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的教学总体目标是:努力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一)积累·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思考·领悟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四)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二、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
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
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
课时组合:3节阅读教学+1节电子阅读(图书阅读)+2节课堂读写连堂课
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
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习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五、改变写作的方式,自编个人作品集。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作文教学,其操作程序为:
1、编个人作品集。要求每个学生,从高一入学时开始,就为编个人作品集做好以下工作:
①为自己的作品集起一个动听的名字;
②每周完成1500字的练笔,练笔的时间、内容自定;
③给自己的每周练笔做些美工,如插图、文字配色、贴相片、配底纹等;
④为自己的作品集写一篇序言;
⑤每十周就编一个小集子。一个学期编一个大集子。
高中三年就有个人作品集6本。高三下学期期中,选编一个《个人作品集精选》。这样,到高中毕业时,每个学生手头上就有自己的作品集七本。
2、选编班级作品集。以班为单位,选编《XXX班学生优秀作品集》(或者取个更动听的名称)。每学期期中出版,在家长会时赠送给到会家长。
3、选编年级作品集。以年级为单位,选编《XXX年级学生优秀作品集》,每学期出版一次。作品入选者可获得一本留念。每班发一本传阅。
4、选编征文作品集。在每年教师节、国庆节、元旦、五.一节、暑假等节日或长假时间,举办征文活动,然后选编《XXX征文获奖作品集》。作品获奖者可获得一本留念。每班发一本传阅。
5、举办学生个人作品集展览周。在每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二周,以年级为单位,举办“XXX年级学生个人作品集展览”。时间为一周,地点在图书馆阅览室。参加展出的作品是该年级全体学生的个人作品集。无论美丑,无论优劣,要求全体学生的作品都必须参加展览。按一、二、三、四、五等评定学生个人作品集的等级,奖励获得前三个等级的作者。组织各班学生轮流参观、浏览,每班参观时间为1节课。
六、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如:手提电脑、投影等设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大课堂复习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如:
1、进行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2、经常找学生谈心,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解决学生的疑惑;
3、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关心学生;
4、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心理辅导。
为完成我们的课改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一中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南海一中 高一语文备课组
2006年8月18日
附: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课改计划行事历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行事历
(2006年8月)
(一)
周次 |
日 期 |
教学内容和进度 |
备课活动
说课人 |
公开课 |
测试命题
|
预 |
8月20-26日 |
①制订教与学计划 ②介绍语文新课标内容(1课时)
③介绍高中语文学习要求和学法(1课时)
④语文工具书、书法字帖推介 |
(各自提前
备好课——写好教案,做好课件) |
|
|
1 |
8月27
日-
9月2日 |
第一册:第一单元“认识自我”单元安排 (8课时)
