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清兵卫与葫芦》课堂实录


授课 教师:沈阳市第47中学 田 鹤
授课 班级:初三•三班
授课 时间:2005年9月8日 第二节

[教材分析]《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小说家志贺直哉写的一篇主张尊重个性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异国的悲剧性故事,揭露封建家长专制思想对青少年的扼杀。文章叙述直白,易于理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是对学生进行小说的阅读欣赏与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用心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体会作品运用简练传神的描写表现人物 复杂的心理塑造人物的方法;指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使之获得人生的感悟。
[学情分析] 初三•三班是我这学期新接的一个班级,对学生的情况还不了解,通过一周的教学,我感觉这应是个中等水平的班级,课前有约半数的学生能够预习,上课的秩序井然,学习的热情较高,与教师配合较好,在学习上尚需教师的引导、启发与点拨。


[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理清了这篇小说的情节。作者以故事的结局开头,然后依次展开情节,巧妙的匠心见诸笔端。小说是围绕什么物件展开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旨的呢?
生:(异口同声) 是葫芦。
师:[在黑板中心画一只葫芦,进一步引导,创设争论氛围] 老师了一只葫芦,这只葫芦是清兵卫喜欢的吗?
生:(七嘴八舌)是。
不是。
师:[顺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什么呢?
生:(争先恐后地)清兵卫喜欢的是外形周正的平常葫芦,这只就是他喜欢的那种。
生:这只葫芦有点大,清兵卫不会喜欢的。
(在争论中学生已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的情境)
师:[结束争论,适时点拨] 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我们就当这只葫芦是清兵卫喜欢的,是那只惹了祸的葫芦吧!
(学生点头认同)
[教学环节2:从众多人物中找出主人公,根据文中传神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师:全文围绕葫芦展开情节、刻人物,都塑造了哪些人物?
生:有清兵卫、清兵卫的爸爸、教员。
生: 还有客人、古董店老板、买葫芦的富家、校役。
生:还有清兵卫的母亲、卖柿子的老太太、秃脑袋老头儿。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全面,那主人公是谁呢?
生:(齐答)是清兵卫。
师:[板书“清兵卫”,追问] 为什么?
生:因为全文的事件都是围绕清兵卫来写,而且对清兵卫的描写细致、传神。
师:[启发] 他只答出了部分原因,那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通过对清兵卫的遭遇的叙述,可以表现作者的态度、文章的主旨。
师:[点拨] 以上两名同学说的合在一起,答的也就全面了。故事中主人公清兵卫对葫芦的感情怎样?
生:喜爱、热衷。
生:痴迷、专心。
师:[板书“喜爱、热衷、痴迷”] 你是怎样知道的?找出关键的语句,指出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清兵卫怎样的性格特点?
(分组讨论,共四大组,每一大组围绕情节的一部分;再分小组,组与组讨论的内容可以交叉。同学们争先发言,彼此交流。教师巡查,针对各部分内容指导、启发,与学生交流看法。)
师:[宣布讨论结束]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第4段写清兵卫“对葫芦热衷得这么厉害……每次上街的时候……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这是动作描写,表现清兵卫喜爱葫芦。
生:第5段写“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是动作描写。
生:第5段“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然后上学校去。”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清兵卫喜欢葫芦。
师:[点拨] 清兵卫除了上学、吃饭、睡觉,几乎全部的心思都用在葫芦上,真是喜欢到了极点,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作者对清兵卫的刻还有哪些?表现他什么特点?
生:第2段对清兵卫制作葫芦的动作进行描写,表明他做事很认真的特点。
教师给予肯定,同时板书“认真”)
生:第3段写清兵卫错把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当成了葫芦这件事,通过对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
(学生的回答集中在开端部分,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局限在对葫芦的喜爱、痴迷上}
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课文的其它部分有怎样的描写?清兵卫还有哪方面的性格呢?
