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个单元训练重点解析
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第二组课文同样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板块,以“名人故事”这一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的导语中,即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收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的要求,此外,在《灰雀》课后,学习伙伴的泡泡中也做了相应的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
教学建议: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二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两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在教学设计时,要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教学中要加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三、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简析教学内容和特点
第三单元
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导语中就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的要求,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风筝》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秋天的雨》和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第四单元
第四组教材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花钟》讲对植物的有趣观察和发现;《蜜蜂》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玩出了名堂》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一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一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并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建议
根据教材的这些优势,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突出整体性、综合性,立足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渗透人文内涵。
第一:要围绕单元主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
比如第三单元,可围绕“美好的秋天”这一主题,把整个单元综合起来,设计“欣赏——感受——描绘”的教学活动:先结合学习《古诗两首》《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引导学生欣赏秋天的美丽;在朗读与欣赏中,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与创编活动:“秋天的雨,是(有) ”“秋天的雨把 给了 , ”“听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在 ”等等;再结合学习《风筝》,开展秋游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快乐;最后,结合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指导学生收集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句,画秋天的景物,进行以秋天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相信这样的活动会让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在孩子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第二:以11课《秋天的雨》为例,谈谈如何进行课堂朗读的指导。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文章用美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天图画。文章的寓意很深,老师要教好这篇课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恐怕一时也难以接受。怎么办?我们来看下面这三位老师是怎么处理的。
A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去大自然中观察秋天,在生活中亲身感受秋天,理解秋天的五彩缤纷。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学生朗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这一感情,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小组合作比赛读,再推荐平时读书最好同学朗读,在充分朗读中去发现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作者情感,接着对重点词句咬文嚼字,反复推敲,让学生借助想象及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理事会解重点词句,并适时鼓励,点评。
B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出喜爱和赞美之情的时候,提倡学生发表议论和自己的见解,想想秋天的雨是多么的美妙,神奇,令人陶醉。说说小动物们是怎样准备过冬的?秋天的雨把五彩缤纷的颜色都分别给了谁?小朋友的脚是怎样被香味勾住呢?假如你这时站在果树下,最想做的事是干什么?
C教师;复习的第二部分出示以下句子: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引导学生读正确,读得有感情。同时老师告诉学生这五句连起来就是一首小诗,一首赞美秋天的小诗。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这些句子,学生发现这些句子都在每段的开头,老师告诉学生课文每段都是围绕这几句话来写的。
这三位老师的指导都是读中感悟、体验真情。于是,第四位老师看了这三位老师的指导案例后,这样设计了教学。教学的前一天,她带着一班学生走进秋天的世界,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多多观察秋天的美景,从植物到动物,并把由肉眼所看到的景用笔记录下来。
片断一、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教学时,这样导入的:
师:昨天我们刚刚从秋天的美景中走出来,有谁来说说你眼中秋天的美景?
生1:很多美丽的树叶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飞,它们是在和大树妈妈告别呢!
生2:黄黄的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生3:秋天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闻的气味,有苹果,梨子……
……
师:哇,秋天这么美,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来分享这美丽的景色吧!
片断二、读中感悟,真情体验
1、指名读,教师相机出示句子:“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2、理解“五彩缤纷”,找找它的近义词
生说: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3、从文中找出“五彩缤纷”的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会怎么想?又会怎样做?
生:我也想照着写一写。
部分学生的杰作如下:
A生:尖尖的雪松叶像一枚枚针线,缝呀缝呀,缝好了秋天的衣装。
B生:一阵阵春风像电报,催呀催呀,催醒了万物。
C生: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摇呀摇呀,摇走了人们心中的烦恼。
……
5、再现句子,读出“五彩缤纷”(指名读、听课文录音读,赛读)同时读读学生的创作,并作交流评价。
6、(多媒体课件出示)“金黄色的田野里你挤我碰”,“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猜一猜“为什么要你挤我碰?向谁频频点头?”想一想:它们可能会说什么?
