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那段时期之外,《海燕》从来没有真正飞离过读者,只不过那时候它的发行量小了,以至于在大连的很多报刊亭都看不到《海燕》的影子。
创刊于1954年1月的《海燕》杂志是中国最早的地方纯文学刊物之一,一度跟沈阳的《芒种》、南京的《青春》、武汉的《芳草》并称为中国纯文学杂志的“四小名旦”。和很多纯文学杂志一样,在上世纪80年代,《海燕》也经历过自己的流金岁月,发行量最多的时候一度达到数十万份,培养了诸如邓刚、达理、宋学武、庞泽云、孙惠芬、素素等诸多著名作家。在那个时期评选的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中,几乎每年都有来自大连作家和《海燕》的作品,“大连作家军团”一度让全国为之侧目。正如大连评论家王晓峰所说的那样,无论伤痕文学、改革文学,还是寻根文学,大连作家都没有缺席,都写出了有影响的作品。曾经名噪一时的开发区小说,最早还是在大连萌芽的。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报刊及通俗读物的大量出现,《海燕》也像其它纯文学杂志一样日渐没落,发行量每况愈下,最差的时候月发行量只有千余份,在零售市场上几乎销声匿迹了。2003年1月,《海燕》杂志被迫改版,在封面上醒目地标上了“都市美文”字样,彻底转型为散文类杂志。当然,这种改版并非个案,早在2001年10月,综合性文学杂志《花溪》就已经改版为专门刊登小品文的杂志。2005年1月,著名的《芳草》杂志也转型为“全国第一份网络文学选刊”,让很多读者吃惊不小。其实如果考虑到“散文热”及“网络写作热”在全国蔓延的大背景,这种改版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大连不应该
放弃自己的文学阵地
事实上,《海燕》在变身为《海燕·都市美文》之后,这本杂志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那样,“身在大连,已经多年不见本市这份官方文学刊物《海燕》了。见与不见,它都在那儿,不死不活,有人养着。”当然,对于新任主编李皓来说,他并不安心于“有人养着”式的苟活。所以自他今年担任《海燕》主编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海燕》动大手术,向综合性纯文学月刊全面回归。
“《海燕》实际上是一本大连本土的杂志,首先要接地气,只有得到本土作者的支持,受到本地读者的喜欢,才能真正生存下去。文学的品种有很多,除了散文之外,还有小说、诗歌、报告文学、评论等等,如果《海燕》只刊登散文,局限性还是太大了,就会失去很多作者和读者。”李皓说,“《海燕》向综合性文学月刊回归,就是想为大连本地作家提供一个园地,团结本地作者,为大连文学界培养人才。”为此《海燕》开辟了“大连写作”栏目,专门刊登大连作家的作品,向读者展示大连作者的写作水准。到现在为止已经发表了素素、徐铎、侯德云、玉上烟等多位大连作家的作品,像徐铎、侯德云这些小说家都很久没在大连本土杂志上发表过作品了,所以他们感到非常兴奋。为了团结网络写手,《海燕》还专门开通了“海燕博客圈”,吸引网上的作者和读者,试图以此打开杂志的视野。
像大连这样规模的城市,到底需不需要一本自己的纯文学刊物?对此李皓解释说,无论从哪个阶段来说,大连作家的创作实力都是不容小视的,在国内同类规模的城市中都处于领先地位。邓刚、素素、孙惠芬、徐铎等大连籍作家成名已久,到现在创作仍然非常活跃。津子围、陈昌平、宁明、苏浅等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也非常有实力,写作风格日趋成熟。近几年来,张鲁镭、默白、玉上烟等新锐作家迅速脱颖而出,上升势头非常强劲。“大连有这么多有实力的名作家,没有一个像样的纯文学刊物是说不过去的。过去很多大连作家都是墙里开花墙外香,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对大连本地作家关注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没有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昔日辉煌实录
●1954年1月创刊,曾是中国最早的纯文学杂志。
●与沈阳《芒种》,南京《青春》,武汉《芳草》并称“四小名旦”。
●上世纪80年代,流金岁月里发行量达数十万份,在那个时期评选的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中,几乎每年都有来自大连作家和《海燕》的作品。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