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扎实训练 着眼发展——《五彩池》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  刘雁
评析: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李家栋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教师简介
 
 




  一、教学设计说明                          返回本页页首 

  《五彩地》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作者抓住了水池的数量、大小、深浅、形状的特点和池水瑰丽多彩的特点,具体形象地描绘出五彩地的美丽神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五彩池的赞美之情,表达了“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五彩池》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主要分为三大环节。
  第一个环节: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第一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通过预习读懂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教师相机将学生读懂的内容与不懂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使预习落到实处,二是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目的,三是了解学生感知课文的情况,准确把握教与学的起点,四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步,将学生读懂的内容进行梳理,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归纳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训练学生分段。在学生汇报分段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意见比较一致,没有出现分歧;二是不能把握第2、3、4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出现几种分法。若学生出现分歧,便存疑,待进一步理解课文,真正弄明白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后再进行分段训练。学生虽然在三年级已进行了归纳自然段主要意思的训练,在学习第七册第二组课文时已初步进行了分段训练,但学生的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教学环节设计应体现年段性、阶段性,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因此,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读懂的内容归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再给课文分段,使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学习新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第三步,将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梳理,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并能带着问题自己去读书,培养学生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和习惯。
  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第2、3、4自然段,体会五彩地的美丽神奇,并渗透思想教育,体会运用比喻句的好处。
  这是教学的重点部分。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根据学生读懂的内容或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使学生预习时的初步认识得到发展,读不懂的问题得到解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高。
  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通过抓重点句子,利用图片、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等手段,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水池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等特点。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到五彩地的美丽神奇;二是使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如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等)得到运用;三是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真正体会到五彩池那美妙神奇的景象,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热爱大自然情感的熏陶。
在学习第3自然段时,我们设计了一个理解“更”字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认真读书,对照教师出示的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投影片上的一段话中少了一个“更”字,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有这个字与没有这个字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这样设计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出作者看到水池神奇时感到很惊奇,看到池水瑰丽多彩时感到更惊奇的感受;使学生意识到2、3、4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密切,为进一步训练学生分段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学习第4自然段,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书,了解池水出现不同色彩的原因。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其主导思想是引导学生在初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自己学习,力求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难问题,使学生在预习时对课文的初步认识得到发展,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第三个环节:总结课文。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说说对课题的认识,并将五彩池与天上瑶池进行比较,以发展学生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五彩池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景象,比天上的瑶池更美丽,更神奇,更令人陶醉,再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淡化对课文内容空泛的分析,强化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淡化“教”的痕迹,强化学生活动,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读书、思考、讨论的时间,力求使课堂教学出现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地学、独立地学、创造性地学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学生的语言素质得到真正的发展与提高。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返回本页页首 
  