分角色朗读这段。如:
生1:我是银杏树,秋天把黄色给了我,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生2:我是田野,秋天把金黄色给了我,我像金色的海洋。
从这些片段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是从生活中来,又要到生活中去。为了教好《秋天的雨》这一课文,老师就让学生去体验一下秋天的景色。指导学生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五彩缤纷”;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及时发现自己朗读中的不足,寻找差距;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走近秋天,奠定了学生爱秋天的情感基调,更激发了学生对秋天美的喜爱。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如何让学生入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转变角色,把自己当成文中事物的一部分,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也顺理成章地读出了秋天之美,读出了语文味。
“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通过品读对课文中的语言有了一定的理解、感悟、积累后,就要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了。在本课中,第四位老师安排了一个拓展内容,“学着课文中的比喻句来写一写”。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同时也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一个契机。学生刚刚通过品读课文还沉浸在对秋美的赞叹中,安排这个练习正是他们情感的延续,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于是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一句句精彩的话语在学生们的笔下诞生了。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真情体验、在读中得到感染与熏陶。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享受语文,享受课堂,只有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才能享受到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精神天堂。
说到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精神天堂,我们就要重视一个问题,就是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花种》一课,如果把第一自然段的句子全换成“午时花开了”,“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这样的方式,问学生表达效果会怎样呢?很明显,书中的表达丰富、生动、有趣。而改动后的在表达上就显得单调、干巴、无趣。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会真切的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
同时,我们还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一是在阅读赏析中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片断,这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中就十分注重引导。如10课《风筝》和14课《蜜蜂》的摘抄训练:“我要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还有11课《秋天的雨》和13课《花钟》的朗读背诵训练:“我要多读读课文,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这里我们也要注意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即,告诉孩子们积累不能取巧(只写开头等)二是倡导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像10课的选做题、11课“学习伙伴”的提示语,都是这方面的引导。最后要精心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简析教学内容和特点
第五单元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分别是古代名人故事和神话传说故事;《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介绍了古代建筑和古代绘画艺术。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二、教学建议——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可以说,课文的学习为“综合性学习”引路导航,“口语交际”“展示台”让“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景再现,“习作”则是“综合性学习”成果的文字总结。
具体在本次“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可以分这样几个阶段来指导:
第一步;活动准备阶段
1、课文辅助,初步体会;
课内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体会“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孔子拜师》中学生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在《盘古开天地》中了解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在《赵州桥》中领略了这一历经千年而风采依旧的建筑杰作,在《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欣赏了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的神来之笔,又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这样,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将不再是单一的,所体验到的“文化”将不再是抽象的,所受到的熏陶将不再是口号式的,“灿烂”将不再仅仅是个华丽的修饰符。
2、运用提示,拓展思维;
在本组第一篇课文《孔子拜师》后面提出了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任务,这段提示语给学生提示了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指明了开展调查活动的方向,我们可以利用提示语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生活中的学习资源。
第二步:活动实施阶段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实践是第一位的。强调的是学生亲身经历、直接体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实际应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1、选择内容,自主合作;
根据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确定传统音乐、绘画、书法、民间工艺等几方面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学习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可以设计一个小组专题调查实施方案,然后分组进行指导,教师要及时询问活动开展情况,给予恰当指导(有的内容过多、过杂、过繁、偏离,指导挑选)。
2、小组合作,拟订方案。
在第三篇课文后面有一个综合性学习提示,既是对学生的提醒,也是对前一阶段活动的检查和整理,教师此时可以询问每组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同时给予适当的建议。
应当指出的是在活动实施阶段,我们还应该注意:
