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备教策略
存缺斋主
[学情分析策略]
进入新课程的高二上学期学生,对语文课本必修1-4的学习已经结束,开始适应课前充分阅读文本、适当拓展阅读面的要求,课前已基本了解了林冲在《水浒传》中的情况,并对本课的主题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进而探究《水浒传》全书的主题提供了条件。
[文本定位策略]
《水浒传》选篇初中学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小学学过关于武松打虎的故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也比较熟悉,因而对《水浒传》的基本情节有较好的把握。中国古代白话章回体长篇小说在必修3中刚刚学过《红楼梦》选篇《林黛玉进贾府》,对白话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必修5第一单元。学习本课一方面要探究本课的主题思想,另一方面还应该拓展探究《水浒传》全书的主题思想。某一篇的主题可能是确定的,但一部长篇巨著的主题可能是复杂的、多元的。可以通过从前接触过的《水浒传》选篇进行主题归纳,分析比较与本课的异同。
[目标确立策略]
我国传统白话章回体长篇小说十分重视情节的完整性,注重环境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注重动作、语言、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然而,无论是展开情节还是刻画人物,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这就是作品的主题思想。因而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语言风格的鉴赏,来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目的,进而探究作品的主题思想,乃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目的。
[教法选择策略]
《水浒传》这样的白话小说使用地道的宋元白话,让人感受到我国传统白话的感人魅力。现代语体文从出现就深深地打下欧化的烙印,应该让学生了解我们自己的白话系统是十分精确与美妙的,这也是我们现代语言的重要源头。因此,朗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由于白话浅近,小说内容不难理解,除了现代不再使用的一些词语需着重了解外,感知语言的表现力应该是学习的重点,而这也必须以朗读来实现。先让学生了解《水浒传》,预习中做到:一是熟读课文;二是提出自己在理解课文时遇到的问题。介绍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与林冲故事相关几回的故事梗概,为学生将课文的内容与前面的故事内容很快衔接扫清障碍。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文题或有关情节寻找突破口,深入体味人物的特征和命运,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文本解读策略]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总是先情节而后事理,情节是具体的,事理是抽象的。对叙事类作品的解读最基本的就是理清情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基本情节:开端——沧州遇旧,发展——买刀寻敌、接管草料场,高潮(结局)——山神庙复仇。
可以补充课文之后的最主要情节:林冲在柴进的指引下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林冲又是委屈求安。待晁盖、吴用等人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后,王伦又不容这些英雄,林冲又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王伦,却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
情节是人物成长的历史,在以上情节发展过程中,林冲的性格由委曲求全、安分善良发展到刚烈、反抗但不坚决,再到随遇而安,最后到奋起反抗,从而完成了性格的成长。
《水浒传》刻画了众多形象生动的人物,但像林冲这样性格经过发展、成长到成熟的却并不多见。课文整个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了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地突出了“逼上梁山”的主题思想。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这一点我们可以同鲁达、李逵对比,看看鲁达的落草,与“逼”的作用不大,他很有些积极主动的意味;至于李逵,则颇有些巴不得呢。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不同的生存境遇和性格特点决定了个人的命运以及对命运的选择。这一点是要分析、探讨的。
由此也可以引出这样的问题:梁山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吗?有人说《水浒传》是写农民起义的,梁山一百单八将有几人是真正的农民?
即使课堂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起码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原著,养成独立分析问题、不人云亦云的思维品格。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这也是我们在阅读中应该认真体会、反复咀嚼的地方。
[流程安排策略]
第一课时
第一步:宏观阅读
首先扫清文字障碍,例如宋元白话中常用而今天不用或意思发生变化的词语:
不合、过卖、下饭、将、汤、伴当、物事、结果、转背、消耗等等。
其次弄清楚朗读时要注意的读音,例如有的需要儿化处理,有的要读轻声:
酒生儿(儿化)、过卖(轻声)、下饭(轻声)、伴当(轻声)、物事(轻声)等等。
再次弄清楚残留的话本语言特点,例如:
话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话不絮烦、只说、再说等等。
一、情节归纳
在课前充分阅读课文、课堂朗读(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的前提下,归纳情节:
第一部分——引子(1自然段): 林冲沧州遇故交。情节主干包括插叙李小二情况和林冲、李小二的对话。作用: 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冲、李小二的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第二部分——开端(2-5 自然段):林冲买刀寻仇敌。情节主干包括: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
酒店来人,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的:来人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仇敌,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一部分体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第三部分——发展(6-9 自然段):林冲接管草料场。情节主干包括: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本部分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这一部分体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是:随遇而安,委曲求全,心存幻想。
第四部分——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林冲山神庙复仇。情节主干包括: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这一部分体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是:忍无可忍,彻底绝望,终于出手。
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就因为妻子漂亮,被高干子弟看上,导致自己被百般陷害,最后家破人亡。终于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这个步骤不必过细分析情节和人物,只是大体上把握,使学生对情节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即可。
二、人物归纳
在朗读课文、归纳情节的同时,设计规范的板书,顺便写出涉及到的人物:
林冲:主要人物,一切矛盾纠葛都围绕他展开