  师: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11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11 五彩地。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请大家把课本翻到60页,再看看书,想一想,通过预习,你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汇报交流一下。
  (学生读书,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交流前,让学生读书,能结合预习,做好交流的准备。) 
  师:想好了吗?谁先说说?
  生:我读懂了五彩池的形状很多。
  师:通过预习你自己读出了水池形状多。
  师:(板书:水池形状多)真不错,就像他这样,直接把你读懂的意思说出来,谁还想说?
  生:我读懂了五彩池的池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颜色。
  师:你自己读懂了池水显出各种颜色的原因。学到这里的时候,就请你来讲给同学们听。(板书:原因)其他同学还读懂了什么?
  生:五彩池有很多颜色。
  师:也就是池水颜色非常多。(板书:颜色多)哪位同学还想说,不用举手,站起来就可以讲。
  生:我知道五彩池在哪儿。
  师:在哪儿啊?
  生: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师:对。(板书:四川藏龙山)
  生:我还读懂了五彩池里的水其实都是清水。
  师: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各种颜色呢?学习课文时请你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
  [汇报读懂的内容,是对学生自学效果的肯定,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信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若能稍加引导,紧扣预习要求谈,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今后的预习。]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自己读懂了这么多,那预习当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师:其他同学注意,要认真听这位同学提问题,看他提出的问题你想到了吗?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说“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师:你是不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板书:在人间?)
  生:为什么池水会有那么多颜色?
  师:你是不明白池水有那么多颜色的原因。(板书:原因?)同学们看,这位同学不懂的问题正是刚才那位同学读懂的,一会儿我们相互交流一下,大家就都明白了。谁还有问题?
  生:为什么叫“五彩池”?
  师:你能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不错。(板书:五彩池?)
  生:池里的石粉是哪儿来的?
  师:看来你对石粉是哪儿来的感兴趣。(板书:石粉?)
  (此时学生举手提问十分踊跃)
  [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为教学重点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若能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类提示,可以有机地渗透发现问题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还有不少问题,这样吧,在进一步学习课文时,看你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好吗?我们先看大家读懂的,想一想,这些内容分别和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有关?
  [引导学生根据汇报时读懂的内容齐答相应的自然段,教师在读懂的内容前标序号。]
  师:根据这些内容,结合预习,谁来汇报一下课文的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说说第1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生:第1自然段主要讲五彩池在哪儿。
  师:在哪儿啊?
  生: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师:也就是说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五彩池的位置。(板书:位置)第2自然段呢?
  生:讲五彩池的样子。
  生:水池的样子。
  师:对,主要讲水池的样子。(板书:水池)谁来说说第3自然段?
  生:第3自然段讲池水的颜色。
  师:非常好。(板书:池水)第4自然段呢?
  生:讲池水呈现多种颜色的原因。
  师:对。(板书:原因)你能接着说说第5自然段主要讲什么吗?
  生:第5自然段讲五彩的瑶池在人间,不在天上。
  师:说得好。(板书:在人间)
  师: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大家都读懂了,结合预习,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试着给课文分段的?
  生甲:分三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2至4自然段,第三段是第5自然段。
 (板书:一(1)二(2一4)三(5))
  师:谁还有不同分法?
  生乙:分四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自然段,第三段是3、4自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
  (板书:一(1)二(2)三(3-4)四(5))
  师:同学们看,这两种意思第一段一样,最后一段也相同,那么分歧主要在哪儿呢?
  生:2、3、4自然段。
  师:究竟怎么分合理呢?相信通过进一步学习,同学们能自己做出选择。
  [分段产生的分歧不立即处理,是教师教学的匠心。这节课的训练重点之一是学习给课文分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设计和评课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扎实训练 着眼发展——《五彩池》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师说
    《归去来兮辞》备课指导
    家有考生忌说泄气话 专家为中高考减压…
    反对党八股
    简明·连贯·得体
    阿Q正传
    《雨霖铃》
    阿Q正传
    小小的船
    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堂实录:陈情表
    孟子二章
    文学和出汗
    高中英语网络课教学课堂实录及点评
    师说
    凡事要三思而行
    短文两篇
    饭钱
    小山羊

    学会比较、善于比较——在比较中认识…
    荔枝(第二课时)
    荔枝(第二课时)
    《黄河颂》课堂实录 古代英雄石像
    《答谢中书书》课堂教学实录
    沁园春·长沙 评课
    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
    六国论
    六国论
    《六国论》教学后记
    六国论
    《六国论》精讲导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季氏将伐颛臾》讲课大纲
    十月一日
    孤独的美丽从教十周年课堂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 邹忌讽…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内蒙访古方法主线导析 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优秀教案)和评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第一教时授课教…
    句式的仿造
    Teaching Plan for I Can’t Talk Ri…
    2012会考高考:先确定主攻方向再行动
    2012年高考报名考生户籍学籍均须在川…
    book two unit21 lesson 81课堂实录
    比一比课堂实录
    外国散文两篇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凡卡》课堂教学点评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实录
    《风姑娘送信》课堂教学实录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
    《拣麦穗》教学实录 雨中登泰山
    杂文四则
    《大自然的语言》课堂教学实录
    强调有序  注重自得——《捞铁牛》教…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皇帝的新装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堂
    色彩鲜明  引人入胜—— 《林海》教学…
    《归园田居》课堂实录
    导得有方  学得主动  读得深入—— 《…
    我国古代的车马
    着力读书训练  着眼思维发展——《爬…
    改造我们的学习
    突出训练意识  注重激发情感——《灰…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与评析
    学生自主精神的启动——《威尼斯的小…
    草地夜行
    精心设计好开头和结尾(记叙文)
    童诗教学
    一堂成功的整分式教学—— 《伟大的友…
    威尼斯
    自主·自悟·自得—— 《圆明园的毁灭…
    《河床》课堂实录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节选) 《祭十…
    张衡传 《回乡偶书》课堂教学实录
    屈原列传
    [般涉调] 哨  遍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口技教法一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光的传播》课堂实录
    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愉快的作文課(教学实录)
    语言的演变
    《顶碗少年》课堂教学实录
    娘子关前
    合作学习  自主探索——《我的伯父鲁…
    荆轲刺秦王
    《凡卡》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改造我们的学习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实录
    《出师表》教学实录
    《春夜喜雨》教学实录
    《慈母情深》教学实录
    《滹沱河和我》课堂实录 《登高》课堂…
    汉堡港的变奏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