一是实践的自主性。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可以“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教师可以以个别指导的形式在学生商量分组、确定内容、制定活动方案时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二是实践的文化性。即所开展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要有文化意味、文化内涵。不仅仅是收集一些反映中华文化的图片和资料,还可以深入地分析某一种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人们对他的态度和心理等。这样,“中华灿烂文化”的文化味就更浓。
三是实践的体验性。语文学习本身十分注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综合性学习更是如此,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和牵引,把情感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学一学剪纸,对比一下剪纸作品和其他美术作品的效果。在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美妙灿烂。
第三步:活动的展示阶段
我们可以将“口语交际”与展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一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语言描述、图片或实物展览等方式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然后引导学生畅谈感想,为习作作好准备。这样,使学生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内化为语言和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达成对传统文化的积淀。
第四步:活动的内化阶段
引导学生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可以是对某一种文化的描述,更可以是对自己参加实践活动的经历、感想、收获的记录。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了长江的雄伟气势和西湖的旖旎多姿;《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东方之珠”》则展示了现代都市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教学建议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觉得在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宏观地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去思考,去把握,才能使各部分有机地融合,让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首先应着眼篇章结构的教学。其次要注重特色段落的学习。第三还要注重积累,夯实语言基础。这里我想就《富饶的细沙群岛》来谈语言的学习与积累:
1、课内扎实学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那么如何在课内引导学生扎实学语言呢?
(1)、通过新知复习旧知强化语言点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安排了语言训练点:
课文中形容海水颜色的是哪个词?(五光十色)
你能说说还有哪些形容颜色很美的词语?学生充分调动思维,说出了“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词语。通过新知复习旧知,强化语言积累,体会美感。
(2)、通过句式训练内化、运用语言点
在第三自然段中安排了句式训练: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珊瑚还像什么。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说出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美丽的太阳花。 ……
再让学生丢开文本,用“有的……有的……”说一说生活内容。
从学习文本到依托文本再到丢开文本,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内化、运用语言点。
(3)、通过优美段落的背诵体会、积累语言点
学习了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后,设计了背诵课文的环节。
隐去段落中部分内容,通过学生个别说、分组说、集体说等多种形式背诵课文,而隐去的部分正是课文中的语言关键点。通过这样的背诵方式既检验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体会文章的优美,又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
(4)、通过比一比、体会语言点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很多鱼。
你觉得这两个句子哪个更好,说明了什么?
(引导:在这里用这个句子是为了说明西沙群岛的鱼 多 )
本节课的学习,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语文课除了要注重学生的体会感受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上面这个案例中,利用文本的特点抓了几个比较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通过这几个语言训练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课文只是个例子,课内的积累毕竟有限,因此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外大量阅读,不断实践,养成积累的习惯。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在第七单元导语中有这么一段话: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会不一样。这句话有两个含义:
1、 遇到问题要动脑去想,要动手去做,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2、 解决问题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关键在于想,在于所用的方法。
本单元4篇课文、一个园地凸现了这个专题:《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语文园地中的三个板块也是围绕着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一、文本中的智慧在语言中闪现。
《矛和盾的集合》告诉学生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科利亚的木匣》讲述了随着时间的变化,人在长大,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提示学生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短处。
《刻舟求剑》以及“日积月累”中的八字成语也提出了一些做事的方法或道理。
这些道理都包含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
学习本单元关注:产生问题的根源,问题解决的方法。
如《矛和盾的集合》:
问题 —— 既要保护自己又要进攻。
解决的方法 —— 集合矛和盾的长处。
文本中蕴涵着智慧怎么让学生获得?
二、教学中的智慧在探究中生成
阅读是文本意义再创造的过程,探究性阅读能开启学生的心智。
学生经过预习后自然也知晓了坦克发明的过程,也知道文本最后一句话是很重要的,但是他们对文本中蕴涵的智慧无法很好地领悟,三年级的学生不可能像我们大人那样去解读文本的意义。因此,特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揭题质疑,告知学习目标。
教师借助图片或媒体出示矛和盾,认识并了解武器的不同功能——攻、防身,为教学作好铺垫。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注意“集合”,用实例说明生活中用到的“集合”,告知学生本课就是学习“集合”,对课题进行质疑。
2、预习课文,筛选问题。
要明确学生在阅读中生成了什么问题,这是我们教学的基础。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语文课程标准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筛选问题,提炼关键问题。
如:发明家是怎样将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的?
