上下文照应
    饮酒诵诗传真情──深入解读《赤壁赋…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轮回思想──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
    《赤壁赋》中心意思
    《赤壁赋》学习要点
    走出心灵的阴霾──佳作《赤壁赋》赏…
    《赤壁赋》学法指导
    《赤壁赋》教学疑难十问
    《赤壁赋》设疑赏析
    赤壁赋
    东坡居士
    苏东坡突围
    一咏三叹文赤壁
    读赤壁赋前后二首
    《赤壁赋》设疑赏析
    在凄苦中挣扎和超越──苏轼《前赤壁…
    吟苏轼──读《赤壁赋》
    《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略析
    穷则独善其身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点将过关
    《赤壁赋》迁移赏读与检测
    《赤壁赋》必记知识精选
    自题金山画像
    西江月
    《赤壁赋》课堂实录及反思
    《赤壁赋》教学设计
    圆润锋芒
    苏轼的赤壁
    《赤壁赋》课堂练习
    阿房宫赋
    后《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杂谈
    狱中寄弟子由
    《赤壁赋》教学设计
    风雨任平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问题探究
    《赤壁赋》教学实践及后记
    30岁有关教学的反思──我的一堂“…
    自然关照下的苏轼情怀──《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反思
    《赤壁赋》知识点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和简要实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