生:在发展部分,当爸爸、客人批评清兵卫喜欢的葫芦不好时,清兵卫说:“这样的好呀。”、“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了一点就是了。”这是语言描写,表现了清兵卫有独特的爱好。
师:[及时肯定,点拨] 这就是说清兵卫很有个性吧![板书“个性”]
师:[参与发言] 第22、23段,当清兵卫在卖柿子的老太太那发现一个喜欢的葫芦,“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他心里发着跳。”是对清兵卫喜欢葫芦的激动心理的描写。
生:第29、30段写清兵卫的葫芦被教员没收后“哭也没哭一声”;”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通过这样的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清兵卫的恐惧、害怕、无可奈何。
师:[点拨] 这是通过神态、动作来揣摩人物的心理,能表现清兵卫什么性格特点?
生:对葫芦的喜爱,喜爱得很执著。
师:[板书“执著”,并提示] 清兵卫花一毛钱买的葫芦,校役卖了五十元,而古董店的老板又以六百元卖给了富家,葫芦的价钱变成了原来的6000倍,以后,这只葫芦还将卖多高的价钱是不可估量的。从这么高的增值率来看,清兵卫有怎样的能力?
生:鉴赏葫芦的能力。
师:[板书“独特鉴赏能力”] 这部分的叙写就与上文客人、爸爸对清兵卫的批评形成……
生:(紧接着答)对比。
师:表现大人们什么特点?
生:不懂装懂、虚伪。
师:他们自以为会鉴赏葫芦,其实根本不会,真是自以为是呀!
师:[放慢教学节奏,小结] 作者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的描写,还有细节的刻,塑造了一个有独特的兴趣爱好的清兵卫。可这样一个有天分的孩子,一个有可能成为葫芦鉴赏家的孩子,却因为大人们的干涉阻止,和葫芦“断了联系”,有了“新的寄托”。[板书“断关系”、“新寄托”]
(学生陷入沉思)
[教学环节3:揣摩客人、教员、爸爸对清兵卫的爱好的做法与态度]
师:清兵卫的天性被扼杀了,[短暂的停顿后,引入下一步教与学]在扼杀清兵卫志趣爱好的大人中,有一位客人,作者是怎样刻他的?
生:有语言描写“真是小孩子呢”。
生:第10段“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
师:[点拨] 客人认为清兵卫很幼稚,喜欢的葫芦太普通,不够特别,不够大,也就是对清兵卫的爱好持什么态度?
生:不赞同 。
师:[板书“不赞同”]
师:教员在整个的扼杀行动中,起了不小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对清兵卫喜欢葫芦、上课玩葫芦持什么态度?文中如何描写的?
生:不赞同。文中写教员的心理“对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就不舒服”。
生:很生气。教员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并且没收了清兵卫的葫芦。
生:他还去清兵卫家家访,说“家里应该干涉他……”。
生;教员到清兵卫家“训斥了一顿之后”才走。
师:[点拨] 他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表明了他的态度,借原文的关键词,教员对清兵卫喜欢葫芦持的态度是:要干涉。[板书“要干涉”]
师:最终迫使清兵卫放弃自己的爱好的最关键人物当数他的爸爸了,爸爸在和客人的对话中,在教员家访后怎么表现的?
生:第9段写“他爸爸很不高兴……”。
师:[参与课堂,带动课堂气氛] 第18段,听到清兵卫的反驳,表现为“圆睁着眼呵叱”。
生:教员家访后,爸爸回来了,“使劲揍了一顿”,“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
师:可以说他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明他对清兵卫的态度是……?
生:(马上接)不理解。
不支持。
反对。
师:[板书“反对”]
[教学环节4: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揣摩作者的情感与态度,深刻体会文章的主旨]
师:小说中的人物是有代表性的,文中的人物绝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本文中的这些人各代表了哪种人呢?
生:清兵卫代表那些有个性,有爱好,有追求的孩子。
生:爸爸代表的是那些强迫孩子放弃自己爱好的家长
生:教员代表的是那些不理解孩子的教育者。
生:客人代表的是除家长教师以外的大人们。
师:[小结,并进一步引导] 他们构成了孩子所接触到的整个社会。作者在文中明显地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态度,各是怎样的态度呢?