怎样理解“谁善于将别人的长处集合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
3、默读体验,指导学习。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
发明家怎么想到将矛和盾集合起来的?——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什么想法?为什么会产生?解决了什么问题?)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为什么这样想?解决什么?)
这段话中除了问题的产生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习语言。理解词语,积累词句。
三、生活中的智慧——在运用中创造
“合二为一”,集合二者的长处。优势对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谁善于将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中都蕴涵着集合优势的思想方法,你能说出哪些?举例。
提供“集合优势”的案例,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深化集合的概念。
例如:声控灯、感应水龙头等
为了增进学生对“集合优势”的进一步迁移,也可以提前上本单元的口语交际。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的导语部分有这么一段话:
爱是什么?
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
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
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这段文字本身就是一首小诗,它唱响了人世间爱的旋律;这段文字承载着“爱”的情愫,非常适合学生朗读。
读完单元导语后,我们就可以问孩子们,爱还是什么?“一问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带着问题先浏览4篇课文,获得:
爱是掌声,
爱是一次成功的实验,
爱是一棵给予树,
爱是好汉查理。
有了这个初步的感知后,学生心底最温柔的那根弦已经拨响,这样,带着拨动的情感走进文本,无疑会更容易与文本对话,与心灵对话。
当学生学完本单元之后,可以再让学生将这首小诗续写完整:
爱是掌声,鼓励让我们扬起信心的风帆
爱是一次成功的实验,团结合作,携手走出深井。
爱是一棵给予树,是爱紧紧地牵着我们的手。
爱是好汉查理,理解对方,你我充满关爱。
教这类荡漾着浓浓爱意的文章,就要挖掘文本情感。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
教师要学生动情,必须要钻研文本,把握情感。
读读这一组课文,真的会被课文中所寄予的“爱”所感动:
以《给予树》为例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一、揭题质疑,奠定情感基点:
在新课的导入时尤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鼓励、引导等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出示课题后,教学生识字“给、予”,鼓励学生就课题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什么是给予?给予是一棵怎样的树?
解决问题1:什么是给予?凭直觉想想给予是什么意思?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想想:生活中你给予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你什么?
读课文,边读文章边划出有关的内容看看:谁给予谁什么?
解决问题2: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读课文,找到课文中描写给予树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对这棵给予树进行揣摩、想象: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通过这样的探寻,最后学生会感知:这是一棵充满梦想的树,这是一棵帮人实现梦想的树,这是一棵梦想成真的树。这是一棵挂满了心愿的树。
二、以读促情,想象体验:
语文教学离不开指导学生朗读,读是要唤起、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加深内心体验,使知识能力、情感得到和谐发展。
站在这样的给予树下,你会怎样想?金吉娅看到了一张怎样的卡片呢?上面写着什么?可是为什么金吉娅却沉默不语呢?
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给予”——送、给,也意味着失去。在帮助陌生女孩实现心愿的同时,金吉娅也放弃了对家人表达买漂亮礼物的打算。
再次想象:金吉娅会在卡片上写下什么?
三、齐读抒情,情感升华:
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段,理解: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如愿以偿的笑脸。
“给予树”种植在自己的心中,将爱心播洒在每个角落。
以上内容是我对本册书八个单元,做的一个粗浅的分析。在备课时,老师们一定要注意单元备课。单元备课不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人教版教材以不同的主题构建了一个个不同的单元,单元内的每一部分内容,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丰富、完善、支撑着单元主题。各部分之间无论从思想性和知识性方面都具有互补性和连续性,为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