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还有谁想来玩?(请两位同学上来玩。) 师:大家想玩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个袋子,一人拿一袋,倒出里面的牌,像他们这样开始玩吧!
六、案例点评
为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去欢乐岛参观的情境,通过图书馆里一个书架上的四种书,引导学生较自然地想到有关的数学问题,并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和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在巩固练习中,创设了欢乐岛的智慧公园一日游的情境并通过卡通明星的参与使学生在愉悦的“游玩”中完成了一组一组的练习题,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由于注重了探求新知识情境的创设,所以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高。 与此同时,本节课中教师能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让学生根据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由他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使学生不仅提出和解决了用已有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且通过自主探索、大胆尝试想出了计算“28+4”的多种方法。对于学生自己想出的各种算法,教师都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与其他同学的算法比一比,你更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关注了学生的意见,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的空间,促使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其次,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层次清楚、形式多样,既有基本练习题,又有“9+8,9+18,9+28”和“25+7,27+5,5+27”这样两组有一定规律的题目,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发展。最后的“卡通纸牌”练习题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使他们“在玩中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点评人:谢泰伦(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教研室)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得”与“失” ——对有效语文的反思[ 2009-5-1 14:47:00 | By: XIAOXIE ] 转自春风化雨的博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该教些什么,怎样教,教到怎样的度,都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教者把握不到位,那势必降低语文课的效率。所以有时尽管课堂热热闹闹,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更谈不上有效了。 如何使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有所得,是所有小语教师所必须面临的一大主题。前不久听了市小学语文教导主任培训班学员城中实验施教导执教的三(下)《争论的故事》感触颇深,想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与各位小语同行分享。 一、合理取舍,正确把握教材是关键 《争论的故事》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兄弟俩看到大雁不去射,反而争论怎么吃大雁,还找过路的老人评理,最后大雁飞走了,兄弟俩再也射不着了。这一部分在叙事中寓理——兄弟俩因“争论”而错失射雁的时机。第二部分,主要写盛老师启发同学们谈听了故事的感想。这部分借文中的学生之口说理,帮助学生感悟理解并产生共鸣,从而深入领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就《争论的故事》这篇课文而言,我认为其人文性是比较浓的,如果深究的话,很可能会减弱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比如:故事中“射大雁”的言谈与今天所倡导的“珍爱自然,保护动物”是相悖的。如果我们没有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那么争论的焦点将会转移,使学生对本文争论所引发的意义产生偏离。而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是将这个经典的故事通过盛老师的讲述来呈现的,这样一来使这个故事具有了现代意义。课文巧妙地采用了“两全”的办法,即通过“讨论”来进行渗透,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理。 施教导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所以在执教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运用多种方法读出人物争论时的不同语气上。通过朗读来再现当时的情景,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内心,通过朗读来感悟文章蕴涵的深刻道理。在不影响本文人文性的基础上凸显了语文学科的显著特点——语文味。她紧扣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细细研读,让学生读好读透,真正读出味来,而省去了文中兄弟俩请老人评理一段的讲述,表面上看,似乎显得不够完整,但为更好地展开教学的重点节省了时间,也为本课的作业留有了宝贵的时间。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什么都要讲,但什么都讲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更累。所以我认为,作为小语教师要学会取舍,有所“失”方能有所“得”。而合理的取舍的关键在于教者对教材的正确把握。 二、悉心指导,注重语文实践是根本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主任汪晓铅在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简介时提出了四个注意点,其中一个就是: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是什么?老师们都知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在滔滔不绝的讲解中,时间在悄悄地流逝,老师似乎是一片好心,但剥夺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的权利。表面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获得了语文知识,但你知道学生失去了什么吗?有的老师往往会埋怨自己的学生是如何如何的笨,尤其是公开课上,不会说,试想,你平时不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公开课上,学生怎能如你愿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施教导对学生的读书指导,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她采用了合作分组读、自由练读、师生表演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多角度,多层次地感悟争论过程中人物的表情、语气、心理,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到“闻其声——见其人——文中人”的三重境界。使读书不再浮于表面,在层层深入的朗读中,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说理部分的教学,施教导更是匠心独运,采用“开火车读”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表达的逻辑顺序,从而水到渠成地揭示了文章蕴涵的道理。 课文的第11自然段为学生留下了放飞思维的“空白点”,在教学中,施教导紧紧抓住“空白点”,巧妙地将其设计成“语言训练点”,并引导学生加以实践运用。由此创生了许多新的课程资源,丰富了语言,活化了学生说的内容,在悄然中提升学生说的能力。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者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甚至是他们学习的一个伙伴,与学生一起参与语文实践的过程。共享语文给我们带来的情趣。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理念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在理念跟进的同时,我想,还有我们的学习,实践,反思也同样需要跟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在得失的权衡中,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语文时间机会,在语文实践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课文后3个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讲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围绕着“科利亚的木匣”写了哪些内容? 二、研读课文,感悟语言 1、仔细读读“埋木匣”的部分,找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⑴圈一圈这句话中描写动作的词。 ⑵科利亚为什么要这样做? 回读句子: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⑶从这些动词,你看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 2、找到“挖木匣”的句子读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