李小二夫妇:过场人物,属招致则来,挥之则去的次要人物,但他们的出现从侧面表明林冲性格中的善良,他们的感恩行为在情节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陆虞侯、福安:未出场人物俅球的爪牙,献计迫害林冲者兼实施迫害者,其中陆虞侯还是与林冲交往多年的朋友
管营、差拨:同李小二夫妇一样的过场人物,同林冲无仇无恨,却在利诱下成了帮助陷害林冲的主谋
从以上人物分类中可以看出人物安排的特点:
第一, 两个阵营,林冲一方是弱势群体,没有靠山,无人帮助,处在明处,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任人宰割,按照这样了逻辑,他本应该走向死亡,结果却是报仇雪恨、雪夜出奔。
高俅一方是强势群体,身居高位,爪牙成群,但主脑并不出场,出场的都是小楼罗,他们为非作歹都是经过主脑批准的。按照必然的逻辑发展,其阴谋应该得逞,结果却是毒计败露,楼罗被杀。
第二, 人物的对称性。一个是两个阵营的对称,一好一坏;一个是出场的对称性,林冲一出场,引出李小二夫妇,李小二夫妇引出陆虞侯等人的同时高俅就在暗中出场。这种特点可以看出话本和戏剧的痕迹,好处是简捷而严谨。
第二课时
第二步:微观阅读
对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的品鉴,同样是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提出要求,师生朗读课文时请大家把相关描写勾画出来。
一、景物描写
首先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直接描写风雪。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
第一处:“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这是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为全文情节发展定了环境景物基调。
第二处:“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这是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
第三处:“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是林冲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
这两处的两个“紧”字,还有“正”“越”两个词的修饰,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
其次分析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第一,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时,只见:
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
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第二,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在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以上分析、归纳必须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的品读自然归纳,切不可生硬灌输、简单举证。
还要恰当地分析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雪大天寒,迫使林冲外出沽酒以抵御严寒,因此躲过一劫——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又迫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因此又躲过一劫——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又迫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因此又意外得知真相——于是报仇雪恨。
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二、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主要分析有关林冲的细节描写:
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
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
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把门拽上,锁了。
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再看林冲进了山神庙: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除了连杀三人又很讲次序的一连串动作之外,还有一个省略的细节,就是:
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
教材编者可能顾虑林冲杀人太过恐怖故而删去,却也删去了林冲性格变化的有力证据。试想,“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这个动作该是多么潇洒、简捷!可见林冲并非不会杀人、不敢杀人,只是没逼到份儿上,实在逼急了,杀几个人易如反掌。一旦出手,就已经忍无可忍了。我觉得这个细节要比按顺序杀仇人更精彩。
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有的细节描写则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有的细节描写同时兼有以上两方面作用。
三、语言特点
一方面是人物对话:品读庙外三人的对话,体会其妙处。
通过这个描写,对以前的情节进行了巧妙的补充,并交代了整个阴谋的策划过程,并由陆谦等人亲口说出,这就比别人介绍更易于使林冲认识到仇人的凶狠残忍,更易于激起他满腔怒火,从而促使他毅然做出了手刃仇敌的壮举。这是促使林冲思想性格发生剧变的关键,因此要详加描写。
一方面是作品叙述的语言:大量的宋元白话,口语化,贴近生活,有的词语现在还在使用,有的词语虽然已经不用,但在作品中保留了当时的语言原貌。前面列举的词语要在朗读中细加品味。
第三步:对比阅读
本课主题归纳:通过人物分析、景物描写、细节描写,对林冲性格变化的原因已经能够达成共识,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也具体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水浒传》主题质疑:但是,如果根据了解的《水浒传》其他人物上梁山的原因、经过,就会发现很多人不但不是被逼上梁山的,反而是主动上梁山的。还有一些人是被梁山给逼上梁山的。
例如鲁达,他因为抱打不平打死镇关西而丢了官儿,跑到五台山当了和尚,变成了鲁智深;又因为醉酒闹事在五台山和尚也当不了了,被师傅遣到东京相国寺当和尚,也没当上像样的和尚,只做了看管菜园的“等外”和尚;又因为在野猪林救林冲,连和尚都当不了了,于是他就快乐地上了二龙山当山大王,直到后来上了梁山。
如果说林冲杀人是被动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的话,那么鲁智深杀人却是为了帮人,帮助弱者,完全是主动的,是出于狭义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任何社会都有不平,并非林冲、鲁智深生活的社会独有。没有人逼迫鲁智深先上二龙山后上梁山。
再如李逵,嗜赌如命,打伤人而亡命天涯,在江州劫法场救宋江又大开杀戒,滥杀无辜,于是伙同大家快乐地上了盼望已久的梁上,没人逼他。不让他上他还不高兴呢!
再如武松,因打虎而扬名天下,他不打虎虎要吃他,所以他打虎是主观为自己,客观帮别人;他杀嫂、杀西门庆呢,是为哥哥报仇;醉打蒋门神呢,是为施恩出手,属以暴易暴,并不光彩;血溅鸳鸯楼也是良莠不分。
如果从出身看,林冲、鲁智深属有一定神会地位的下级军官,而武松则属市民阶层,李逵属农村无赖。再看宋江、卢俊义、李应、柴进等人,或刀笔小吏或大贵族或大地主,都不是农民。
那么,是否可以说《水浒传》是写农民起义的书呢?能否根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个个案是揭示官逼民反的就断定整个《水浒传》也都是如此呢?这是应该拓展探究的问题。
其实,历来对《水浒传》主题都有不同说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析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为将来选修课学习积累经验)
1.课外选读《水浒传》某个人物(如林冲、杨志、武松等)的精彩章节,改写成故事或剧本。
2.尝试写《水浒传》文学评论,或搜集相关资料写关于《水浒传》的文献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