生:作者对清兵卫是同情的。
生:作者对爸爸、教员、客人的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堂实录和原文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清兵卫与葫芦》课堂实录,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比较教…
    你一定会听见的
    海燕
    语文版初中七册下《石榴》
    白鹅
    鹤群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鲁迅自传
    第一千个球
    《我与地坛》
    骆驼寻宝记
    中秋诗词的搜索、欣赏与仿写教学设计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水调歌头
    <长亭送别>鉴赏教案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
    “诺曼底”号遇难记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案例
    《声声慢>教学设计
    让亲情在笔端流淌——比喻教学设计
    孔乙己
    少年爱因斯坦
    《群英会蒋干中计》第二课时
    高中语文第一课
    《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比较教…
    岳飞
    二则
    《项脊轩志》
    语文版:诗词五首
    《离骚》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短歌行》
    少年爱因斯坦
    论美
    《犟龟》教学设计
    《背影》教案设计
    18.麦琪的礼物
    教案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
    《珍珠和泪珠》教案
    《沁园春•长沙》
    观刈麦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爱莲说》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案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清兵卫与葫芦
    《吴汉何尝杀妻》教案
    《吴汉何尝杀妻》教案
    续写《清兵卫与葫芦》
    《空城计》教学设计
    苏教版《草》教学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
    父亲不写信
    十三岁的际遇
    综合性学习《微笑着面对生活》教案—…
    泪珠与珍珠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抓特征,明类型---高考诗歌鉴赏快速解…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16.我的“长生果”
    名言警句的作用
    续写《清兵卫与葫芦》
    小站
    骆驼寻宝记
    等待散场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设计
    《忆读书》教学设计
    《树林和草原》教学设计
    近体诗六首(石头城、锦瑟、书愤)第…
    《百合花》教案
    挑山工
    歌词三首
    《海燕》教案设计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课材料
    《少年爱因斯坦》
    《春》说课材料
    第八册第四单元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观摩课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荔枝图序》教案设计
    《我的信念》阅读练习
    卢沟桥的狮子
    天上的街市
    采薇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教案
    《谈生命》课堂实录及其评点
    一双手
    环球城市风行绿墙
    《三颗枸杞豆》教案
    《绿》教学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毛泽东传》:叛逆的少年时代
    古典诗歌单元(粤版第一册)
    《我的母亲》教案
    《散步》教案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
    高一语文新教材(广东版)第六课教学设…
    《十则》教学案例
    《爱莲说》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
    《纸船》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第一课时)说课案
    济南的冬天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离骚》教案
    《离骚》教案
    《拣麦穗》教学设计
    诗海泛舟——古诗趣味竞赛活动
    《认识自我》单元教案
    《往事依依》教案设计
    〈死水〉教案
    古代寓言二则
    石榴
    鲁迅自传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少年爱因斯坦
    口语交际:自荐担当志愿者
    地毯下的尘土
    扬州慢
    《庄暴见孟子》微型教案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
    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我心归去…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祝福》板书设计
    《在烈日和暴雨下》
    鸬鹚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地下森林断想
    鹤群翔空
    你一定会听见的
    马说
    《鹤群》说课稿
    《夸父逐日》教学实录
    《化石吟》
    《济南的冬天》
    《看云识天气》
    《风筝》
    皇帝的新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雨的诉说:走进雨的世界
    善良
    醉翁亭记
    苏教版七年级)《冰心诗四首》教案
    《泪珠与珍珠》教案
    《女娲造人》说课稿
    六国论
    《六国论》教案
    鸟(苏教版)
    (苏教版)《鸟》说课稿
    苏轼《江城子》教案
    《我的母亲》第一课时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
    放飞我的梦——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
    《我的母亲》教案
    《多收了三五斗》课本剧
    我的空中楼阁
    〈死水〉教案
    优质课:小溪流的歌
    《满井游记》
    《奇妙的克隆》教案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
    《海燕》教案示例
    陈金龙《白鹅》教学实录
    主题班会教案中学生的心理调节及其对…
    与妻书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