①认识自我(4课时):学生即席演讲(1),读《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交流感悟(1),《我很重要》(1),“我是否重要”演讲与辩论(1)。
②突破自我(2课时):阅读交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1),交流与计划(1)。
③实现自我(2课时):现场作文“我的未来不是梦”(650字)(1),鉴赏评价作文(1)。
④“教师节”征文(命题人:吴永乐)(第二周)
庆教师节书法比赛(负责人:廖凌仲)(第二周)。
⑤高一级学生朗诵比赛预赛 (2)(各科任)(第三周) |
李春季1,
甄慧玲2,
(第一单元) |
甄慧玲
吴永乐 |
李
春
季
(第一单元) |
2 |
3-
9日 |
3 |
10-
16日 |
吴永乐3
(第一单元) |
4 |
17-
23日 |
第二单元“传记”单元教学安排(9课时)
①“布衣总统”孙中山(1)②华罗庚(1)
③罗曼·罗兰(1) ④扩展阅读(1)
⑤表达交流活动:展现七彩人生(1)
⑥读书“三到”始知书(1)
⑦放言述说平生事(1)
⑧国庆征文比赛(命题人:陈映苗)(第五周)
迎国庆书法比赛(负责人:王世洪)(第五周) |
曾绍根4,
吕琳艳5,
郭 辉6
(第二单元) |
吕琳艳
李秋萍 |
甄
慧
玲
(第二单元) |
5 |
24-
30日 |
王世洪7,
李秋萍8,
陈映苗(活动课)
(第二单元) |
6 |
10月1日-
7日 |
国庆假期作——
采访一位人物,写一篇人物传记。(各科任)(第六周)
第三单元“散文”单元教学安排(10课时)
① 高一朗诵比赛决赛(负责人:吕琳艳)(第七周)
② 荷塘月色(2)
③ 散文两篇:《霞》(1),《我的家在哪里》(1)
④ 《拣麦穗》(1)
⑤ 扩展阅读《我与地坛》(1),《沙田山居》(1)
⑥ 表达交流活动:打开心灵之门(1)
⑦ 熟语的类型与构成形式(1)
⑧ 叙述纵横求变化(1)。{第八周:12届体艺节} |
国庆放假 |
廖凌仲
李春季
郭辉 |
吴
永
乐
(第三单元) |
7 |
8-
14日 |
廖凌仲9,
甄慧玲10,
李春季11,
(第三单元) |
8 |
15-
21日 |
郭 辉12,
吴永乐13,
李秋萍(活动课)
(第三单元) |
9 |
22-
28日 |
①查工具书比赛(命题人:王世洪)(第九周)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单元教学安排(15课时)
②《诗经》两首:《静女》(1) 《氓》(1)
③《离骚》(2) ④《孔雀东南飞》(3)
⑤汉魏晋诗三首(3)
⑥汉乐府两首(1),南朝诗两首(1)
⑦表达交流活动:寻觅节日诗情(1)
⑧文言实词(1),《三国演义》(1)
⑨高一级学生个人作品集第一次展览(科任)(第十周) |
曾绍根14,
吕琳艳15,
(第四单元) |
曾绍根
王世洪
陈映苗 |
吕
琳
艳
(第四单元) |
10 |
29-
11月4日 |
王世洪16,
陈映苗17,
(第四单元) |
11 |
5-
11日 |
廖凌仲18,
李春季19,
甄慧玲(活动课)
(第四单元) |
12 |
12-
18日 |
中段考 |
集中改卷 |
曾绍根(命题)
李春季(审题) |
(二)
周次 |
日 期 |
教学内容和进度 |
备课活动
说课人 |
公开课
|
测试
命题
|
13 |
19-
25日 |
第二册:
第一单元“体验情感”单元活动安排(8课时)
①高一级学生优秀作业、笔记展览(科任)(第十三周)
②高一级半学期教学质量分析(科任)
③
④ |
吕琳艳 |
吕琳艳
郭辉 |
郭 辉
(第一单元) |
14 |
26-
12月2日 |
郭 辉 |
15 |
3-
9日 |
第二单元“诗歌”单元教学安排(8课时)
①课改研讨
②
③
④ |
廖凌仲 |
廖凌仲
陈映苗 |
廖凌仲(第二单元) |
16 |
10-
16日 |
陈映苗 |
17 |
17-
23日 |
第三单元“散文”单元教学安排(8课时)
①元旦征文(命题人:曾绍根)(第十八周)
②
③
④ |
王世洪 |
王世洪
李秋萍 |
李秋萍
(第三单元) |
18 |
24-
30日 |
李秋萍 |
19 |
31日
/2007年
1月6日 |
第四单元“文言文”单元教学安排(13课时)
①高一学生个人作品集第二次展览(科任)(第二十一周)
②讨论期末考试内容
③
④
⑤
|
李春季 |
李春季
甄慧玲
吴永乐 |
陈映苗
(第四单元) |
20 |
7-
13日 |
甄慧玲
|
21 |
14-
20日 |
吴永乐 |
22 |
21-
27日 |
①复习迎考 |
曾绍根
|
曾绍根
|
曾绍根
(综合测) |
23 |
28-
2月3日 |
①高一、二级期末考
②寒假作业布置(科任)(第二十三周)
③ |
集中改卷 |
李春季(命题)
王世洪(审题) |
24 |
4-
10日 |
(2月18日春节) |
业务学习 |
备 注 |
1. 说课人必须把教案、课件提前做好,说课前打印好讲稿,备课组成员每人一份,集体讨论后上传待办箱;
2. 语文测练(命题人负责提前送交印刷母本及运卷);
3. 选择题机改:李秋萍;
4. 随堂作文命题:吴永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